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火树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二战德军军魂之歌 —Lili Marlene 《莉莉.玛莲》
送交者:  2010年12月16日10:12:10 于 [世界音乐论坛] 发送悄悄话

德语歌曲多数时候跟此国的政客一个样,刻板、无趣、僵硬、讲节奏秩序,甚至令人总是反感和不信任(我个人脑海里出现的不是美景,而是纳粹或莫克尔老太太的图像,估计跟德国莫老太欺负/算计中国人太多回/太过分有关)。


喜爱德国当红女歌手依凡(Yvonne)的德语歌的人其实不觉中是被她那打破德文的啰嗦句式和清晰圆滑的英语式发音所吸引。


真正的优美德语歌曲,估计就那么几个: 


《Internationale》(国际歌);

《Lili Marleen》(莉莉.玛莲);

《Glaub An Mich》(相信我);

《Schnappi》(小鳄鱼史纳皮);

《Kinderspiele》(儿时情景)...


从大学中看到原版的电影中夜幕下飘绕在战场上的《莉莉玛莲》歌曲那一刻开始,这首歌就一直在头脑中挥不去,让人感兴趣她背后的故事。那场电影是和朋友跟三个可爱女生一起在周末看的,电影结束时跟随片尾字幕反复播放的《莉莉玛莲》的歌声中,女孩们迷失了自己,缠着我俩要去酒馆"不醉不算",结果,  她们一直醉到第二天的大中午。

知道《莉莉玛莲》之歌的前因后果之后,那缠绵蜚侧的歌声,更加深藏在脑海中。


二战德军军魂之歌—Lili Marlene

《莉莉玛莲》


Vor der Kaserne,
Vor dem großen Tor,
Stand eine Laterne,
Und steht sie noch davor,
So woll'n wir uns da wieder seh'n,
Bei der Laterne wollen wir steh'n,
Wie einst, Lili Marleen.

Unsere beiden Schatten,
Sah'n wie einer aus,
Daß wir so lieb uns hatten,
Daß sah man gleich daraus.
Und alle Leute soll'n es seh'n,
Wenn wir bei der Laterne steh'n,
Wie einst, Lili Marleen.

Schon rief der Posten:
Sie blasen Zapfenstreich,
Es kann drei Tage kosten!
Kamerad, ich komm' ja gleich.
Da sagten wir Aufwiederseh'n.
Wie gerne wollt' ich mit dir geh'n,
Mit dir, Lili Marleen!

Deine Schritte kennt sie,
Deinen schönen Gang.
Alle Abend brennt sie,
Doch mich vergaß sie lang.
Und sollte mir ein Leid gescheh'n,
Wer wird bei der Laterne steh'n,
Mit dir, Lili Marleen!

Aus dem stillen Raume,
Aus der Erde Grund,
Hebt mich wie im Traume
Dein verliebter Mund.
Wenn sich die späten Nebel dreh'n,
Werd' ich bei der Laterne steh'n
Wie einst, Lili Marleen...









http://www.etymonline.com/working/marlene-dietrich.jpg

Marlene Dietrich







Lili Marlene - ( English version)




Underneath the lantern by the barrack gate,
Darling I remember the way you used to wait;
'Twas there that you whispered tenderly,
That you lov'd me, you'd always be,
My Lilli of the lamplight,
My own Lilli Marlene.

Time would come for roll call time for us to part
Darling I'd carress you and press you to my heart.
And there 'neath that far off lantern light
I'd hold you tight we'd kiss goodnight,
My Lillie of the lamplight,
My own Lilli Marlene.

Orders came for sailing somewhere over there,
All confined to barracks was more than I could bear;
I knew you were waiting in the street,
I heard your feet, but could not meet,
My Lillie of the lamplight,
My own Lilli Marlene.

Resting in a billet just behind the line
Even tho' we're parted your lips are close to mine,
You wait where that lantern softly gleams
Your sweet face seems to haunt my dreams,
My Lillie of the lamplight,

My own Lilli Marlene.


《莉莉玛莲》



曾经在雄伟的兵营的大门旁,
我和她双双站在一个天窗边.
当时我们腼腆地互相说 再见,
现在却已只剩那个天窗依旧.
最爱的,莉莉玛莲,
最爱的,莉莉玛莲.



各 处都能看见我们俩的身影,
我们俩的歌声似乎依旧飘荡.
但何时所有的人才会再看见,
我们又能相会在那个天窗边?
最爱的,莉 莉玛莲,
最爱的,莉莉玛莲!



在 门外岗哨边你吹起了口哨,
我跑到三天不见你的天窗边.
虽然我们只能互相挥手再见,
可我坚信和你的爱将会永远.
只和你,莉 莉玛莲,
只和你,莉莉玛莲.



你 那熟悉而轻柔的步履声声,
我几乎白天晚上都渴望听到.
现在我却偶然知道要上前线,
上帝才知能否再站在天窗边.
只和你,莉 莉玛莲,
只和你,莉莉玛莲.



