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bob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劝君莫谈陈寅恪
送交者:  2017年12月15日10:12:19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劝君莫谈陈寅恪

——陈寅恪,学术界公认的教授中的教授

易中天

 

一、不该热的热了起来

已故历史学家陈寅恪在辞世多年後忽然成了文化新闻的热点人物,似乎是一件没什么道理的事情。

史学不是显学,陈先生也不是文化明星、大众情人。没错,这些年文坛银屏上是有不少历史,而且上演得轰轰烈烈,风头十足,好像全国人民都有历史癖,也没患过健忘症似的。然而最走红的历史小说历史剧又是什么呢?《还珠格格》和《雍正王朝》。前者已自己坦言是戏说,後者则被史学界斥为歪说。历史在文艺作品中能不能戏说歪说,这是另一个问题(比如《西游记》就是戏说,《三国演义》则是歪说,或不乏歪说成分)。但戏说、歪说不等于实说、正说,总归是一个事实。它们和陈先生以及陈先生所治之史八杆子打不着,也是一个事实。所以,历史小说和历史剧走红,并不意味着历史学家也会走红,也该走红,何况那历史小说和历史剧还是戏说和歪说?事实上历史学家无论生前身後多半都是很寂寞的。唐长孺先生曾自撰墓志铭曰:生于吴,殁于楚,勤著述,终无补,说的大抵是实话。一个历史学家可能会因其学术成就而成为文化名人,却很难因此而成为热点人物。如果成了,那就一定有别的原因,比如吴晗。

陈寅恪也不同于其他一些文化人。他不是金庸,不曾写过从政治家、科学家到引车卖浆者流都人见人爱的新派武侠小说,也没那么多门徒和拥趸。他的著作,选题既很专门,文字也很古奥,感兴趣的人不多,看得懂的人也不多,感兴趣又看得懂的更是凤毛麟角,哪里会弄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他也不是余秋雨,不曾炮制过香喷喷甜津津有点嚼头,完了还能吹个泡泡文化口香糖,亦不曾发表过声讨盗版集团的《告全国人民书》。他的著作才不会被盗版呢!没有哪个小女生或小男生会去买《元白诗笺证》或《柳如是别传》。柳如是?柳如是是谁?是王菲吗?还是田震?陈寅恪又是谁?是汪国真、赵忠祥吗?

陈寅恪还不同于吴晗、梁漱溟。他不曾被指控为文艺黑帮的头子,在一夜之间成为全国上下口诛笔伐的对象。他也不曾在建国之初公然向伟大领袖叫板,以後又在批林批孔时公然对抗,宣称只批林,不批孔。陈寅恪的最後二十年,基本上是冷清寂寞默默无闻的。他甚至不同于钱钟书。钱先生和陈先生一样,也是学贯中西博通今古,也是淡泊名利不事张扬。他的《管锥编》、《谈艺录》,也没多少人看得懂。但钱先生毕竟写过《围城》呀!还被拍成了电视连续剧,还拍得挺成功。这就举国皆知,人人趋之若鹜了。那么,陈先生可曾与大众传媒缔结过良缘呢?没有。

所以我赞同骆玉明教授的说法:陈寅恪最不应该成为公众人物

然而最不应该成为的最终还是成为了。而且,还弄到了人人都拿他来附庸风雅,谁不说陈寅恪谁就狼心狗肺缺心眼儿的程度。至于这些说词究竟有多少符合历史事实,又有多少最得逝者之心,那就只有天晓得了。正所谓:身後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冷和热。最不该热的热了起来,就一定事出有因。

二、事出有因

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比如国内民众的关心,便多半带有好奇心理。的确,像陈寅恪这样可以公然不参加政治学习,不接受思想改造,不宗奉马列主义的知识分子,在五六十年代还真没几个。然而陈先生不但做到了,还基本上安然无恙。他这颗刺儿头不但没被剃掉,反倒是中共高层还对他关怀备至,礼遇有加。就连饮食起居这类生活小事,也有劳身为封疆大吏的陶铸亲于过问,又是送牛奶,又是派护士。在那个就连陈毅元帅都吃不到苹果的三年困难时期,陈家居然鸡鱼等肴馔甚美甚丰,让前来探视的老友吴宓感慨不已。这才真是怪了!于是人们就很想知道,陈寅恪这瞎老头受此优待,究竟凭的是什么?

