版主:黑木崖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国军中的英雄不会被忘记,也别忘了国军‘抗战’成伪军的百万之众
送交者: 海括 2012月10月18日22:37:00 于 [世界军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回  答: 告本坛愤青们 卖油翁 于 2012-10-18 20:45:17

1945年全国伪军初步调查 
(军委一局作战室)

中直警卫军(6000人) 
军长 李讴一 
第一师 师长 刘汝雄 
第二师 师长 秦汉清 
第三师 师长 钟键魂

第一方面军(20000人) 
总司令 任援道 
参谋长 黄其兴 
第二军 军长 程万军 
第一师 师长 
第二师 师长 任祖萱 
第三军 军长 任援道 
第三师 师长 熊育衡 
第四师 师长 王占林

第二方面军(40000人) 
总司令 孙良诚 
参谋长 谷大江 
第四军 军长 赵云祥 副军长 谢云卿 参谋长 嵇瘦秋 
第三九师 师长 潘于明 副师长 王拱震 
第四0师 师长 戴心宽 副师长 李文森 
第五军 军长 王清瀚 参谋长 方梓庠 
第四一师 师长 宋荣庆 副师长 杨克泰 
第四二师 师长 王和民 副师长 王培元 
第四三师 师长 丁作彬 副师长 俞X生 
第九军 军长 顾秀五 
第二四师 师长 何耕春 
第二五师 师长 秦庆霖 
第二六师 师长 陈才福 
第二二师 师长 刘湘图 
第三八师 师长 孙玉田

第三方面军(9000人) 
总司令 吴化文 
副总司令 宁春林 
参谋长 贾本愚 
第六军 军长 于怀安 副军长 徐日政 参谋长 黄效先 
第四六师 师长 许梅声 副师长 房 业 参谋长 张凤城 
第四七师 师长 参谋长 王世元 
第七军 军长 杨五柏 副军长 赵庆兴 
第四八师 师长 赵庆兴 参谋长 王树林 
第四九师 师长 王枫安 副师长 沈延滨 参谋长 管颜新 
第五0师 师长 徐日政 副师长 董子才

第四方面军(25000人) 
总司令 张岚峰 
副司令 王新明 
参谋长 范蒲江 
第一军 军长 张岚峰 
第一七师 师长 侯霞九 
第一八师 师长 杜新民 
第八军 军长 黄秀甫 
第一四师 师长 陈扶民 
第一六师 师长 刘毓棋 
第一五师 师长 窦光殿 
第二路 司令

第五方面军(10000人) 
总司令 庞炳勋 
第五一师 师长 冯书堂 
第二三师 师长 路朝元 副师长 五德林

第六方面军(15000人) 
总司令 孙殿英 
参谋长 陶X畏 
第一一军 军长 杨汝贤 参谋长 赵子本 
暂七师 师长 杨克献 
暂八师 师长 牛瑞亭 
独一师 师长 杜 淑 副师长 李旭东 
独二师 师长 刘月亭 副师长 杨振兰 
独一旅 旅长 张体安

