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bob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中国学术界腐败已动摇国本
送交者:  2018年01月15日12:17:42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一 前言
  
  学术腐败是九十年代之后风靡中国大陆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继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之后的另一个大规模、深层次的社会腐败。学术腐败的具体表现就是,学术界人士,上至院士、博导,下至研究生、大学生,抄袭剽窃成风,巧取豪夺成性,弄虚做假为常,欺世盗名为荣。不仅如此,学术腐败已经从学者的个体行为发展成集体、集团行为,并且有制度化、合理化的趋势。比如,大学普遍向高官明赠暗送高等学位,学术界头面人物公开地、明目张胆地欺骗政府、舆论和社会,学术机构对学术腐败现象不仅熟视无睹,任其泛滥,甚至包庇纵容,等等。
  
  不过,在中国,对学术腐败现象的讨论和揭露目前主要停留在互联网上。在社会上,中国的一般民众对学术腐败现象几乎一无所知,或不甚关心。在大学,在科研机构,尽管人们承认学术腐败的存在,但对它的严重程度却看法截然不同。在中国的常规媒体上,讨论学术腐败问题的文章和报道充其量也就是零星的,表面的。而中国的政府部门至今未对学术腐败问题表明自己的态度,或者采取什么具体措施来进行整治。
  
  为什么会这样呢?中国的民众不是对腐败分子深恶痛绝吗?揭露腐败现象不是新闻媒体的职责吗?制止、惩治腐败行为不是政府的义务吗?为什么在学术界,腐败势力会这么猖狂,这么无所顾忌?这其中的奥妙就在於“学术”两个字。有了它们作为挡箭牌,学术界的人士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宣布,这是我们学术圈内的事情,外人搞不明白,问题得由我们自己来解决。他们还会告诉你,这种事情,国外也有,所以发生了是正常的,不值得大惊小怪。
  
  诚然,学术腐败可以说古已有之,并且不分中外。也就是说,学术界从来就不缺乏败类。但是,腐败能够达到象今天中国学术界这个规模,这个程度,却可以说是前无古人,旁无邻舍。本文的目的就是要证明这一点。
  
  也许有人会问,即使证明了,又有什么用呢?答曰:用处有三。
  
  第一,zgzf目前正在实行“科教兴国”战略,也就是说,zgzf把国家的兴亡寄托在了中国学术界的身上,寄托在了中国的知识分子身上。2002年,中国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经费占国民经济总值的1%以上,超过一千亿元人民币,居世界第三位。再加上接近国民经济总值4%的教育经费有很大一部分进入了高等教育界,中国的学术界近年来真可以说是富得流油。但是,伴随着国家资金的大量涌入,中国的学术界却出现了几大令人不解的现象:博士越来越多,教授越来越多,院士越来越多,可是中国的整体科技水平反倒越来越低下。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2001年初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表的2000年度“国际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的国民素质、科学技术和国际竞争力在世界的排名连续下滑:国民素质由1998年的第24位滑至第29位,科学技术由第13位滑至第28 位,国际竞争力由第24位降至第31位。(冀文海:我国高等教育持续滑坡,8成大学生对高校教育不满)。2002年,中国经济的成长竞争力在全世界的排名是第38位。到了2003年,中国的排名降到了第44位,排在波兰之前,南非和斯洛伐克之后。(World Economic Forum. 2003.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03-2004)。这到底是什么原因?中国的“科教兴国”战略能否落空?其实,早在2001年,就有人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惊呼“学术腐败将毁灭科教兴国的梦想”。(佚名:学术腐败将毁灭科教兴国的梦想)。揭露学术腐败,就是要让zgzf和人民早日从梦想中惊醒。
  
  第二,社会是由各个阶层的人民组成的一个机体,而知识分子可以说是这个机体的头脑和良心。学术腐败就象是一个人的大脑长了恶性肿瘤,它对社会的破坏力最大。有句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脏不能脏文化”,意思就是教育和文化是一个社会的最后精神堡垒,它们的崩溃,标志着整个社会的堕落。揭露学术腐败,就是要发动全社会,包括政府,把这个毒瘤切除,还这个社会一份清白。
  
  第三,中国的学者讲究“为天地立心”。既然中国目前的学术腐败是史无前例的、世界仅见的社会现象,任何一个正直的学者都有义务来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并且做出分析和批判。美国前总统胡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曾派人到战火中的欧洲全力收集战争资料,最终在斯坦福大学建成美国的第一个“思想库”─胡佛研究院。同样,搜集整理中国学术腐败的资料,就是要给后人留下历史证据,并且使那些无耻之徒心存一丝恐惧:他们可以在现世捞取名利,但他们将会在后世遗臭万年。暴露中国学术界的黑暗,并不是在给中国抹黑,恰恰相反,这是在向全世界证明,中国的学术界中,还有诚实的学者。也就是说,除了“为天地立心”之外,知识分子还应该为自己立德,表明自己能够不同流合污。