疑团很快就因史料的披露而冰释。原来这陈寅恪并非等闲人物。他的祖父陈宝箴,未出道时就为曾国藩所器重,後来官居湖南巡抚,是戊戍变法时推行新政的风云人物。父亲陈三立(散原先生),早年和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一起,号称晚清四公子,晚岁则以诗文著称,被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评价为鲁迅之前中国近代文学成就最高者。在一个重血缘,重门第,重承传,重渊源的国度里,这已经足够让人肃然起敬了。何况陈寅恪本人也十分了得。他十二岁时就东渡日本,以後又游历欧美十数年,回国後与赫赫有名的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同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而1925年吴宓举荐他任此教席时他才三十五岁。他学问大得吓人,据说外语就懂十几门(也有说二三十种的)。名气也大得吓人,据说毛泽东访苏时,斯大林还专门问起。英国女王也曾来电问其健康。这些都让人啧啧称奇,哎呀连声。如此之多的光环加之于身,被推介给大众也就不足为奇。

但这些显然不是我们关心的。海外学人的关注则难免带有政治色彩。他们看到的是陈寅恪最後二十年生活的另一面:衰老病残,冷清寂寞,心情郁闷,晚景凄凉,最後被迫害致死,死不瞑目。对此,他们表现出强烈的不满、极大的愤慨和深深的惋惜,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也一样么!然而海外某些先生(如被李敖称之为国民党同路人的余英时),硬要有意无意地要把陈寅恪塑造成国民党政权的前朝遗老,认为他留居大陆後不久就後悔自己的选择,甚至对自己的晚节感到愧耻,为没有投奔台湾而悔恨终身,便未免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有些想当然甚至自作多情了。反倒是身为国民党台湾当局国防部长的俞大维,由于对陈寅恪知之甚深,其悼念文章便丝毫不从政治取向上着墨,因为原本不必多此一举么!

没错,陈寅恪在1949以後是不怎么积极合作,更不要说靠拢组织。他身为全国政协常委却从不进京,对思想改造之类的运动更是语多讥讽,能不理睬就一概不予理睬。但这只是他的独立立场所使然,与他对国共两党的爱憎好恶毫不相干。他要当真喜欢国民党,当初怎么不跟着到台湾去?事实上陈寅恪的心思是很明白的,那就是不论哪一个政府我也没有关系,只要是能够继续让研究古物。这话虽然是冼玉清说的,却很能代表陈寅恪的心声。早在谈到王国维之死时,陈寅恪即有非所论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的说法,他自己当然也不会囿于一党之恩怨,一府之兴亡。看来,准确的说法是:陈寅恪和国共两党都没有关系,也不想有什么关系。他只想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人,进行自己独立的学术研究。我们最好还是不要违背先生的心愿,把他扯进政治斗争中来。事实上正如《陈寅恪的最後二十年》一书作者陆键东所言,政治这个范畴,已难以覆盖陈寅恪的文化意蕴,也无法盛得下陈寅恪的人文世界

那么学术呢?陈寅恪在学术上的意义又如何?他的学问、学识、学养、学术水平和学术成就无疑是顶尖级和超一流的,要不怎么被称作教授中的教授(郑天挺语),公认为史学大师、文化巨匠、旷世奇才?早在二十世纪中叶,陈寅恪便已站在一个旁人难以企及的学术境界,其学术成就则涵盖了历史、宗教、语言、文化、文学诸领域,被视为一座丰富的文化矿藏。但学问大不等于成就大,成就大也不等于意义大。陈寅恪的学术意义究竟有多大,我可没有资格来妄说,而且也认为并不重要。因为陈先生的学术意义再大,也构不成他成为热点人物的原因。史学毕竟不是显学么!对柳如是、再生缘感兴趣的人想必也不会太多。这些课题,和我们又有什么相干,犯得着大家都来过问?