无 论在地球上哪个寂静角落,
我都希望梦中拥有你爱的唇.
当雾色早已将一切淡淡笼罩,
我依旧还静静站立在天窗边……
只和你, 莉莉玛莲,
只和你,莉莉玛莲!



http://t0.gstatic.com/images?q=tbn:qh8s2XWcnE5uFM:http://www.soundtrackcollector.com/images/cd/large/Lili_Marleen_SPD38.jpg&t=1



歌词由Hans Leip (1893-1983) 写于一战中的1915年,他当时是一名被征召到德军俄国前线的汉堡教师。Leip组合了他女朋友与另一名女性朋友的名称,即莉莉与玛莲,诗意地组合了莉莉 玛莲这一个人名。这首诗后来以"Das Lied eines jungen Soldaten auf der Wacht"(《一个年轻的士兵值班之歌》)的名字出版。在作者Hans Leip与Rudolf zinc为这首诗加上音乐前,诺伯特·舒尔策(Norbert Schultze)早已于1938年为它谱曲。而Tommy Connor之后写了英文歌词。



这首歌原本标题为"Das M?dchen unter der Laterne" (《提灯下的女孩》),但后来以莉莉玛莲而著名。



此 歌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交战国双方所喜爱,甚至出现了战壕里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士兵同时哼唱此歌战斗的场景。





和 这首歌联系在一起的是两位演唱过它的著名女性:

Marlene Dietrich Lale Anderson





Lale Anderson (1905-1971) 的故事在法斯宾德的电影《Lili Marlene 莉莉·玛莲》中有着全面的展现。与Marlene Dietrich相反,Lale Anderson 凭借着同纳粹上层的暧昧关系,步步高升进而大红大紫。她是这首歌的原唱,  很显然,她唱得不怎么好,她那讨好纳粹的行为最终给她带来的只是人们不愿提起的凄惨结局。所以,真正萦绕在战后亿万歌迷脑海中的还是相貌端庄品格端庄的Marlene Dietrich的秀丽音容。


http://www.istrianet.org/istria/music/images/lale_anderson2-265.jpg
Lale Anderson


到 了1941年,德国占领地贝尔格莱德一家德国电台开始向所有德军士兵广播Lale Anderson唱的《莉莉·玛莲》。这首歌的内容却唤起了士兵们的厌战情绪,唤起了战争带走的一切美好回忆。很快,这首德语歌曲冲破了同盟国和协约国的 界限,传遍了整个二战战场。


从突尼斯的沙漠到阿登的森林,每到晚上9 点55分,战壕中的双方士兵,都会把收音机调到贝尔格莱德电台,去倾听那首哀伤缠绵的《莉莉·玛莲》。不久,盖世太保以扰乱军心及间谍嫌疑为由取缔了电 台,女歌手Lale Anderson及相关人员也被赶进了集中营。


但是《莉莉·玛莲》并没有就此消失,反而越唱越响,纳粹德国也走向了命中注定的灭亡。



Marlene Dietrich (1901-1992)是德国著名影星和歌手。她大胆的中性扮相,穿裤装抽香烟,歌声低沉性感而冷酷,风靡了二战前的柏林。1930年,她出演史登堡 (Joseph von Sternberg)的电影'兰天使'而在大荧幕走红。


http://www.mimifroufrou.com/scentedsalamander/images/marlene-dietrich-portrait.jpg

Marlene Dietrich


纳粹上台后,Marlene Dietrich毅然离开祖国,加入美国国籍,坚决反战。观众最爱的是她 唱的Lili Marleen (不论是英文版还是德文版),这既是控诉战争控诉法西斯的有力武器,也是一份再也无法释怀的乡愁。她让这首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功。


1937年希特勒开出优厚条件请Marlene Dietrich 回国,遭到拒绝。 她从此与德国划清界限,一生中再也不曾踏上故乡的土地。在美国,她在电影节和舞台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92年,
Marlene Dietrich在巴黎去世。最终,她的尸骨重回柏 林,德国人还在用她的名字命名了柏林的一个广场. (下面的youtube里面是她当年演唱这首歌时的照片和她的电影的海报,配着她的隽永永存的歌声)。



莉 莉·玛莲是对战争残酷的无言控诉,也是千万人心中逝去的幸福之象征,得不到的幸福之象征。从那以后,这首歌曲唱遍了全世界,各色语言无数版本,成为和平的 象征,成为对幸福的哀悼。和它纠结不 清的一个时代、两个女子都已经逝去,只有歌声还久久传唱,-------- 各中滋味,不同的人自有不同体会。




 

0%(0)
0%(0)
  这么长,回头再来听。  /无内容 - 学唱歌 12/20/10 (344)
  学习并欣赏了,谢谢82介绍,祝你节日愉快!  /无内容 - 梦鸽儿~ 12/19/10 (356)
  只要听过3遍就会着了迷 :D - 北风那个吹 12/18/10 (337)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9: 西伯利亚的风 -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