  二 应该如何评价中国的学术腐败
  
  读者现在可以用Google检索 “学术腐败” 四个字,总共有117,000个中文网页含有这个词条,其中87%是简体中文网页,说明它们绝大多数与中国大陆有关。这个数字(117,000)与“官僚腐败”(65,000网页)、“经济腐败”(499,000网页)、“政府腐败”(486,000网页)一起并列为zgzf的四大腐败。从一个则面反映了中国的学术腐败与政治腐败、经济腐败一样同等严重,危害极大,还能说明它的普遍程度,它的影响。
  
  那么,中国的学术腐败到底有多么严重呢?应该说,中国的学术界本身对此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估计。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学术腐败现象非常普遍,危害十分严重;另一种观点则一边不得不承认学术腐败的存在,一边却又大声呼吁“不要夸大‘学术腐败’”,“学术腐败”不能与“吏治腐败”、“司法腐败”相提并论。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就在 2002年3月举行的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说:“学术腐败问题,实质上是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上急功近利、浮躁不安的不良风气在大学校园、科研机关的反映”。他还说:“学术界、科学界本是社会公认的一方净土,社会公众对这方净土的纯净寄予了很高的希望。在社会转型期,这方净土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备受社会公众关注,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夸大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无疑不利于学术界、科学界的健康发展。”(奚彬、翟伟:人大代表呼吁:不要夸大“学术腐败”)。换句话说就是,这些人认为,学术腐败是时代的产物,学术界是被社会污染了,并且污染的程度被夸大了。这个观点刚一露面就到了质疑。有人问道:学术腐败为什么不能与其它腐败相提并论,难道腐败还有三六九等?(田畔:评《不要夸大“学术腐败”》——兼与李浩诸教授商榷)。有人指出,学术腐败与吏治腐败、经济腐败在本质上是一样的,而其危害则比后两者更大。(邹辉:学术腐败能否与经济腐败相提并论?)。
  
  也许是感到自己 “不要夸大学术腐败”的呼吁没有得到足够的回应,2003年初,这些“低估派”又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工作委员会”出面,再次向社会呼吁:“中国对学术界存在的不良现象,可按国际通行的说法,称之为学术界的不端行为或不良行为比较恰当”。(孙自法:科协呼吁改称“学术腐败”为学术不端或不良行为)。有趣的是,在这个呼吁中,他们重弹“学术界、科学界本是社会公认的一方净土”老调,只不过把“在社会转型期”改成了“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其要点还是在说,学术界“这方净土”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出了“一些问题”,不值得大惊小怪。与一年前不同,中国科协的这个呼吁在舆论界激起极为强烈的反响,绝大多数人对这个观点给予严厉批判。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用‘不端行为或不良行为’来描写形容这样的腐败,就如同把一股翻江倒海的恶潮形容为一滴污水、把一阵摇天撼地的狂风诠释成一缕浊气。……中国学术腐败的严重性不仅没有被夸大,恰恰相反,是被大大地低估了。”(亦明:是学术腐败,是学术邪恶,是学术犯罪,而不是别的)。这篇文章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和赞同。(亦明:中国的人民网和北大的三角地)。
  
  可以说,对学术腐败严重程度的不同估计本身就反映了学术腐败的严重程度。因为对於以追求真理为己任的学术界来说,信誉是第一位的。信誉不存,学术就没有一点价值。所以一名学者最重要的品德就是洁身自好、对虚假和腐败有疾恶如仇的态度,也就是眼睛里容不下沙子。对腐败现象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正是学术腐败日趋严重的一大症状。不仅如此。这些人还进一步指责别人揭露腐败,并且和社会舆论讨价还价,计斤较两,争论学术腐败的程度到底是被夸大了还是被低估了,这说明他们已经丧失了廉耻心、羞耻感。
  
  实际上,就在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在全国人大呼吁“不要夸大‘学术腐败’”的几个月前,南京大学就有 16名学者向学术界提出倡议,要以德治学,抵制腐败。(朱庆、兰亚明:南京大学16位中青年学者倡议“以德治学”)。他们当然不是在无的放矢地空喊。据揭露,学术腐败在南京大学十分严重。一名南大教授抄袭他人被举报,但学校硬是怕追究下去会影响学校论文的产量而把此事压了下去。(万伟:南京大学的学术腐败)。近有传闻,因抄袭剽窃而闻名天下的北大教授王铭铭有可能到南大落户。(张云坡、天正:南京大学引进“剽窃教授”引起风波)。最近一项针对包括南京大学等七所江苏高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近六成的大学生曾经在考试中作弊。(袁建阳:南京大学生诚信调查:一成常作弊逾五成作过弊)。还有就是,南京大学在全国炒得火热的“全球招聘”教授一事,最后却“走样”成了“低调图变”,这里面的原因,学术腐败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耙粪者:南京大学“低调图变”背后的“难言之隐”)。腐败到这种程度,还需要夸大吗?
  
