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bob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产能不过剩,是整体经济思路错了
送交者:  2017年06月05日18:24:53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孔祥凯:产能不过剩,是整体经济思路错了
点击:572  作者:孔祥凯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17-06-05 14:48:24

 

 1.webp (14).jpg

 

  企业的目的是利润,要钱不要物,希望产品销售的越多越好,零库存最好;国家的目的是物质财富的积累,要物不要钱,把货币转化为物质财富,积累越多越好。这是两个截然相反的过程,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其中,人既是劳动者同时也是消费者。

 

  现在,政府不以物质财富的积累为目的来看国家经济,哪能水到渠成?

 

  迷茫于蜿蜒的河流,却忘了大海就是河流的尽头。

 

  钢铁、水泥等工业只是经济活动的过程,衣食住行医才是经济活动的最终结果。

 

  衣、食、医积累性不强,有保质期;住房,现在都需要政府帮助消化了,咱先不说。

 

  行,包含公路、铁路、机场、汽车、火车、飞机。除了汽车是民用外,其他不就是铁公基了嘛。

 

  既然住房建设趋停,铁公基就是目前整个经济的下游终端产品。下游铁公基缩小建设,中游产品自然过剩了。铁公基积累性强,是公共财富,建成后可使用几十年或更长。就像家长要求孩子做一顿饭就给一元钱买糖吃一样,这顿饭就是铁公基,糖就是住房或汽车或其他生活用品,这一元钱就是劳动者的收入。建设铁公基既多出物质财富,劳动者也有了收入,自然会买房买车,去了住房库存,当然化解了产能过剩。

 

  而目前不是老百姓不消费,是没有钱!政府不能发钱给老百姓,这样不产生物质财富。建设铁公基把钢材、水泥等建材加工成最终财富,国家也把货币以劳动性收入转移给老百姓。

 

  基础设施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结晶、成果、积累。绝不是刺激,它是进入发达国家的充分必要条件。

 

  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开放下游、大力建设铁公基是根本。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是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经济结构转型的,而我国人均高速公路拥有量大约只是美国的三分之一。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大多数工业经济的结果,也是目的。即使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产品最终也是为了建设基础设施。(飞机、动车也是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开放下游是根本。大力建设铁公基可化解产能过剩、并能迅速进入发达国家。

 

  凯恩斯认为建设公共工程可以刺激经济发展,带动消费,是刺激;而我发现建设铁公基类公共工程是必由之路,现阶段是进入发达国家的充分必要条件。

 

  决策者学习凯恩斯,过分看重于因为是“刺激”所以不进行配套于生产能力的铁公基建设。

 

  工业就是是生产,而生产的目的是什么?是——消费!投资铁公基是政府代表全民出资(全民消费使用),同时增加了固定式的物质财富(铁公基),过剩产能也有了下游。

 

  现在中央的担心是,过多投入铁公基,财政收入少了,铁公基又不产生利润,还需要维护费用。问题就在这里,一切物质财富都是劳动创造的,不是钱,钱只是媒介。

 

  (1)投入多少铁公基就增加多少物质财富,就有多少钱以劳动性收入转移到劳动者手中;劳动者就有多少钱进行消费(住房,汽车等)。这个过程就有了新的税收,这就利润。

 

  (2)投入多少铁公基就有多少上游产能可以生产,就能化解多少产能,这个过程还有税收。

 

  (3)投入多少铁公基就会增加多少不可转移的物质财富,就需要增加一定比例的货币投放(货币银行学),否则将通货紧缩。

 

  (1)(2)(3)新增的税收和新发的货币是一定超过先前投入铁公基的财政收入。这样投入铁公基(释放产能),增加财富,劳动者有收入,增加消费(住房、汽车),良性循环。

 

  现在是铁公基的建设量严重不够,与国家现有生产能力远不配套。就像一头小奶牛每天能产奶5公斤,现在已长成大奶牛,每天能产奶10公斤,但主人只允许每天给奶牛挤奶5公斤,而牛奶自己不能流出来(国家不审批),您说奶牛能不生病吗?憋得呀!

 

  还有几点想法,一起说说。

 

  一、实体经济具体是什么?

 

1.webp (15).jpg
 

  大家每天都在说实体经济,也都懂“金融不产生财富,只有实体经济才可以”,也知道实体经济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可是到底什么是实体经济呢,大家会想是生产钢铁、水泥的等等工厂吧! 那就生产吧,大量储存国家不是财富增加了吗,怎么会过剩呢?

 

  举个例子,小麦是财富,它不能直接食用,加工成面包就能。说明小麦只是食物链条的过程,不是终端。终端就是不需要再加工可为人类直接服务的物品。面包就是终端。假如不生产或少生产面包等面食,小麦是不是也会过剩呢?