独立第一方面军(10000人) 
总司令 张昌德 
第一师 师长 张定波 
第二师 师长 张志千 
第三师 师长 张昌德 
独立旅 旅长 侯九如

伪军编制序列之二 
华北绥靖军(35913人) 
总司令 门致中 
副总司令 胡毓坤 
第一集团 司令 孙凤祥 
第一团 团长 门万福第二团 团长 枪培丞 
第二集团 司令 栾乐山 
第三团 团长 韩行发 
第八团 团长 赵连壁 
第三集团 司令 曹凌霄 
第五团 团长 刘 石 
第六团 团长 张东坡 
第四集团 司令 田 申 
第九团 团长 张玉环 
第一七团 团长 王战壹 
第二四团 团长 王树国 
第五集团 司令 刘化南 
第一一团 团长 杨德藩 
第一二团 团长 张克胜 
第六集团 司令 齐靖宇 
第一四团 团长 王礼崇 
第一五团 团长 朱殿明 
第一六团 团长 庞锡九 
第七集团 司令 薜式如 
第一八团 团长 郑希成 
第二0团 团长 白毓英 
第八集团 司令 王铁相 
第二一团 团长 魏 鹏 
第二二团 团长 曹际便 
第九集团 司令 康慕飞 
第二五团 团长 万圣X 
第二六团 团长 潘孝五 
第一0集团 司令 李海天 
第二八团 团长 杨英夫 
第二九团 团长 薜洛新 
第三0团 团长 王德瑞 
第一一集团 司令 高德林 
第三一团 团长 李忠保 
第三二团 团长 杨似玉 
第三三团 团长 赵德玉 
第一二集团 司令 李宝森 
第三五团 
第三六团 
第三七团 
第一三集团 司令 杨 诚 
第三八团 团长 王国栋 
第三九团 团长 周天顺 
教导集团 司令 刘祖笙 
军事教导团


伪军编制序列之三 
武汉绥靖军(15000人) 
总司令 叶 蓬 
参谋长 赖春贵 
第十三军 军长 李宝连 
第一一师 师长 XXX 参谋长 郭景贤 
第五师 师长 古X新 副师长 赵天时 参谋长 毛 霖 
第十四军 军长 邹平凡 
第二九师 师长 XXX 参谋长 杨东诚 
第一二师 师长 张启X 副师长 李太平 参谋长 黄楚林 
第六师 师长 金亦吾 副师长 聂文辉 参谋长 查淳振 
独一三师 师长 苏振东 副师长 郑X才 参谋长 陈生亭

鄂豫皖边绥靖军(40000人) 
总司令 李雨霖 
第一军 军长 李雨霖 
第一师 师长 霍亚放 
第二师 
第二军 军长 李XX 
第三军 军长 蒋希贤 
第三二军 军长 郭X天 
第六一师 师长 贺XX 
第六二师 师长 赵峪达 
第六三师 师长 吴东X 
作者: 过河的小卒子 发布日期: 2005-2-28 
徐州绥靖军(10000人) 
总司令 郝鹏举 
副总司令 苏荫森 
参谋长 徐召南 
第二八师 师长 潘干臣 副师长 李影森 
第三三师 师长 XXX 副师长 肖运北 
暂三五师 师长 曾纪瑞 副师长 李泽浪 
第一一旅 旅长 徐继泰 副旅长 李明奇 参谋长 郭仲凯 
第一二旅 旅长 李实甫

广东绥靖军(17000人) 
总司令 褚民谊 
参谋长 许庭杰 
第二0师 师长 陈孝强 
第三0师 师长 黄分明 
第四三师 师长 彭济华 
第四四师 师长 李少庭 
第四五师 师长 朱 全

伪军编制序列之四 
暂一军(6000人) 
军长 张步云 
副军长 靳子栋 
参谋长 关 庸 
第一师师长 王吉祥 副师长 李丹臣 参谋长 王子刚 
第一旅旅长 夏锡寰 副旅长 杨景月 参谋长 孙继堂 
第二旅旅长 李桂五 副旅长 王金秀 参谋长 张梦年 
第二师师长 郭竹庭 副师长 郭培金 参谋长 董庸夫 
第三旅旅长 刘相圃 副旅长 刘启明 参谋长 薜剑秋 
第四旅旅长 张天和 参谋长 彭宗义 
第三师师长 张步云 
第五旅旅长 王天和 副旅长 曹XX 参谋长 周振扬 
第六旅旅长 郭济三 副旅长 宋安学 参谋长 张XX

鲁东剿共军(4000人) 
总司令 厉文礼 
副总司令 申集安 
第一旅旅长 申集安 
第四支队支队长 王有为 
第六支队支队长 胡鼎三 
第一0支队支队长 曹克明

山东人民自治军(4000人) 
总司令 赵保元 
第一师师长 姚子栋 
第二师师长 黄霭君 
第三师

淮阳剿共军(3000人) 
总司令 王敏之 
第一师师长 黄彦民 
第二师师长 方杰诚 
第三师师长 梁心瑞 
第四师师长 马继武 
第五师师长 王炳森 
独一旅旅长 卢 凌 
独二旅旅长 王同新

