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bob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读懂方方作品入教材之喜与对苏州码之忧
送交者:  2020年09月09日09:04:04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逸草:这说明了小学生帝政在思想文化、社会治理等各方面都陷入了思路极其混乱状态。


接《方方作品在教材中活得好好的,打脸众愚氓


读懂了方方作品入教材的欣喜,也读懂了对“苏州码”的忧虑 ZT

Original 秃笔的老萧 老萧杂说


从个人角度讲,最近几天看到了“一喜一忧”的公众表情。


喜的方面,是作家方方的经典作品《风景》,在新版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得以保留。


就此,写了一篇题为《方方作品在教材中活得好好的,我替一些人感觉脸红》的小文。此文存活了一天时间,阅读量53万的时候“阵亡”。


此文的命运结局,在意料中。方方没挖过谁家的祖坟,却有那么多的人,视方方码出的那些文字挖了自家祖坟。


如今喊打喊杀声不如彼时高亢激越了,也不知道他们针对方方的围剿,是胜利还是落败了。胜也好,败也罢,反正他们与方方是不共戴天的,虽然这刻骨的仇,来得很是莫名。


而从此文巨大的阅读量,从跟帖区大量的留言,我读懂了公众对方方作品入教材的欣喜。污秽龌龊的留言当然有,但在春潮般漫涌的欣喜之下,何其渺小不堪。


忧的方面,是苏州市推出的“苏城文明码”。称之“苏州码”吧。


在社交媒体,读到的几乎都是批评的声音。


“苏州码”实行一人一码,对个人“文明程度”上进行打分,作为“市域电子身份认证体系”。


据说,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垃圾分类、文明用餐、文明礼让、文明上网、诚信守法、厉行节约等,皆纳入文明码评判的项目。


今后在苏州,文明积分高的市民,将会享受工作、生活、就业、学习、娱乐诸多方面的优先和便利;积分低的市民,则会受到某些限制和惩戒。


貌似社会治理的创新之举,却招致骂声一片。


公众的忧惧在于,随着“苏州码”的横空出世,有着鲜活个性的人,势必被淹没在数字海洋里,沦为纯粹意义上的“符号”,成为数字化世界的附庸。


方方作品入教材,苏州文明码,两件事情说起来并无关联。而公众的“一喜一忧”,则传递出相同的内涵归旨:对人文精神的呼唤。


人文精神体现的,是对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关心,以及对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尊重。


人性既包括人之为人的特性,亦包括人作为一种生物存在的动物性。人文精神所倡导与高扬的,是人与动物相比所有的超越性与高贵性。


它具体体现在,“人类对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及在这种追求中人的自由本质的呈现”。


现今,人文精神似乎正日益萎缩和荒疏。而我们却有意无意的,既不肯承认,也不肯正视。尽管在很多时候,都能明显感受到人文精神稀薄带来的不适甚或钝痛。


比如,所生存的环境氛围中,时时有扑面而来的粗鄙粗野,挥之不去的逼仄局促,堂而皇之的冷漠刻板。总之,越来越没有人情味。而究其缘由,至少有两个方面。


一是泛政治化思维的强化。纷繁易变的事物,被置于普适性的逻辑规则之下,本然地要求思想言行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这种思维方式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甚至有成为整合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文化模式之趋势。而人的意志自由、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将在这种文化氛围中逐渐销蚀。


如此情形之下,作家方方的一系列作品,便成为一些人眼里的洪水猛兽,对“人味”“人情味”的揭示和展现成为大逆不道。他们仿佛从来都不是凡胎肉身,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对世间所有疾苦都是无感的。


“政治正确”最大的秉性和能耐,就是反感和拒绝批判现实社会、关注个体命运、质疑公共问题、叩问生存状态。【注:这只是对天朝“政治正确”的理解】


就方方的《风景》被大学语文教材保留,有人要求教育部“下发通知传达精神,讲到这一章节课程时,引导学生将此文作为反面教材,进行讨论思考”。泛政治化下的思想褊狭竟至于斯。简直匪夷所思


二是社会治理的技术依赖。数字技术被广泛运用,这本来是人们生活逐渐走向现代化的一个标志。而社会治理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有感情、有思想,并且时刻都在变化着。大数据不能掌握人的情感和思想,也无法作出准确推断。


数字化技术的简约化、形式化的工具合理性,具有强大的统一性统制的要求,会迫使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越来越标准化、单一化,甚至毫无节制地介入公民私域。


如此一来,势必忽视对智慧和思想等非形式化的追求,从而屏蔽更为重要的精神层面上的人文价值,造成人文精神的虚拟化和机械化。


眼下公众的这“一喜一忧”,在我看到来,本质是对灵魂舒展空间的期待。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舒展灵魂的结果。


