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bob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马克思的职业
送交者:  2019年06月25日11:24:05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幼河

  其实马克思有三种身份:诗人、报人(媒体人、记者、编辑)和革命家。马克思作为一个诗人与他思想之间的关系在维塞尔《马克思与浪漫派的反讽:论马克思主义神话诗学的本源》一书已有详细论述,而国内大多数马克思传记是完全把马克思当成一个天才革命家来论述的,可马克思的报人身份一直有被人忽视;他是观点鲜明的记者和报纸编辑。马克思很多时候是靠此挣钱养家的。他走上社会后大约有20年时间都在从事与报人相关的工作,报人是他谋生的主要手段,为报社写稿是他主要收入来源,同时他也通过报纸媒体影响欧洲革命(后来他成了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实质上的头头”)。

  马克思早年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学者,他并非一开始就打算干革命的,从马克思所写的博士论文也可以看出他完全具备成为一名学者的资质。他没有成为学者是因为普鲁士专制政府。当时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上台后一反其父对黑格尔派的包容态度,普鲁士政府的教育与文化政策开始逐步反对黑格尔及其支持者的理念。马克思的导师、密友和政治上的盟友布鲁诺.鲍威尔因为主张无神论而丢掉了大学的讲师职位,从而也断送了马克思的学者梦。放弃了学者的梦想之后,马克思不得不成为一个自由写手,为报纸撰写文章。正如今天许多没有实现学者梦的年轻人投身媒体行业一样,马克思加入了科隆创办的《莱茵报》。马克思“从一位带有活动家倾向的学者,变成了一名带着学者风范的活动家”。《莱茵报》背后的资本家是政治上的自由派,这些人希望结束普鲁士君主制与威权统治,自由派想要建立的是一个君主立宪政体。马克思在《莱茵报》发表的文章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有讨论媒体自由的问题。

  马克思对自由的媒体进行了赞扬,而且这种立场也贯串了他的一生;他说:“自由媒体是民众精神用来观察各处的眼睛,是一个民族自信心的表达,是连接个人与国家,个人与世界的活纽带。这个由文化造就的实体,能将物质上的斗争转变成精神上的,并使其从原生的物质形态中意识化。它是一个民族自己进行的尽情忏悔,众所周知,忏悔才能催生救赎。它是精神的镜子,一个民族可以以此自省,而自省是求知的第一个前提……”(这段文字现在读起来令人哭笑不得,看看中共政府的表现吧;他们背叛了祖师爷。——摘编者)

  1842年5月,普鲁士政府以“散布法国自由派思想”为由,准备下令关停《莱茵报》,经过地方官员的斡旋,决定对《莱茵报》暂缓关闭,看看该报是否会改变方针。同年10月中旬马克思正式入职《莱茵报》,他打算对普鲁士当局做出妥协,让报纸的态度温和一些,避免“审查制度收紧,甚至打压这份报纸”的危险。不直接谈君主立宪制问题,而是多讨论现实中的具体问题。马克思被任命为编辑后,向资产阶级自由派人士约稿,发表了大量支持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的文章,他还首次接触了社会问题,就下层社会生活的状况展开讨论。这个时期马克思还不是一个共产主义者,甚至他还在文章中反对过共产主义。然而即使马克思只谈社会具体问题,避而不谈普鲁士的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普鲁士当局也依然无法忍受这份报纸的存在,1843年1月当局一纸禁令要求《莱茵报》三个月后终止发行。这次没有人能阻止普鲁士政府了。“《莱茵报》给了马克思一个教训,那就是同普鲁士的君主专制王朝讲和不会有结果,与当局的协调也只会让人失望。”马克思从此走向激进的立场,成为一个政治流亡者,最终变为一个革命家。可见,革命者不是天生的,而是一切专制政府“培养”出来的(但革命者在成功之后往往是专制的)。

  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比起组织工人阶级,马克思在开办激进的政治性报刊这件事上要做得更为成功。马克思回到科隆创办了《新莱茵报》,开始了他作为报人的第二段重要历程。尽管此时的马克思已经与初入新闻业时认同过的自由主义分道扬镳,但市民们还记得马克思5年前办《莱茵报》时那生动而充满激情的文章,以及他那干脆利落的政治态度;也正是当年支持他的科隆中上层人士,为马克思提供了财务上的支持,而这些人正是马克思所批判的“资产阶级”。这份报纸跟当年的《莱茵报》一样,靠售股的方式筹资到了13000泰勒。马克思还将自己从母亲那里提前继承的部分遗产贡献了出来。