滨海警备军(3000人) 
总司令 李永平 
第一团团长 李香斋 
第二团团长 刘 钧 
第三团团长 齐泰来

皇协护民军(2000人) 
总司令 刘佩臣 
参谋长 王少康 
特务团团长 赵立春 
第一团团长 张锡五 
第二团团长 黄玉山 
第三团团长 杨明章

兴亚巡抚军(2000人) 
总司令 左腾玄一 
参谋长 王文和 
第一旅旅长 李仙洲 
第一团团长 李仙洲 
第二团团长 刘保福 
第三团团长 常绍庆 
特务旅旅长 范祥云 
第四团团长 韩树之

国民自治军(2000人) 
军长 柳文忠 
第一师师长 柳文忠 
第二师师长 陈子庸 
第三师师长 苏德时 
第四师师长 刘绍用 
警卫团

新编第一师(12000人) 
师长 孙东云 
第一旅旅长 李青山 
第二旅旅长 周胜芳 
第三旅旅长 崔宿沪 
第四旅旅长 潘林勋 
基干团团长 王砚田

豫北保一师(2500人) 
师长 顾海清 
副师长 张国远 
参谋长 古 池 
第四一旅旅长 李瑞章 参谋长 李向初 
第八一团团长 李天玉 
第八二团团长 白 涛 
第四二旅旅长 王奎英 
第八三团团长 周庆选 
第八四团团长 傅仲业

预备第一0师(2000人) 
师长 谢文达 
第三七团 
第三八团 
第三九团

独立第五旅(1500人) 
旅长 胡冠军 
第一八七团团长 胡 奇 
第一八八团团长 冯良善 
第一八九团团长 阎 斌


伪军编制序列之五

治安军 
该部最多时共十一个集团(相当于旅)。每集团三千余人,轻机枪五十四挺,重 
机枪及迫击炮各八挺(门),捷克步枪二千四百余支。司令部驻北平。

总司令 齐燮元 
顾问 田 岛

治安军各集团司令及参谋长 
(规模相当于旅,下属初为三团,后除第一0一、一0二两个集团外,余均辖二团 
,但所辖团的番号到后期并无规律)教导集团 驻北平 
司令 齐燮元 
副司令 田 申

第一集团 驻河北迁安 
司令 刘凤池,李润泉 
参谋长 金绍业

第二集团 驻河北玉田 
司令 黄南鹏,李 瑛 
参谋长 宋贯一,齐靖宇

第三集团 驻河北迁安 
司令 黄南风,刘祖笙,卢凤策 
参谋长 苏芦卿,罗保泰,唐椿林

第四集团 驻河北通州 
司令 姜恩伯,刘化南,陈志平 
参谋长 王叶和(王景和),李建吾

第五集团 驻河北涿州、定县 
司令 胡承恩,刘化南 
参谋长 杨 靖(杨 琦),邵冠军

第六集团 驻山东 
司令 宋庭裕,齐 荣 
参谋长 祁继中,朱文澜

第七集团 驻河北涿州、定县 
司令 马文起 
参谋长 邵化民,杨冠英

第八集团 驻河北定县,山东平度 
司令 杨贯一 
参谋长 冷兆一

第九集团 驻河北开平 
司令 武金富,王 斌 
参谋长

第一0一集团 驻河北遵化 
司令 李奕坤 
参谋长 南宫辰

第一0二集团 驻河北邢台 
司令 高德林 
参谋长 姚学珠 
作者: 过河的小卒子 发布日期: 2005-2-28 
治安军各团团长 
(因各集团所属之各团偶有变动,故将各集团与各团分列之)