陈寅恪如果有意义,那意义一定是超学科甚至超学术的。上海学者夏中义就持这种观点。他认为陈寅恪的意义不在具体的学问、学术,而在学统。所谓学统,也就是一种把学术作为生命意义来追求的学人传统。这玩艺,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先天便很缺失,直到乾嘉学派那里才算有了点眉目,再到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时才算理清了思路。但竖看百年中国学术史,从晚清、民国到共和国,能真正自觉地用生命去践履,并使自身化为学统之链所以历代未绝的悲怆一环者,那真是舍陈寅恪而其谁(《九谒先哲书》)!也就是说,正是由于陈寅恪认准了这一条道儿走到黑,那个来之不易又命若游丝的现代学统,才总算没有断了香火。

这当然比只谈学问深刻多了,但仍然可疑。可疑之处就在于,如果那学统并无意义或失去了意义,还要不要坚持?如果我们有了意义更为重大的事情,这学统可不可以放弃?依我看,那个学统既然是乾嘉学派和梁启超他们搞出来的,又只有百把年历史,不坚持也罢,天塌不下来;而陈寅恪的一些弟子门生(比如汪籛)之所以和先生分手,则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建设新中国,解放全人类,显然比坚持什么学统意义重大得多。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谈陈寅恪?

三、孤傲怪僻之谜

读《陈寅恪的最後二十年》,常常会有倒吸一口冷气的感觉。 尽管陈寅恪的故事在那个时代远不是最触目惊心的,也尽管该书作者陆键东尽量用了一种平实的史笔来讲述那发生的一切,但还是看得我惊心动魄,而印象最深者,除陈寅恪的清高自负外,就是他的孤傲与倔强,骨气与胆量。

他真敢!1953年,中共中央历史研究委员会决定在中国科学院设立三个历史研究所(上古、中古、近代),拟请陈寅恪任二所(中古所)所长,他开出的条件居然是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而且,不止我一人要如此,我要全部的人都如此。这还不算。他还要毛泽东或刘少奇给他开证明,以作挡箭牌。如果只是他陈寅恪一个人或中古所搞点特殊化倒也罢了,他还说最高当局也应该和我有同样的看法,应从我说。这就实际上是要全国学术界都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了,岂非存心逆历史潮流而动?以草间布衣一介书生,而公然要求最高当局也听他的话,从他之说,此等狂妄,岂非空前绝後胆大包天?

他也真做得出!系里组织拜年,被他拒之门外;北国政要来访,也被多次挡驾。拒人千里之外,已是悖乎常情,何况被拒者竟是赫赫有名炙手可热的康生康大人?虽然对康生的拒绝是有礼貌的,理由也还说得过去:陈先生病了,正在卧床休息。但当真愿意一见,也还是可以见一见的,至少可以在病榻上敷衍一下。然而无论学校办公室的人如何动员,陈寅恪就是不见!不见康生,也不见别的人。不见也就罢了,他还要赋诗云:闭户高眼辞贺客,任他嗤笑任他嗔,直弄到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的地步。

是陈寅恪不喜交往不近人情吗?不是。陈寅恪也是有交往的。他交往的人,不但有校长(如陈序经)、教授(如冼玉清),还有护士、伶人、工友。被一般人认为不好接触脾气大的陈寅恪,对老校工梁彬却十分客气热情,信任有加,不但称他为彬叔,还让他参与一些家事。陈寅恪并不是性格乖僻之人。

那么,是陈寅恪讨厌政治,或如董每戡所言,是书生都有嶙嶒骨,最重交情最厌官吗?好像也不是。陈寅恪也不是所有的官都不见,所有的官都不交。他和傅斯年的关系就很好,和胡适的关系也不错,而胡适可是做过的,傅斯年更是一生效忠国民党,且死而後已。这里也无关乎国共两党之争。因为陈寅恪也和许多共产党高级干部有交往甚至有交情,或在内心深处敬重他们,比如陈毅、陶铸、杜国庠、冯乃超。