  到1848年秋,马克思已经成为一名有相当影响力的革命者,还是一份发行量迅猛增长的报纸的主编。这时期他的年薪是1500泰勒——这是他一生中薪水最高的一个职位,只是鉴于报纸的财务困境,不清楚他能否拿到全额。1849年,马克思遭到了普鲁士政府的驱逐,《新莱茵报》的生命也戛然而止。

  马克思在此之后的流亡生涯中继续写稿为生。19世纪50年代以前他就经常给4家报纸和2本杂志写稿。在1853-1862年间,马克思更是为6家不同的报社撰写文章,有英格兰、美国、普鲁士、奥地利,甚至南非的报纸。这期间的工作完全是在报社的授意下进行的,既不受马克思的掌握或影响,也和他的政治目标没有什么干系。马克思可以在文章里表达政治观点、研究理论问题,但他的新闻工作不再是其政治活动的一种形式了。马克思撰写的大部分新闻文章都发表在《纽约论坛报》上,在10年时间里,他有487篇文章获得了稿酬,其中大多数都作为《论坛报》的头条文章出现。马克思偶尔会做一些个人报道,但他在新闻工作中的角色更像是今天的专栏作家,而不是记者。马克思的这些新闻作品在他1950年代为止所有出版文字中所占比例最大,也给他带来不菲的收入。对于依靠借债度日的马克思一家来说,邮递员的两下敲门声意义重大,马克思一听就会非常高兴:“看哪,2英镑,得救了!”

  1856年,马克思同《纽约论坛报》签订合同,担任该报的欧洲通讯员,年薪200英镑——这在当时算中上阶层的收入。但是报社最终没有兑现,钱被扣掉了一半,原因是1857年的衰退给这家报社带来了经济困难。1861年2月,由于南北战争即将在美国本土爆发,《纽约论坛报》忙于报道此事,出版人叫停了欧洲通讯员的工作,马克思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他尝试回柏林与拉萨尔共同创办报纸,但也没有成功,除了母亲死后留给他的一点遗产,他没有其他收入。1862年夏到1864年夏这段时间是马克思过的非常痛苦的时期,他只能写信向恩格斯求助,这种状态直到1869年得到恩格斯的定期“馈赠”(每年350英镑)之后才有改变。事实说明,支持新闻自由的马克思在人生最艰难的时期依靠自由媒体为职业,养活了全家,维持了一个较为体面的“资产阶级”家庭,如果没有自由媒体,马克思一家也许早就破产沦为无产者了。

  马克思是德国人,他给英文报纸投稿当然要用英文。他初到英国时英文还未过关,文章都是用德文写的,最初只能请英文已经很流利的恩格斯帮忙。恩格斯那时尚未接班成为公司老板,他那时在他父亲的工厂里打工。恩格斯下班回家吃饭后,经常熬夜帮助把马克思的德语翻成英文,寄到纽约,有时干脆直接用英语代写,以马克思的名义交差。马克思几年后英文过关了才全部自己写。当然,马克思只是每天花几个小时给报纸写稿,他大把时间是坐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里写《资本论》。那时马克思给美国的报纸写稿总是为稿费争执。马克思希望涨稿费,而报方每每拒绝。

  马克思(包括早年的恩格斯)给美国报纸写的文章可以说是“欧洲专栏”,主要介绍英国政治(美国人当年较关心的题目)及世界各地新闻,如俄国土耳其战争,英国在世界各地的殖民统治;其中还有十几篇有关中国时局的文章,如太平天国运动,中英、中法战争等。马克思在德法等地因“煽动混乱”、“反基督教”等罪状无法办报生存,但在美国报纸发表文章,编辑以“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一句话便无人追究;美国和英国当时比欧洲大陆相对自由和宽容。

  因为给美国报纸长期投稿,马克思在欧洲竟成了个“美国问题专家”。后来一家奥地利报纸还雇他当了数年美国问题专栏作家。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8: 大师梳理预测: 贸易大战将迎来终极对决
2018: 一个物质比精神富裕得快许多的国度
2017: 谁都不是煞笔——对刘国梁事件的猜测和
2017: 一股妖风突然刮来,中国千万不能再被西
2016: 也来个快评:英国脱欧如脱衣 zt
2016: 雷洋案证据剖析:让人冷汗浃背!zt
2015: 为什么说文科生柴静必然卖国(转载)
2015: 中国外交的巨大进步 z
2014: 给香港公投掌声:别拿十三亿人说事 zt
2014: 毛泽东不贪财? 因为不差钱!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