第一团 欧阳明(鹏),杨振标 驻河北遵化 
第二团 朱文澜,王树绩 驻河北迁安 
第三团 齐靖宇,杨 琦 驻河北遵化 
第四团 王希岩(王溪若) 驻河北唐山 
第五团 王振声,张毅超 驻河北遵化 
第六团 叶荫南,李鸿漠 驻河北遵化 
第七团 孙其昌,张寿众 驻河北通县 
第八团 陈志平,周绍棠 驻河北迁安 
第九团 张 众,张治川(张春泉),萧秉仁 驻河北保定 
第十团 崔福坤 驻河北定县 
第十一团 张济川,曹殿卿 驻河北迁安 
第十二团 刘兴和,张克圣 驻河北迁安 
第十三团 李润泉,王铮宏 驻河北遵化 
第十四团 李 瑛,薜式如 驻河北保定 
第十五团 卢凤策,杨景武 驻河北定县 
第十六团 张吉厚,冯寿彭 驻河北正定 
第十七团 顾海清,刘凤翔 驻山东长清 
第十八团 汪蕴珊,刘凤梧 驻河北丰润 
第十九团 赵愚生,刘兆瑞 驻河北丰润 
第二十团 刘 征,高首三 驻河北迁安 
第二十一团 赵晋三,卫 鹏 驻山东掖县 
第二十二团 熊 毅,唐大后 驻山东益都 
第二十三团 冀汝贵 驻河北涿县 
第二十四团 姜书坤 驻河北天津 
第二十五团 关增伦 驻河北滦县 
第二十六团 康慕飞 驻河北滦县 
第二十七团 齐鸿超 驻山东济南 
第一0一团 钱富安 驻河北遵化 
第一0二团 纪振华 驻河北玉田 
第一0三团 章 三 驻河北滦县 
第一0四团 孙清泉 驻河北清河 
第一0五团 庞定远 驻河北沙河 
第一0六团 赵玉德 驻河北南宫 
第一0七团 膝泽龙 驻山东涞阳 
军事教导团 刘锡吾 驻河北通县 
步兵教导团 徐延祺 驻河北通县

伪军编制序列之六 
剿共军第一路 
该部共辖三个旅团,一个支队,及特务团、炮兵团等。共有山炮两门,迫击炮五 
门,掷弹筒五个,轻机枪十五挺。驻冀鲁豫边界之内黄、清丰、临漳与大名一带 
。总司令 李 瑛 
参谋长 董升杰

第一旅团 驻内黄东北田达 
旅团长 王忠义 
第一团 童 述 
第二团 韩宝成

第二旅团 驻内黄楚旺 
旅团长 李文汉,张明石 
第三团 唐海亭 
第四团 韩屑嘉,马学如

第三旅团 驻内黄西北豆公集 
旅团长 杜发贞 
第五团 杜四保 
第六团 杜 礼

第一支队 驻武安、涉县一带 
支队长 唐大渤

特务团 驻内黄北关 
团长 郑凉秋


剿共军第二路 驻河南彰德 
总司令 李 台

伪军编制序列之七 
一, 警防军 
该部由冀东保安队改编,司令部驻北平。 
总司令 王铁相 
副总司令 张继相 
顾问 上西园

第一区队 驻保定 
区队长 张 炎 
第一大队 关广生 
第二大队 杨凤山

第二区队 驻保定、容城 
区队长 王产东

第三区队 驻沧州 
区队长 董熊飞

第四区队 驻唐山 
区队长 宋玉珩

伪军编制序列之八 
东亚同盟军 
所辖共五师,3000人,驻绥远固阳 
总司令 白凤翔 
参谋长 王光甫 
第二骑兵师师长刘维汉 
第三骑兵师师长肖顺义 
第四骑兵师师长王国才 
第五骑兵师师长杨福保 
第六骑兵师师长王绳武


大汉义军 
1935年编成,计五个旅,第旅二个团,驻绥东一带 
总司令 王 英 
参谋长 寇子严 
第一旅旅长金宪章 
第二旅旅长安华亭 
第三旅旅长王子修 
第四旅旅长石玉山 
第五旅旅长杨守程

 