也许,陈寅恪夫人唐篔对冯乃超的评价多少能透露出一点消息。唐篔说:冯副校长虽是个老党员,但倒是个念书的。也就是说,是不是党员或官员,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都不要紧,要紧的是读不读书,或是不是读书人。胡适是,傅斯年是,郭沫若、胡乔木、周扬也是,游走于国共官学之间的章士钊当然更是。陈毅和陶铸虽然不是学人或严格意义上的读书人,却也是有知识有文化有学问有才华的儒将,而且尊重知识和学术。由是之故,他们也得到了陈寅恪的尊重。

但分寸还是有所不同。除身为一方父母的陶铸外,共产党这边,最受陈寅恪欢迎敬重的是陈毅。他得到的情感回报是肃然起敬。次为杜国庠。他得到的回报是道不同然相知高谊仍在。胡乔木也不错。他得到了中国传统为师者的那一份慈爱。郭沫若的情况比较微妙。毕竟双方都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人,也都不是等闲之辈。然而一个是马列主义史学的代表,一个是资产阶级史学的重镇,针锋相对水火不容又都风流儒雅德高望重,也就只能寒喧多于交流,在谈笑风生的背後仍是格格不入了。郭对此其实也有清醒的认识,谓之壬水庚金龙虎斗,郭聋陈瞽马牛风,虽是笑话,却有深意存焉。

不过郭沫若这个戏言的水平之高,却也不能不令人叹服。郭属龙,陈属虎,两人又观点相左,当然是龙虎斗。郭耳聋,陈目盲,两人又立场不同,当然是马牛风。但如此之巧对工对绝对,大约也只有郭沫若才想得出。故龙争虎斗唇枪舌剑之余,也未尝没有惺惺相惜。尽管十年以後,郭沫若还是在其新著《李白与杜甫》中对早已含冤去世并无还手之力的陈寅恪杀了个回马枪。

最惨的是康生,他吃了闭门羹。康生其实也应该算是读书人的。他是毛泽东身边的大秀才,读过很多书,文笔极好,书画俱佳,艺术品位也很高,而他的大奸大恶在当时还尚未暴露无遗,或不为外人所知。无论从哪方面(政治地位或文化修养)讲,他都应该见得着陈寅恪的,却被拒之门外。1949年以後,康生哪碰过这种软钉子?于是他就来了个软着陆,只用轻飘飘两句话,就让《论再生缘》的出版几乎成了永无期日的事情。

比康生待遇稍好一点的是周扬。周扬本来也是要吃闭门羹的,只是因为看陈序经的面子,不想让陈序经太为难,陈寅恪才勉强答应见周扬。但周扬在中山大学东南区一号二楼上显然没吃到什么好果子。陈寅恪的态度是挑战式的,而一向辩才无碍的周扬则显得底气不足,几无招架之功。尽管如此,回到招待所後,周扬仍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因为他总算见了陈寅恪一面。当然,他对陈寅恪的感觉也和许多人一样:有点怪

比康生更惨的是某些学人。他们遭到了陈寅恪的讥讽甚至痛骂。早在1952年,陈寅恪就写诗讽刺他的那些北国同仁,还特地把这首诗寄给北京大学教授邓之诚:八股文章试帖诗,尊朱颂圣有成规。白头学究心私喜,眉样当年又入时。这显然是讽刺从1949年到1952年短短三年间,学人们纷纷弃旧迎新弃暗投明,放弃轻车熟路的旧研究方法,生吞活剥马列主义,炮制新八股。其中,便不乏年事甚高者,比如辅仁大学校长、历史学家陈垣,1949年时六十九岁,当然是白头学究了。1953年底,陈寅恪又当着汪籛的面,连续两天怒骂那些加入了民主党派的朋友,称之为无气节可耻,喻之为自投罗网。据说,陈寅恪大动肝火,恣意评点人物,怒说前因後果,极其痛快淋漓

