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bob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生与死的较量 zt
送交者:  2016年03月11日09:16:17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梦笛

   死对生说"你到我这里吧!这里没有痛苦与烦恼,没有争斗与嫉妒;只有永恒与快乐,只有宁静与自由"。生则对死说:“我不怕痛苦与烦恼,它们使我变得成熟与坚强,它使我领悟人生的真谛;我不在乎被束缚,因为我留恋亲情与友情,因为我不忍生离与死别”。上帝见他们争论不休,上去劝说:“你们都不用争,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要刻意地求死,也不要苟且地偷生,顺其自然,该来时就会来。况且生与死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不过是分子的分解与重组,不过是从一种形式转为另一种形式”。自古以来,生与死的话题,一直都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也将伴随着人类直到永远。而每一个求生与求死的故事因此也成为了文学作品的素材和茶余饭后的谈资。究竟为什么有些人求生?有些人却求死?他们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玄机?从心理分析学的角度去看,生与死的较量究竟导致什么样的结果?我们从中能得到什么样的启迪?


   这几个月来,生与死的话题也一直萦绕着我,也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因为看到身边的一些人因为各种的原因而徘徊在痛苦的边缘,有的甚至选择了轻生。开学没多久,女儿就告诉我,她的好几位高中的朋友有轻生的念头,而其中的一位终于选择了死亡。这件事让女儿痛苦不已。这也让我对死亡有了另一种的认识,并对死者有了更多的同情和理解。其实一个过着幸福生活的人永远也无法理解一个人为何要选择死亡,就如一个 濒临死亡的人永远也无法体会快乐人生是啥滋味一样。 近年来,由于有一段时间曾经担任college counselor和写作的原因,  我得以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并与他们进行深入的交流。我深深的体会到,在当今这个充满欲望与竞争的社会,不少人为了生存,为了过上一个体面的生活,为了所谓的成功,身心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有些人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而社会结构和人的思维的越来越来杂也使到家庭关系比起上一代人要复杂的多,这也增加了人们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 但是,缺乏心理学,医学方面的知识又使到人们在遇到各种的问题时候不知道如何应对,从而造成了家庭和社会悲剧的发生,例如青少年自杀的事件。为了能够帮助身边的这些人,几年前我开始对心理学,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业余从事心理学的学习与研究。而心理学领域的大师们如:威廉.詹姆斯、佛洛伊德、荣格、肯恩.威尔伯等也成了我的领航人。他们的理论也让我茅塞顿开,让我对身边的各种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被认为是心理学领域的爱因斯坦的肯恩.威尔伯那具有前瞻性的思想让我在心理学探索的道路上大胆前行,也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向快乐与智慧的大门。特别是他的“意识光谱“的理论让我在这纷乱复杂的意识领域找到了理论依据。肯恩认为:可以把人的意识描述为电磁光谱。那些不同领域的意识研究者,比如那些被认为是“东方“或者”西方“的研究者,其实是在研究同一意识光谱里不同段落和频率的意识。但因为他们使用的语言工具、方法论、逻辑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它们之间的交流就变得越发的困难。但是,很多”东方”和“西方“的研究者并不意识到这一点。每个研究者在研究同一意识光谱里的某一个意识段落的现象时可能是正确的,但是它们也可能忽略了其他研究者也在同一光谱的不同段落做也可能是同样正确的研究。因此这就造成了心理学和意识领域不同派系之间的争论。这就像居里夫人和赫胥尔争论辐射的本质是一样的,他们当时都不知道辐射是来自同一光谱。居里夫人研究的是伽玛射线,而赫胥尔则研究的是红外线。既然意识是一种光谱,由于各自在不同的振荡频率上作研究,东西方研究者的交流显得非常的困难。西方科学界的总体认识是:“东方的思想是退步的、原始的、或者平淡无奇的“。而东方的哲学家们则认为:“西方的唯物主义所展现的是最粗俗的幻想,无知以及灵性贫乏“。将意识比喻成光谱只是是一种手法,而意识的层次或段落可能是无穷无尽的,分析意识的学派也是多样的如:精神分析学派、瑜伽学派、荣格学派、格式塔疗法、密宗、心理综合学等,但是肯恩将它们结合起来,并将选定意识的三大频率段来研究人的意识。这就是:1)自我阶层(the ego level),2) 存在阶层(the existential level),3)大心界阶层(the level of mind). 自我阶层包含了心智,而存在阶层包含了心智和肉体,而大心阶层包含了心智、肉体、和宇宙的一切。自我阶层和存在阶层共同组成了我们作为自存和独立个体的普遍感受,而大部分西方的理论也都扎根于这个阶层之中。另一方面,东方的理论则更加关注大心界,因此倾向于完全绕过自我中心的阶层。简单说:西方人的心理疗法关注“修复“个体的自我,而东方的禅修的目的是超越自我。所以当我们发现自己正处于自我阶层或者存在阶层时,我们就能利用既有的方法,大部分是”西方的”,来帮助自己,创造健康的自我,整合心理投射,学会驾驭那些潜意识的欲望和意愿,治疗心理疾病,发挥我们作为个体的最大潜能。但是我们应该尝试跨越个体自我的界限,找到更加圆满丰富的意识阶层,然后从师于那些精于大心界,玄秘意识,宇宙意识研修心性的道者,而这些很大部分都是东方的。 所以”东方的“和”西方的”意识理论可以分开运用,也可以互补。要根据自己意识所存在的那个阶层。肯恩还认为: 意识的发展经历一系列的递增过程,从物质、肉体、心智、灵魂、和灵性。再细分,可以分成9个层次:1) 感官生理阶段、2)幻影情绪阶段、3)表象思维阶段、4)具体规则/角色取代阶段、5)形式反思阶段、6)统观逻辑阶段、7)通灵阶段、8)微细光明阶段、9)自性阶段。第一层是物质的,第二层是生理的,第三,四,五层是心智的,第六层是身心统合,第七,八是灵魂的层次,第九是绝对的大精神。婴儿基本处于第一阶段,如果这个阶段发生阻碍,婴儿会出现自闭症,成年后会出现忧郁症,精神分裂症。肯恩的理论无形地给我打一剂强心剂和给我指明了方向,让我在探讨人的意识和精神疾病时不会茫然无措,特别是面对那些有心理障碍的人,我能够以一颗怜悯和平常心去对待他们,并及时发现他们的病症所在,从而提出合理的建议。同时,肯恩的学说也让我在对待不同学派和理论时有一个理性而开明的态度,而能广泛地接纳不同的思想。