察东警备军 
1933年建立,驻察东多伦一带,计两个师,每师三个团。 
总司令 李守信 
第一师师长刘继广 
第二师师长尹宝山

蒙古军第一军 
每师辖三团,每团辖四骑兵连和一炮兵连,计每师共1500人马。 
军长 李守信 
参谋长 刘星寒 
第一骑兵师师长刘继广 
第一团团长朱恩武 
第二团团长陈 生 
第三团团长郭秀珠 
第二骑兵师师长尹宝山 
第四团团长门树槐 
第五团团长朱子文 
第六团团长井得泉 
第三骑兵师师长王振华 
第七团团长崔玉昆 
第八团团长王云五 
第九团团长宋万里 
第四骑兵师师长宝贵廷 
第一0团团长乌云飞 
第一一团团长李锦章 
第一二团团长包俊山 
特设队队长李铁生 
炮兵队队长丁其昌

蒙古军第二军 
军长 德王 
参谋长 包都令 
第五骑兵师师长依恒额 
第一三团团长田 英 
第一四团团长胡胜武 
第一五团团长于振赢 
第六骑兵师师长宝音乌勒吉 
第一六团团长陈鸿宾 
第一七团团长包洛天 
第一八团团长宋子正 
第七骑兵师师长穆克登宝 
第一九团团长马福聚 
第二0团团长博音富贤德 
第二一团团长 
第八骑兵师师长包悦卿 
第二二团团长伊XX 
第二三团团长何子章 
第二四团团长韩凤楼 
炮兵队队长王云五 
作者: 过河的小卒子 发布日期: 2005-2-28 
绥西自治联军 
所辖共三师,2800人,各种枪二千余支,迫击炮六门,轻重机枪三十余挺。驻包 
头以西。总司令 王 英 
副总司令 于振赢 
副总司令 李殿林 
参谋长 杨守程 
第一师骑兵师长陈秉义 
第一团团长陈宝山 
第二团团长贺仁杰 
第二师骑兵师长邬青云 
第三团团长张永胜 
第四团团长杨占山 
第三师骑兵师长常志义 
第五团团长贾世元 
第六团团长李红升

靖安警备队 
受蒙疆政府直辖,驻包头至归绥一带 
总司令 丁其昌 
第一集团集团长张明久 参谋长崔宇堃 
第一大队大队长郭元峰 
第二大队大队长李天培 
第三大队大队长耿昆明 
迫击炮中队 
第二集团集团长门树槐 参谋长苏继卿 
第四大队大队长张凤楼 
第五大队大队长张永贵 
第六大队大队长李锦章 
迫击炮中队 
第三集团集团长宋万里 参谋长崔春暄 
第七大队大队长常匡夫 
第八大队大队长赵树恒 
第九大队大队长李景凤 
迫击炮中队

蒙古军 
(1945年编制,共六个骑兵师,五个防卫师,三个骑兵旅) 
第四骑兵师师长郭光举 
第五骑兵师师长门树槐 
第七骑兵师师长 
第九骑兵师师长 
第一一骑兵师师长宋万里 
第一八骑兵师师长朱恩武 
第一防卫师 
第二防卫师 
第六防卫师 
第一二防卫师 
第一六防卫师 
第一骑兵旅旅长笃古尔苏龙 
第二骑兵旅旅长森盖 
第三骑兵旅旅长奇子祥

伪军编制序列之九 
苏浙皖三省绥靖总司令部 
总司令 任援道 
第一师师长徐朴成 3000人,驻杭州附近 
第二师师长徐凤藻 驻南京附近 
第三师师长龚国梁 2000人,驻苏常铁路沿线 
第四师师长熊育衡 2000人,驻扬州一带 
第五师师长程万军 5000余人,驻浙江吴兴一带 
第六师师长沈席儒 1000余人,驻安徽巢县一带 
第七师师长王占林 4000余人,驻合肥附近 
第八独立旅旅长沈玉朝 
第九独立旅旅长陈炎生 
教导旅旅长任祖萱 
第十独立团团长杨 英 
第一一独立团团长刘 迈 
独立支队支队长罗


苏皖北部杂牌军 
潘干丞师 驻高邮、宝应,约1000余人 
蔡鑫元师 驻泰兴 不足一千人 
刘相图师 驻兴化 不足千人 
李实甫师 驻东海 不足千人 
胡冠军团 驻海门 不足千人 
李宗盛旅 驻皖北 千余人