  遗憾的是,虽然这些“低估派”在声势上占下风,但他们手中握有实权,在学术界占有很高的地位。而他们的权力和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又是在这个“社会转型期”或“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得到的。就自身利益而言,他们当然不会“高估”学术腐败的严重性。岂止是不会“高估”。实际上,我们至今很少看到现任大学校长、科技部高级官员、中国科学院正副院长等公开谈论、抨击学术腐败。恰恰相反,在学术腐败的重灾区,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学部、中国工程院,他们的领导几乎从来就不提学术腐败。在北大校长许智宏亲自担任站长的北大BBS,一些批判学术腐败的文章反复被删。(亦明:中国的人民网和北大的三角地)。在清华大学,由於一名教授履历作假被揭,全校开展了一场学术道德运动。但令人奇怪的是,这个运动是秘密进行的。(佚名:清华秘密开展学术道德运动)。为什么干正事、干好事还要偷偷摸摸的呢?因为这正事和好事是他们被迫干的,而他们害怕社会知道学术界的肮脏。
  
  目前,反学术腐败的舆论阵地主要有三个,一是由海外学者方舟子主持的《新语丝》网站(www.xys.org),一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杨玉圣主持的《学术批评网》 (www.acriticism.com),再一个就是由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何云峰建立的《好汉网》(www.heyunfeng.com)。(林蔚:上海师大教授叫板校园剽窃抄袭风)。由於种种原因,《新语丝》网站的影响要大得多。但是,《新语丝》网站被国内屏蔽,而中国科学院的院长曾亲自批示要封杀方舟子。[“科学时报更有院里的批示(远离这只狗,Lu院长说让他该做什么做什么,别整天瞎咬)”]。方舟子原定在2003年初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讲授科学道德课,但最后被不明不白地取消。[方舟子:反科学文化人和读者评论方舟子指控《探索与争鸣》诽谤(二)]。而杨玉圣“被权威报复,被帮闲忌恨,学术批评文章被斥为不具学术性,该评到手的职称迟迟不见”,至今仍旧评不上教授。(沙林:学术腐败形形色色--倒底是谁玷污了象牙塔;李彦春:杨玉圣:大刀向学术界的欺世盗名者砍去)。《好汉网》的命运也好不到哪里:门庭冷落不说,还遭到了黑客的袭击。(王小星:没迎来用户却招来黑客首家反剽窃网站遭冷落)。从这些决非个别的现象可以看出,尽管表面看来,反学术腐败势力似乎在打一场目标零散的游击战,他们面临的却是实力强大的正规军,而这个正规军却在向他们放黑枪。
  
  可以毫不含糊地说,在中国学术界的所有角落,任何领域,都可以找到、都可以发现学术腐败现象。实际上,在很多领域,学术腐败现象根本就不用去找,它会象茅厕里的熏天臭气一样扑鼻而来。有人说,在中国的学术界,你如果想要生存下去的话,你就必须拿出80%的精力放在人际关系上(佚名:学术腐败将毁灭科教兴国的梦想)。这“人际关系”到底是什么东西,还需要多说吗?更为恶劣的是,中国学术界的头面人物已经猖狂到了在光天化日之下,红嘴白牙地欺骗、愚弄政府和人民,其胆大妄为,其肆无忌惮,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他们凭什么?因为他们身后就是一个整体腐败的学术界。他们当仁不让地成为了腐败势力的代言人。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7: 催人泪下 “八千湘女嫁新疆” zt
2017: 美式民主真实面目:富人有、富人治、富
2016: 住美国老年公寓的中国老人 zt
2016: 黄安意外喊出国王没有穿新衣 zt
2015: 资中筠:解放后,知识分子是如何一步步
2015: 并轨刚要落实,咋又冒出了一个年金? z
2014: 对习总说的私房话传到网上了 z
2014: 求真相,文革中被宋彬彬迫害而惨死的北
2013: 从XX的帖子只能看出江胡是对立的,但XX
2013: 挖,一夜之间冒出很多无线电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