   青少年心理障碍和自杀的问题是我接触最多的问题。虽然这已经引起了社会和家庭的关注,但是由于青少年走上自杀的道路所牵涉的因素很多,而且是个漫长的过程,很多的家长或者老师虽然已经意识到孩子不良的精神状况,但因为缺乏专业的知识或者对有心理障碍的孩子深入的了解,结果耽误了辅导的时间,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另外,由于长期与有心理障碍的孩子相处,家人也备受负面情绪的影响而心力憔悴,或者自身本来就有同样的情绪问题,所以也无能为力去帮助有心理障碍病的孩子,结果一再耽误,最终铸成大错。当今的孩子,比起他们的父辈,要承受更加大的压力,我称它们为"三座大山":学校繁重的功课压力,父母过高的期待给孩子的压力,社会和同龄人之间竞争的压力。除此以外,家庭的危机、突发事件也会对幼小的生命产生巨大的影响。相对于成长于物资短缺的父辈,现代的孩子过着优厚的生活,凡事处处有父母担当,而网络的世界又使他们过早地暴露在各种的信息底下。这必然导致孩子心智过分的早熟与实际能力之间的落差和不相吻合。一旦危机来临,他们必然手无应对之策。如果孩子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关注,久而久之这必然会影响到孩子整个身心的健康,严重的则出现轻生等现象。有心理障碍的孩子最常见的现象是:学业一落千丈、情绪低落暴躁、自信心低下、失眠疲倦、食欲不良,多梦、有幻觉。这是忧郁症的一些常见现象。但是往往这个时候孩子的不正常行为被父母和老师认为是孩子不努力、不懂事、并给与更多的指责。这无形是雪上加霜,以至于有些孩子最终由于缺乏理解和爱而选择了轻生。