看来,陈寅恪对所谓时尚,所谓新学,已是积怨甚深,对那些一心想要眉样入时读书人,也到了深恶痛绝的地步。这就决不只是什么个性孤傲、性格怪僻了。

四、人品与气节

陈寅恪的这种态度很容易被人误认为是反对现政权,反对共产党,反对马列主义。其实不然。倘若如此,他为什么不去香港、台湾,为什么同意担任全国政协常委,为什么还要和杜国庠、冯乃超这些共产党人交往?他甚至也不是什么社会活动都不参加。195453日的敬老尊师座谈会他就参加了,还戴了大红花,这也是一种时俗么!怎么并无反感,反倒欣然?

这里面一定还有更深一层的原因。

陈寅恪的政治态度一直是个谜。他好像谁都看不惯。袁世凯当大总统,他讥为巴黎选美:花王哪用家天下,占尽残春也自雄;张群组阁,他讥为妓女作秀:催妆青女羞还却,隔雨红楼冷不禁;国民党长江防线失守,他也幸灾乐祸:楼台七宝倏成灰,天堑长江安在哉。但如果你认为这是因为向往新中国,或是怀念旧王朝,恐怕就错了。他在回忆洪宪称帝一事时说,当时不少文人都对袁某人极尽歌功颂德之能事,让他深为道德的沦丧而痛心。至如国体之为君主抑或民主,则尚为其次者。君主还是民主,这在许多人看来是至关重要必须力争的,而陈寅恪以为其次。那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

是道德,是人品,是气节。

19645月,陈寅恪向自己晚年最知心的弟子蒋天枢托以後事,并写下了带有遗嘱性质的《赠蒋秉南序》一文。在这篇不足千字的短文里,陈寅恪称自己虽奔走东西洋数万里终无所成,现在又奄奄垂死,将就木矣,但也有足以骄傲自豪者,那就是:默念平生固未尝侮食自矜,曲学阿世,似可告慰友朋。也就是说,他陈寅恪一生之最为看重者,不但不是金钱地位,甚至也不是知识学问,而是人品与气节。

事实上陈寅恪愿意与之交往或表示敬重的,不论是国民党共产党,还是无党无派,都是人品极好的人。陈毅,光明磊落,直率坦诚;傅斯年,为人正直,疾恶如仇;刘节,秉性梗直,宁折不弯;冼玉清,一生清白,遗世独立。有意思的是,他们还多半都有些脾气。比如陈序经为人是很谦和优容的,但当有关当局强迫他加入国民党时,他把乌纱帽掼在桌子上:如果一定要我参加国民党,我就不做这个院长。又比如杜国庠一生为人宽厚平和,但面对极左思潮也会拍案而起,气愤地表示批判陈寅恪批得太过分!因此他们也都往往会做傻事,说蠢话。比如刘节就曾在1958大放厥词:什么大跃进人人意气风发,一起发疯倒是真!这种逆言也是说得的?但他实在忍不住。

当然,他们也多半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没有好下场是明摆着的,甚至是他们自找的。文化大革命中,刘节听说造反派要批斗陈寅恪,竟奋然表示愿意替代陈先生上台挨斗,并视为一种荣耀。如此不识好歹”“自讨苦吃,如此螳臂挡车”“以卵击石,还能有什么好结果?然而,明知没有任何好处,同时也于事无补,他们却偏偏还要做。也正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品质的高贵。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陈寅恪吾道不孤!然而陈寅恪作为一个历史学家,还有更深的想法。在1950年正式刊行的《元白诗笺证稿》一书中,他谈到这样一个历史惯例:但凡新旧交替之时,总有人占便宜,也总有人吃大亏。那些乖巧的小人,往往富贵荣显,身泰名遂;而那些刻板的君子,则常感受苦痛,终于消灭而後已。为什么呢?就因为其时新旧道德标准和新旧社会风气并存杂用,有的人善于利用形势适应环境,而有的人则无此乖巧而已。显然,陈寅恪是把自己的某些老朋友,看作了乖巧的小人