 

  实体经济就是能直接为人类服务的工农业终端产品。现阶段,实体经济主要就是铁公基。

 

  钢材、水泥也是过程,它们的下游终端主要是钢筋混凝土产品(铁路、公路、基础设施、住房)。过剩是因为住房建设大幅减少,铁路、公路、基础设施没有相应增加。把流水线下游的阀门关小了,能不过剩吗?

 

  当然,煤炭,有色、运输、重工、石化、贸易也是其中一环,各级销售人员的住宿、饮食自然以差旅费计入了成本,电脑、空调、打印机、办公用品、广告费、招待费等也是各级产品的成本,也就是说终端铁公基的建设成本就包含了上游产品全部成本。

 

  二、目前经济是历史最好时期;铁公基的建设速度就是国家的发展速度

 

  2008年,大力投资铁公基就有产能不足的制约,全面推高了经济链上游产品的价格,丰厚的利润吸引大量企业投入产能性建设。2011年7.23高铁事故后,大规模停建高铁,成了终端建设缩减的转折。而产能性建设本身就消化大量产能,产能过剩没有显现。

 

  当前局面是生产能力快速增大,而终端产品建设没有相应增加还有缩小的结果。

 

  财政收入相当于每个企业交给政府的份子钱,委托政府用来办单个企业或多个企业实力办不到的、公共的事,那会是什么是呢?我想就是铁公基了。

 

  产能过剩是当前最大的优势(非劣势),富足的财政收入是其他国家所期望而没有的。这两大优势正确应用,将使中国迅速跨入发达国家。就是用财政收入把产能过剩快速释放在国内。突破后将会迅速根本改变现有经济格局。将不再有把钢材等初级产品出口到国外,留下污染的问题。劳动力成本高也是优势,也是最终结果,它是产业升级的推动力。

 

  产能盘活后迅速加大环保力度,在企业盈利时加大环保阻力小,产品不够可从国外进口,引进国外的物质财富为我所用,同时消化巨量外汇。现在世界各国都希望中国大量进口,如果用铁公基来拉动经济,既化解了我国当前矛盾,也支持了世界经济,世界人民为我建设,众望所归。中国不仅增加了不可移动的物质财富,劳动者也等额的增加了劳动性收入。有了收入自然就形成了消费。首选住房、汽车。

 

  有人担心铁公基投资后国家没钱了,本身不能盈利还需要增加维修费用。直接、间接增加的税收就是盈利。

 

  货币银行学指出,物质财富增加后,应相应比例的增加货币投放量。否则将通货紧缩。

 

  铁公基建设后,直接、间接增加的税收和新增的货币还可以投入铁公基。

急!如果现在不尽快释放产能,3、4年后,部分产能就会消亡了,以后重启费用大、行动慢、成本高周期长,白白浪费资源、建设时间,更重要的是浪费了劳动力。

 

  三、物质财富是用劳动创造的,不是钱创造的。

 

  钱只是媒介,或者说是引导劳动者定向劳动的工具。就像铁路,它建设完成就需要一定量的钢材、水泥、等建材,还需要工程机械,最后是劳动力。这是直接看到的,其实分解开看钢材,工人开采矿石,再用钢炉把矿石生成钢材,还有人问钢炉怎么来的?钢炉是钢材用劳动造成的,那么在钢材生产过程中各种机器设备、煤炭、电力、油料、饮食、运输等都是劳动生产而来。这样,铁路归根结底都是由劳动将自然物资生产而来。

    

  四、钱是政府印制的,政府是怎样把钱转移到人民手中的?

 

  就是通过国家建设铁公基,以劳动性收入转移给劳动者,再通过物质交换流通开的。改革开放后一直就是这样过来的。

 

  是否也可以建设住房、生产汽车然后分配给劳动者?那是苏联模式。我们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铁公基就有了劳动性收入,买去吧,房地产公司和汽车公司总有一款自己喜欢的。

 

  家庭有钱后会买房、买车,但不会去主动建设铁公基,因为他们认为那是国家的事。

    

  五、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是政府把财政收入做了高福利,它只是以货币的形式进行了资产再分配,并没有创造物质财富,更不能形成有效的终端产品积累,即铁公基。从普通人的心理上来说,购房买车是其理想,至于公路、铁路、基础设施是政府的事。如果将财政收入进行了铁公基的投入,既增加了固定式的物质财富,同时还等额的以劳动性收入还给了劳动者,生产过程还会有新的财政收入。

 

  现在听说有地方政府买一套房补助80万元的事,这就是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一种做法,过程本身没有产生财富,只是财富发生了转移,政府少了80万元财政收入。

 