    什么样的环境或状态孩子容易陷入到这种难以自拔的心理障碍呢?我将造成孩子心理障碍的因素分为两个方面:身体层面和精神层面。身体层面的因素如:父母的基因里有忧郁型人格,孩子身体由于营养不均衡而导致某些控制神经系统的微量元素的缺乏,孩子生性敏感。身体层面薄弱的孩子更容易对周边的事情有过度的反应,特别是负面的东西,所以也更容易遇到危机时或者压力时产生心理障碍。精神层面的因素:父母的离异或者吵架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亲人的死亡给孩子带来的伤痛,学业的压力和同龄人之间的竞争给孩子心理的负担,性别的取向和自我认同造成心理的压力。所有这些都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种下负面的结果。如果孩子身体层面比较薄弱,又在精神层面长期受到负面影响,孩子很有可能出现心理障碍。基于它的不稳定性,早期的心理障碍一般不容易被发现,因为这类孩子一般不善于与别人交流;医院的检验结果也不明显。为了及早发现孩子的心理障碍,这就要接近孩子的亲人和老师能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爱心。由于内心的苦闷,这类孩子常常会做出一些出轨的行为,以其发泄内心的不平衡,严重者有自残的行为。而这种行为恰恰是一种绝望前的自救,以此减轻心理的负担。但是,一般人看到这种现象有两种反应:恐慌、生气。有的父母或者老师因此还责怪孩子,导致孩子的内心更加的绝望,以致走向死亡。这就是很多青少年自杀现象的根源。所以为了防止青少年心理障碍和自杀。父母和老师都要有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同时在家里保持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父母的争吵,离异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如果事情无法避免,起码善后也要把伤害减到最低,即时与孩子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我在与家长的交流当中发现,很多父母自己本身已经有轻微的忧郁症和负面思维,孩子无形也受到了影响。所以父母的身心健康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


   如何及早发现孩子的心理障碍,从而及时伸出援手呢?一般心理障碍有一些早期的反应如上面说到的:学业一落千丈、情绪低落暴躁、自信心低下、失眠疲倦、食欲不良,多梦等。遇到这种状况,首先,身边的父母首先要给孩子做一个整体的健康检查,确定维他命如B12、Mg、Ca等元素的含量都在规定的范围内;确定孩子身体没有其它的不适,如女孩子则要看看是否在生理期;确定孩子在饮食上是否过度地吸入糖类,肉类等影响情绪的食物。然后,尽可能通过孩子的朋友,或者孩子本身了解孩子身边发生的负面事情,以便及时加以纠正,同时加强与学校老师的沟通,争取老师的合作和理解;最后,多关心孩子,做他们的听众,而不是责怪他们,必要时咨询心理医生,或者服用抗忧郁的药物一段时间,以免忧郁症引起的内分泌失调使孩子情绪失控而选择了自杀。因为在这一状况的人是无法评估死亡的轻重的,同时内分泌的严重失控会也让患者生活在一种幻觉和痛苦之中难以自拔,患者一般自控能力甚差,虽然思维还在正常范围内。这时抗忧郁药是唯一能救孩子的东西。一般的抗忧郁药物都能在短时间内产生效果,使服用者回到正常的生活状态,并从行为上建立一些好的思维和习惯,以便以后停止药物以后能够维持身心的健康如:运动,静思,饮食料理,维他命吸取,更有效果的是通过关心他人建立自信和友谊,从而过度到健康状态。有很多父母,尤其是中国人的父母怕见心理医生,结果耽误了治疗时间,铸成大错。其实忧郁症就像感冒一样,很多人的一生中都可能出现过的,特别是那些有灵性,又感性的人。