于是我们大体上清楚了。为什么陈寅恪对杜国庠那样和自己道不相同的共产党人信任敬重,对某些先前的同道反倒蔑视而戒备?就因为前者气节不亏。陈寅恪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他当然不会不知道在那个时代,坚持马列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要担怎样的风险。那是要掉脑袋的!所以,新中国成立以後,他们大讲马列主义,就不但可以理解,而且也理所应当。他们本来就是马克思主义者么!

那些眉样入时白头学究们却原本不是。不是当然也可以变成,但要看怎么个变法,以及为什么要变。如果是自己通过学习研究,改变了观点,倒也理属正常,无可厚非。然而一夜之间毫无思考,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便很可疑。在陈寅恪看来,这不是降身辱志,便是投机取巧。但不论何种情况,都是变节。气节一亏,则其人不可取矣!

事实证明,陈寅恪的看法并不完全正确。1949年以後,中国学人的改变立场观点,宗奉马列主义,有的是曲学阿世,有的不是。汪籛就不是。他属于心悦诚服的那一类。否则,当他自告奋勇充任说客,南下广州请老师进京时,就不会那么天真了。汪籛碰壁五羊城以後,受到不少埋怨。比他年长的其他陈门弟子都认为他不该用官腔和先生说话,更不该惹老师生气,甚至有人痛斥他不知天高地厚。这实在是冤哉枉也!汪籛对恩师的敬仰和感激是终其一生的。正因为感恩戴德,他才会那样说话。因为他对马列主义的服膺是真诚的。事实上在汪籛的学术研究中,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陈寅恪的治史方法浑然天成,了无陈寅恪所痛恨的贴标签的痕迹,文风新颖,令人耳目一新。这难道不是好事?正因为此,汪籛和陈寅恪谈话时,才会充满了时俗的口吻。在他看来,弟子发现了宝藏取得了真经而不与先生分享,那才是不道德。(爱因斯坦不承认量子力学思路来自他那篇获诺贝尔奖的论文。马赫也不承认相对论思路和量子论来自他的哲学。)

历史的悲剧或悲剧性也正在这里。汪籛和陈寅恪都是真诚的,道德的,而双方的格格不入却一至于此。一个要革命,一个要守节

【马悲鸣】:自从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以後,历代儒生给自己定了许多古怪的禁忌。比如王夫之(船山先生)出门必须打伞穿木屐,义不戴大清国的天,不踩大清国的地;入清之後肯定没晒过太阳。两广总督叶名琛被英军俘虏,押往加尔各答囚禁。叶总督自带粮食。英国人奇怪,俘虏由押送方负责食物供应是天经地义的事。叶名琛在自带的粮食吃完後,绝食自尽;——义不食英粟。章太炎弟子黄侃入上海租界不夜宿。还有过香港不夜宿的。大清亡于民国,身为公卿之後的陈寅恪端是不能追随国民党去台湾,也不能在香港过夜。作为蒋介石下令胡适抢救的文人学者之一的陈寅恪从北京下南京,再下到广州就无路可走了。余英时说他:没有投奔台湾而悔恨终身真是瞎掰。

0%(0)
0%(0)
  人都有缺点 - 九阴假经 12/16/17 (159)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6: 台湾究竟是谁的阿喀琉斯之踵?zt
2016: 揭开美国“中国人权捍卫者”面目 靠“特
2015: 伟大的中国,发明创造世界第一
2015: 徐明死亡揭发薄案、依法治国与反贪腐内
2014: 神的经营计划
2014: 习大大进村了 zt
2013: 朝官媒:李雪主陪金正恩露面
2013: 联合国谴责朝鲜处决张成泽 凸显其肆意妄
2012: 离末日还有7天,这7天大家都怎么安排的
2012: 到隔壁试了一下,居然刑满释放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