华中杂牌军 
皇协军汪步青师,驻城陵矶,万余人,辖两旅和一机械化队 
师长 汪步青 
副师长 任 
参谋长 邹平凡 
袁 杰旅 驻城陵矶西北张兴集,三千人 
黄人杰旅 驻城陵矶北部,二千人 
任队(副师长兼)驻城陵矶,五千余人,重机枪百余挺,迫击炮、山炮若干门

皇协军李宝琏旅,驻随州,1200人 
皇协军张启璜旅,驻信阳,500余人

 

苏北杂牌 
第一集团军 
1941年6月编成。共三万余人,编为四个师两个旅 
总司令 李长江 
主要将领丁聚堂、颜秀五、张松山、何林春、陈才福、秦庆霖、范 杰等

第二集团军 
1941年6月编成。编为三个师两个旅 
总司令 杨仲华

 

伪冀东自治政府武装 
东亚自治军军长 殷汝耕 
第一支队司令白些武 
第二支队司令张润亭 
第三支队司令肇玉恒 
别动队司令殷汝耕

暂编第一师师长龙振海 
暂编第二师师长殷汝耕

保安处处长 刘宗纪 
保安第一总队总队长张庆余 
保安第二总队总队长张砚田 
保安第三总队总队长李海天 
保安第四总队总队长韩则信 
保安第五总队总队长李元声

伪军编制序列之十 
抗战胜利后国军收编的伪军

第十二战区暂编骑兵第一集团军 
总司令 王 英 
第一骑兵师师长陈秉义 
第二骑兵师师长王万抚 
第三骑兵师师长李红升

第十二战区暂编第二骑兵集团军 
总司令 李守信 
参谋长 宝贵廷 
第四骑兵师师长郭光举 
第五骑兵师师长朱恩武 
第六骑兵师师长门树槐

第二战区新编第一军 
军长 赵 瑞 
第一师师长秦良骧 
第二师师长汤家谟 
第三师空缺

第二战区新编第二军 
军长 杨 诚 
第四师师长段炳昌 
第五师师长何 锟 
第六师空缺

由第二战区收编的 
山西省防军第一军 
军长 赵世铃

山西省防军第二军 
军长 赵 瑞 
副军长 赵晋藩 
第四师师长秦良骧 
第五师师长李 渤 
第六师师长汤家谟

山西省防军第三军 
军长 杨 诚 
副军长 何 锟 
第七师师长何 锟 
第八师师长段炳昌 
第九师师长杨志玉

山西省防军第四军 
军长 王乾元

山西省防军第五军 
军长 韩步洲


军事委员会收编的伪军各路军(1945年9月) 
新编第一路军总司令 庞炳勋 
新编第二路军总司令 孙良诚 
新编第三路军总司令 张岚峰 
新编第四路军总司令 孙殿英 
新编第五路军总司令 吴化文 
新编第六路军总司令 郝鹏举 
新编第七路军总司令 叶 蓬 
新编第九路军总司令 门致中 
新编第十路军总司令 李守信 
新编第十一路军总司令 吴元敏 
南京先遣军总司令 任援道 
广州先遣军总司令 招桂章 
第十二战区骑兵第一集团总司令 王 英 
新二十一军军长 邹平凡 
新二十二军军长 傅双英 
新二十三军军长 彭振国 
新二十四军军长 刘竹笙 
新二十五军军长 李雨霖 
冀东挺进军总指挥 姜凤飞 
冀南警备司令 包华儒


1943年4月忠义救国军战斗序列 
总指挥 周伟龙 
副总指挥 杨蔚 
教导第一总队 总队长 张惠芳 
教导第二总队 总队长 文 德 
教导第一团 团 长 汪浩然 
教导第二团 团 长 李 衮 
教导第三团 团 长 阮清源 
淞沪行动总队 总队长 阮清源(兼) 
南京行动总队 总队长 徐 禧 
苏常行动总队 总队长 梅卓夫