那时虽然穷,但社会很大气,体现出宽容、宽松和宽厚。这些年经济在迅速发展,但我们的灵魂也越来越紧张、越来越拘谨。


这难免会妨碍我们对未来一系列重要问题的思考。


一个人文精神日益稀缺的社会,势必精神上走向粗鄙、行为上崇尚暴戾。


这绝非我们与强者抗衡的利器。近代以来,中国遭遇西方挑战,坚船利炮背后是工业技术,技术背后是物理化学,物理化学背后是一整套哲学。


战争如此,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更是如此。科学精神激励求真,人文精神指引求善。人文精神的充分发育,更利于新科技思想的产生。


对于人文精神的拒绝,必然导致对价值理性的盲目排斥和挤压,使自身囿于狭隘的经验和视野。


我们的思想规训和社会治理,需要在制度层面和人文精神之间找到契合点。


恐怖的文明码

Original 梦里绍兴 夏家少爷


  文明码看来是顺着健康码而来的。


   从目前苏州9月3日推出的“苏城文明码”看,它和健康码的最大不同是,健康码只是一个权宜之计,而文明码是要落地生根,发扬光大了。


   那么这个打算长期延续下去的文明码到底是个什么码呢?


   首先,它的发放单位是公安部门;其次,目前内容包括两个模块:“文明交通指数”和“文明志愿指数”。据介绍,未来还要上线更多“文明指数”。目的是,旨在构筑起文明积分信息识别体系,形成市民文明程度“个性画像”。


   为了能让这个文明码起到作用,“文明码”可作为警示和惩戒综合文明指数低于下限人员的电子凭证以及外来人口积分入户志愿服务电子凭证。同时,文明积分等级高的市民将会享受工作、生活、就业、学习、娱乐的优先和便利。


   就是说这个“文明码”对于市民还有着强制作用。

 

   显然,这种设定本身就违反了法律。



   拿“文明交通指数”而言,我国交法从来没有对违法者除了依法处理以外,还需要附加按照"文明码"处罚的规定。比如,你开车闯红灯,该扣多少分,该承担什么样的违法责任,交法都有明确界定。交法没有规定,因为闯红灯你还再需要接受“文明码”规定的处罚。在人大没有授权前,苏州公安依据什么法律,可以享有其对市民的惩罚权?


   再说,就算有,公安又如何细化这种附带处罚权,比如对一次闯红灯和两次闯红灯的处罚其不同如何界定?谁有权界定?


   拿“文明志愿指数”来说,志愿者的服务以自愿为前提,志愿服务不是市民的法律强制义务。如果一个市民不是志愿者,或者很少有时间做志愿者,那么他有没有“文明志愿指数”,怎么给他评“文明志愿指数”?


   要知道一个没有参加“志愿者”服务的人,可能为这个城市贡献着很大的税收,但因为没参加志愿者活动可能就没有“文明志愿指数”,这样的规定如何做到公平?


   再说,文明行为包罗万象,如果没有进入考核指数范围的不予认可,那么这个“文明码”不只是起不到提升文明的作用,反而影响了文明的正常发展。


   最后,文明和道德一样,都是无法刚性和量化的,也是随着时代发展随时在调整的。文明码的出现,是让文明码去调整不断变化的文明规则,还是由发展中的文明来调整文明码的标准?这调整由谁决定,如何操作?


  从警方想达到的给市民的文明程度做“个性画像”的野心,让我们不寒而栗。苏州警方已经超越了一个依法行使职权的执法部门,成了一个文明(道德)裁判所,从而成了道德或思想警察。



   警察如果离开了法治的轨道,依据文明(道德)来执法,显然就违反了法律。


   这个世界,除了政教合一的国家,在一个正常法治国家,是没有道德警察的。


   道德警察意味着超越了法律的制约,而道德的界定由于他缺乏刚性的特点,成了警察可以为所欲为的理由。


   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的是法治,而不是警方的滥权。


   这份基于不合法基础上的文明码,如果真的推出,将是巨大的法治灾难。


   苏州警方推出的“文明码”细思极恐,这不是一个什么文明码,而只是一个变相的紧箍咒。


   请叫停这样的“文明码”,让市民生活在真正的法治文明中。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9: 中国非常不公平的男女退休制度,能发生
2019: 为什么在男人少拿10年退休金的情况下还
2018: 《延禧攻略》你不知道的事: 乾隆居然是
2018: 在纽时匿名刊文的白宫“内鬼”是谁?
2017: 熊向晖之女熊蕾文章——毛泽东让我们站
2017: 北京已经千万富豪满街跑了 你还上什么班
2016: 大秘的报复——“宽衣”另类解读
2016: 党校有王长江,国防大学有刘亚洲,真是
2015: 中共是法西斯政权吗?(大阅兵專題) zt
2015: 上了香港YT热门榜的影片,你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