   最后,我再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生与死的话题。我曾造访过一个酗酒康复中心,倾听了这些人坎坷的人生。这让我对他们不幸的人生有了更多的同情,也让我对那些寻求自杀的人有了更多地尊重。这个中心的人是幸运的,至少他们已经意识到要寻求帮助,而且有一个这样的机构帮他们他们走出困境。而这些人开始酗酒则由于各种的原因:生活的贫困导致教育程度不高染上了恶习;生活的痛苦和不幸以酒消愁, 从小生活在一个父母酗酒的家庭,曾经犯罪不能得到社会的接纳借酒发泄,等等等等。幸运的是,这些人还不至于走向绝路,还贪生;但是,同样的一类人,但是程度比他们要严重:如三藩市的很多流浪汉。他们每天都在为生存而斗争,没有住房食物,饱受歧视和冷眼,半数的人都有忧郁症和精神病。这不知应该是社会的问题还是他们本人的问题,真很难说。所以哪一天他们厌烦了生命,要走向死亡,我真不知道该拦阻他们还是随他们去。这死亡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一种解脱。当然我更敬重那些勇敢地面对死亡的人,那些热爱生活的人,就像肯恩的妻子,崔雅,一位患了晚期乳腺癌癌,但却热爱生活,无私地奉献爱心,积极地尝试各种治疗方法,记录所有的治疗时身体反应和思想变化,为以后心理学和医学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有价值的素材的坚强女性。但是她也是一位幸运的女性,在短短的40年人生里,不但有一位有智慧,爱她的丈夫,肯恩.威尔伯,而且她对人生的领悟让她最终进入了大心界,一种完美快乐的境界,并与宇宙融为一体。


生活就像......


生活就像一首歌

有着高低不同的音符

生活也像一首诗

道出人生深奥的哲理

生活更想像一本书

述说悲欢离合的故事

生活又像一幅画

有着五彩缤纷的色彩

生活像一杯酒

包含着酸甜和苦辣


无论生活像什么,都要我们亲身去体会,去认真地谱写。



***肯恩.威尔伯(Ken Wilber) 的书:

超越死亡 肯·威尔伯 (美):http://www.beduu.com/read-2800.html

1.人生的道路有时直而宽

T1.JPG

2。但有时候又曲而窄

T2.JPG

3。生活有时候阳光灿烂

T3.JPG

4,有时候却乌云密布

T16.jpg

5。生活有时候满园春色

T6.JPG

6。但是有时候又是满目凋零

T11.JPG

7。生活有时候像一幅快乐的油画

T14.jpg

8。有时候却又会展示出哀伤的画面(凡高的自画像,忧郁症的不幸没有能停止他对艺术的热情,但是却夺取了他的生命。如果那时有忧郁症的药物,我想他会有更大的艺术生涯)

T9.JPG

9。但是我敬重那些生活的强者,那些敢于面对困难,敢于挑战未来的人。(著名小提琴家帕尔曼身残志不残。70高龄在旧金山戴维斯音乐厅表演,将欢乐带给了大家。)

T8.jpg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5: 【一个罪孽之子的忏悔】
2015: 评估习近平搞个人崇拜对中国未来的危险
2014: 为什么新疆之乱是大动荡的序曲 z
2014: 昆明暴恐案三涉案者在“3·01”事件前就
2013: 关于人类喝牛奶与老朽先生的争论
2013: 三美女穿比基尼大街举牌宣传母乳喂养
2012: 赫赫,这成了棺材的天下
2012: 不厚书记的文革诗背得滚瓜烂熟,深印在
2011: 日本发生里氏8.8级地震 海啸高6米!
2011: 相对范跑跑,日本女老师简直没人性,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