  六、铁公基是现有产能最大的终端。建设铁公基是刚性需求非经济刺激,它是当前科技条件下国家走向发达的充分必要条件。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发达国家的必要条件。

 

  发达国家是把最耗产能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几十年不需要大规模建设,只需要耗费少量人力物力来维护,产能主要为衣、食服务,大马拉小车,哪能不清闲。好比家庭把住房和汽车全款买下后,几代人不需要奋力,挣下钱还不是只管玩了。不需要建设,初级产能(过剩)自然退出,污染大幅减少。“雾都”伦敦也早已蓝天、白云、绿草地了,这就是发达国家。(我小时候课本中,伦敦还是雾都,也就常年雾霾吧)

 

   七、降税;

 

  目前有人提到降税,降税的结果会是两个,(一)是财政收入降低,也就是说降多少税,财政收入相应的减少多少。(国家投入能力降低,再分配能力降低);(二)是各级产品价格会降低(促进了出口,相当于降税补贴了外国人,但会维持出口企业的就业)。

 

  八、外汇储备与人民币国际化;

 

  对于外汇储备,加大对非美国家的投资,从经济上讲,只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并没有釜底抽薪从根本上改变。

 

  人民币国际化后,随着人民币的走出去必将换来外国的等额物质财富进入国内,为我国增加了等额的物质财富。但在目前产能过剩,急于低价大量出口基础材料的情况下,会吸而不纳、获而不得,就像已满的水缸,别人给它添多少水都会溢出去,流入的物质财富还会换个马甲出口到国外,再次形成外汇储备。除非大量储备贵金属。

 

  九、中西部的落后本质是基础设施的落后;

 

  原因,东部基础设施和产能建设早,西部建设大量的使用了东部的产能;而税收大部分在产能上,则东部获得了大量财政收入,自然基础设施再投入更大,产能也扩展更快,东西部差距越来越大。这也是发达省份内部也有发达和落后地区的原因。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对国家来说,基础设施就是皮,家庭住房、车就是毛;对家庭,毛坯房、车是皮,装修材料是毛。

 

  整个地区的富裕是建立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基础之上。落后地区的居民不能靠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电脑进入小康的,因为这是毛;是要建立在现代化住房(皮)之上,更要建立在优质的(铁公基)公共的基础设施之上。

    

  十、城乡人口转移已到临界点。大城市空气和水的自然循环净化能力已过极限。

 

  城市病,大城市才有,说明问题在“大”,当然应从治“大”上入手。城市病的根本是人多,再是集中,三是摊子大。车是富裕生活的标配,城市之大远不及车之多。

 

  空气和食物一样同等重要,都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食物入胃,空气入肺。人们对空气的认知度会与日俱增,对新鲜空气的追求将来会迫不及待。

 

  现在城乡人口转移已到临界点,大城市市民农村居住已暗流涌动。

 

  发达国家之美,并不是高楼大厦,是蓝天、白云、草地、别墅。

 

  大力建设县-市级地域铁公基,是当前之要,它可辐射到乡镇。因为城市规模小,城外的自然循环净化能力能渗透到城市中心,空气好,绿地多。基础设施建设好后,会有很多大城市人口转移过来。一个村庄其实就是一个别墅群,城市人觉醒后会垂涎的。

 

  很多人向大城市转移,基础设施是其次,最主要是因为大城市有教育和医疗两个优质的、集中的资源。

 

  大城市人口的疏散也需适时推出,因为市民的转移,将会从自发到自觉。

 

  逐步扩散大城市的教育和医疗的人才到小城市就能达到转移人口的效果,也为小城市带来活力。

 

  十一、养老金缺口是经济高速发展中主要用现金储备的结果。

 

  当年的劳动以货币来保存,货币早已今非昔比,自然不足;当年以摩托车养老,而今已是汽车年代,当然捉襟见肘。养老金可以建设高速公路、高铁来保值,以立法长期收费来增值养老金。

 

  十二、国际原油价格下跌是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原油生产能力急速扩大,而下游需求没有快速增加还有缩小之势造成;就像煤炭、铁矿一样。

 

  现在的中国就像青壮年,只要把力用在建设上,宏图将成;目前财政收入最好,就是国家的钱,只要把钱用在车头上,车则快速前行。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5: 一个淫乱的民族必定走向灭亡
2015: 高水平评论:是谁选择了习近平来当替死
2014: 袁腾飞发表的这条微博 毛左总该满意了吧
2014: 中国捍卫自己的海权为什么有华人不爽?
2013: 右派除了每年发一通月经帖,根本不敢支
2013: 李北方在高校讲课:南方系公知为什么成
2012: 隆重纪念23年前为国捐躯的共和国卫士们
2012: 五四运动军警的反应--对学生恭敬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