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bob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阴谋论大揭秘:特朗普“通俄门”的来龙去脉 欲加之罪
送交者:  2017年07月26日22:54:07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阴谋论大揭秘:特朗普“通俄门”的来龙去脉

朱东法   2017-07-26 12:25      

                                                                                       

1497610709

漫画《寻找证据》/维塔利·博德维茨基(画中人物台词为:“找到俄罗斯人了吗?”“还没,你呢?”“到其他地方找找,见鬼!”)

 【本文原载俄新社,作者为维克多·马拉霍夫斯基,朱东法译】

就在所谓特朗普“通俄门”丑闻发酵并经过一番旷日持久的调查之后,美国《新闻周刊》史无前例地删除了库尔特·艾汉瓦尔特(美国记者)两篇很火的文章,这两篇文章向公众揭发了特朗普和俄罗斯的“阴谋”。

如果这两篇文章只是在叙述故事的话,那它将极具辛辣的讽刺喜剧效果,因为它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现代媒体大战。

首先,在去年美国总统大选进行得如火如荼时,“维基解密”对希拉里的爆料在互联网上流传开来。

随后事件迅速发酵。俄罗斯卫星网美国部的编辑在自己文章中引用了一段公布在“维基解密”推特上的引文,但却搞错了该引文的作者。20分钟后他意识到错误并删除了文章,但为时已晚。

巧合的是,就在这之后不久,特朗普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也援引了这段很火的推文。很快,引文的原作者便发现了特朗普跟俄罗斯卫星网一模一样的援引。

对此,《新闻周刊》并没有去调查引发集体错误的“维基解密”上的推特原文,而是立即声称“俄罗斯通讯社”和候选人特朗普的同步很显然完全是一场阴谋。

如果特朗普和卫星网写得一模一样,那就意味着特朗普正被俄罗斯新闻社牵着鼻子走。那么,俄罗斯新闻社——虽然这只是天方夜谭——的背后就站着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机构:俄联邦安全局,即以前的克格勃。这样一来,已经可以盖棺定论了:特朗普是克里姆林宫手中一个羸弱的傀儡!

一般而言,在一份最具权威性的美国周刊上就一个话题刊登两篇文章足已让结论具有权威性了。

已离任的前卫星网编辑将《新闻周刊》告上法庭,但最终经过半年谈判协商双方决定进行庭外和解。其中包括,要求该出版物删除有关特朗普和为普京服务的通讯社之间存在暧昧关系的文章。

换句话说,我们刚刚见识了这些所谓“有关特朗普和俄罗斯暧昧关系的众多证据”的来龙去脉。我们也同样理解了什么叫做“俄罗斯以一国之力干预美国大选已是铁证如山”,什么叫做“这些证据具有机密性,不容妄加评议”,什么叫做“证据都带有电子指纹,它们均一致指向俄罗斯的干涉行径”。

事实上,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这一切指控的背后可能都是大写的子虚乌有,就像一个被空气吹起来的大气泡,里面空空如也。在美国竞争型文化催生下的信息大战背景下,极具现实性的标题、文段、分析议论文以及历史杂文铺天盖地层出不穷,不久这些信口雌黄的新闻便可能会从一些揭秘网站上蒸发,但雁过留痕,为时已晚:建立在马虎基础上的不负责任的揭秘已对社会造成了影响。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非常矛盾的奇怪现象--就像一个越滚越大的雪球:刚开始,对俄罗斯的指责只是由于特朗普个人的行为。之后,便开始把民主党的失利、希拉里阵营的丢盔弃甲都赖到俄罗斯头上。再接着,在特朗普出乎意料地当选后,社会舆论炸了锅,那群阴谋论者便一改之前的束手束脚,大肆借机发作起来。随着所谓“证实暧昧关系的证据纷至沓来”,人们已无法阻止阴谋的大雪球越滚越大了。因为社会舆论已形成,根据民调显示,“大部分美国人都相信俄罗斯干预了美国大选”。

试问,如果大部分美国人都相信某件事,难道这件事不会成为一个真理性的事实吗?

所以,类似美国《新闻周刊》具有的那种敏锐的新闻洞察力,我们还是少提倡为好。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6: 中国“爱国人士”都不是知识分子 zt
2016: 毕加索的画好在哪里? zt
2015: 从最新全球港口吞吐量排名看航运自由与
2015: 为什么说抗日战争共产党的功绩比国民党
2014: 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对中国人的评价,耐
2014: 中日甲午战争120年感言 zt
2013: 网左都是键盘手,不过是口头革命派。
2013: 薄熙来的审判标志着共产党的消亡
2012: 薄谷开来、张晓军故意杀人案在合肥提起
2012: 要法治不要人治,言论自由,新闻自由,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