补充回答:

  1938年时,伪军在中国的数量约为78000人,随著1940年汪精卫叛离国民政府建立新的政府后,伪军数量急剧上升至145000人,其实刚开始,伪军扩充的并不厉害,这点不得不承认,委员长控制军队还是很有两把刷子的,但是好景不长,在1942-1943年期间国民政府推出"曲线救国"口号,许可国民革命军指挥官在面对战局不利的情况下,"可为保存实力,暂时投降"的指令后,伪军数量开始爆炸性增长。根据在抗战结束后的统计,在华伪军建制中62%左右是原国民革命军部队。其中除了部分伪军驻扎在城市负责占领区治安维护外,绝大部分的伪军被调往华北地区进行"扫荡"或者"治安强化作战-日本的说法",其中不少伪军参与了在华北地区对平民的大屠杀活动。

  在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经过统计,除满洲国以外所有驻华伪军的数量被缴械的大约是118.6万人,而满洲国和伪蒙古军当时,1945年有40万军警。但目前广泛流传的版本中也有逾200万伪军的说法,因为那时候逃亡和被改编的大多没有被统计。这个数量的伪军几乎超过在华投降日本军队的数量——-120万(而这个日军数量还包括在台湾和越南北部的的日军,而这些日军一般是不在抗战实际作战数字里的),但指挥伪军的却是日本军队。

  伪军和伪政权大致上属于三个系统,汪的中央政府中央军,25万以上,王辑堂的华北政务委员会治安军10万,后来叫皇协军,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的蒙古军1.5万,地方团队25万。其中,国民党正规军投敌50万,中央委员22人,就山东来说,1940年,地方军及正规军18万人,投敌1941年4万,1942年6万,1943年3万,3年投敌13万,山东伪军,1940年8万,1941年12万,1942年15万,1943年18万,3年增加10万,到1943年,山东只剩下东北军51军于学忠部以及地方少量部队,总数只有3万,而冀察更干脆,10万人马只有新8军高树勋1万人枪。

  正如伪政府的所有决策要听命于日本顾问一样,伪军队的所有行动必须听命于日军。日军对伪军重要的控制形式就是作战会议。伪军参加日军的作战会议,几乎没有发言权。作战,打头阵永远是伪军。那些汉奸省长、警备司令、警察厅长,听起来官名比日本参事、日本顾问大得多,实际上,不过像木偶戏里的小戏人子一样,无论怎样蹦跳都是身不由己。

  全国伪军除伪正规军外,尚有各省县的伪地方武装,全国伪正规军三十二万七千四百人,伪地方武装二十九万九千八百人,共计六十二万七千二百人。计华北伪正规军二十万零九千四百人,伪地方武装十七万八千人,华中伪正规军九万四千八百人,伪地方武装八万五千人。华南伪正规军二万三千二百人,伪地方武装三万六千八百人。

0%(0)
0%(0)
    所以说这种人的东西都有人拿来当证据实在是,咳咳 - 皖系军阀 10/18/12 (565)
  打头阵永远是伪军。  /无内容 - 海括 10/18/12 (560)
    中国应该提到国军抗日史就批评就不齿,这样才能进步避免再被屠。  /无内容 - shanghai1228 10/18/12 (587)
        曾泽生在秃子手下和在兔子手下表现的完全不同哦,投共有啥不好 - 皖系军阀 10/18/12 (596)
          绝好的例子!人还是那些人,在杂牌军兔子手下就打得出彩。  /无内容 - 老粗 10/18/12 (551)
        张自忠,戴安澜1950年代就是革命烈士。那时北京就有赵登禹路 - 热风吹雨 10/18/12 (597)
            LOL乃太坏了。PS内战时的歌,我擦好了三八枪,我子弹上了膛 - 皖系军阀 10/18/12 (628)
        让抗战将士的血给无能蒋头上添光就不必了。  /无内容 - 海括 10/18/12 (550)
  百万之众啊,超过日军侵华总数。  /无内容 - 海括 10/18/12 (508)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