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bob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气候大会中美博弈的那些吸睛戏码 zt
送交者:  2015年12月02日09:04:17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格致夫

吸引全球目光的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11月30日在巴黎开幕。此次大会规模空前,计有195国代表参与和147位各国首脑出席,会期长达12天。各种迹象表明,这将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征程的真正转折点!国际社会对其普遍抱有很高期望,值得高度关注。

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幕当天在会上发表演讲,宣告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承诺:中国将在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届时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60~65%;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

回顾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历史不难发现,在这个全球规模大舞台上上演的一幕幕大戏并非总是那么高大上。相反,几乎从大幕一拉开就成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斗智斗勇的角力场!而作为发展中国家领头羊的中国与发达国家狮子王的美国之间火花四射的直接碰撞构成了这个特殊舞台上异常精彩的系列大戏!

23年前,人类秉持共同美好愿望,致力于通过全球性协调统一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于1992年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目前已有195个缔约国批准了该公约。而此后取得的第一个有分量的成果,就是1997年出台的那个雄心勃勃的《京都议定书》—— 一份堪称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行动纲领。该议定书彰显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基本精神就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一原则就体现在如下核心内容中:对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高于发展中国家约10倍的发达国家,提出了具有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要求;而对人均温室气体排放水平仅有发达国家约十分之一的发展中国家,则提出了没有具体约束的一般性减排要求;同时,发达国家需要对发展中国家实施减排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每年1000亿美元)。要理解该议定书对两者规定的区别,需要对两方温室气体排放差距有一个基本概念。拿中美两大国为例,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的资料,2003年中国人均排放二氧化碳0.74吨,但同期美国人均排放量为5.44吨,接近中国的八倍!

赞成并代表美国政府草签《京都议定书》的美方代表,是因唤醒人们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重视而荣获诺贝尔和平奖的世界著名环保人士,后来在总统竞选中以极其微弱票数败给小布什的时任美国副总统戈尔先生。尽管该公约已被全球近200个国家批准,并于2005年正式生效,中国也早在2002年就批准了该公约。但令整个世界大感意外的是,事后美国政府却出尔反尔,一直拒绝推动国会批准这份来之不易的全球性共同行动纲领!美国政府的这一背信行为一如这个世界警察蛮横地拒绝签署《国际海洋法公约》。作为发达国家的带头大哥,美国此行径的直接后果,就是让人类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严峻挑战的第一份行动纲领几近成了一堆废纸!并为此后国际社会达成任何同类协议带来严重后遗症。

现在,我们把镜头移回到6年前。《京都议定书》面世12年后的2009年12月,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到北欧童话之国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正在那里召开。遗憾的是,那届大会没能写出美好的童话,而是以失败告终。

美国总统的出场戏码。当选总统尚不足一年,没有任何值得提起成就的奥巴马意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他带着志得意满、一览众山小的爆棚自信,把美国世界老大的做派演绎得淋漓尽致,几近目中无人。白宫发言人宣布,奥巴马总统将推迟到最后一天才到会,并告诉媒体:“总统认为,美国的领导力能在他参加会议时发挥最大效用”,总统最后出席,“可以发挥临门一脚的领导角色”!

美国对待中国的小动作。在丹麦女王为各国领导人举行的欢迎宴会上,温家宝总理从一与中国交好的欧洲领导人处获悉,当晚有一场奥巴马主导,20多国家领导人出席的非正式会议,名单上亦包括中国。让温总感到吃惊的是,中方并未接到任何通知!显然美国人不希望中方参加。经核实后,温总决定自己不出席,而是派一副外长与会。这位副外长一到会即开门见山:我是不请自来的!并代表中国代表团提出抗议。

高潮:中美会场内外的直接碰撞。在正式大会上,美方不仅抛出了对发展中国家不公平的温室气体减排额度要求,竟然还提出中国减排工作需接受国际检查等无理主张!对美方的傲慢要求和不合外交礼仪的强硬做派,温总理相当不悦,决定还以眼色。在不久后举行的大范围会议上,中方派了一名更低级别的官员代表温总理参会。对此,奥巴马相当恼火,要和温总理直接谈。在美方要求下,中方答应,当晚7时可以安排见面。之后其助手告诉奥巴马,温总此时正与印度、巴西、南非三国领导人开会协调发展中国家立场。闻听此言,堂堂美国总统开始发飙,不顾基本外交礼仪,不请自到,直接硬闯温总主持的多边会场。奥巴马还边走边喊道:“总理先生,你准备好了和我见面吗?你准备好了吗?”在尴尬的气氛中,四国商讨临时变成五国谈判。

不难想象的结局。按联合国计划和奥巴马的如意算盘,都打算在哥本哈根大会上达成新的全球性协议,替代美国人不喜欢的《京都议定书》。但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严重分歧,以及美国的霸道做派和中国的不买账,这一既定目标未能实现,谈判陷于僵局。原定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不得不被迫再延长8年(至2020年)。这无疑是全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损失。

但即使如此,温总理还是代表中国政府在大会上负责任地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

本次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11次缔约方会议,也是事隔哥本哈根气候大会6年后的又一次关键性大会,该次大会面临的艰巨任务就是要缔结一个旨在取代《京都议定书》的新协议,以便能够在2020年正式生效。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期间发了飙,又受了挫,空手而归,等于栽了个不小的跟头。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此事也让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当今和未来世界许多重大问题上,没有中美两大国的协调、合作是不成的。

有了这个大背景,人们自然关心一个问题:在此次巴黎大会上,中美针锋相对的大戏还会继续上演吗?笔者的预测是不会。相反,这部连续剧的剧情很可能发生大逆转,巴黎大会很可能上演一幕中美联袂示范、引领、影响世界的和谐大戏。对本届大会作乐观预测的基本依据有如下几点。

首先,2014年9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了联合国气候峰会,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专门讨论气候变化问题的峰会,12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出席。此次峰会的主旨就是助推巴黎气候大会如期完成谈判使命。为了汲取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和此前峰会的教训,本次峰会在巴黎气候大会一年多前召开,而上次峰会距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仅两个月,间隔太短,各国难以消化峰会成果。

纽约气候峰会最引人注目的创新,是让各国政府及其它相关方自报各国的减排行动和计划。领导人在峰会上介绍各自国家的减排行动和设想,分享减排经验,从而向世界传递一个明确信息——碳减排不仅是成本的分担,更是机遇的分享!有评论指出,过去20多年的国际气候谈判历史表明,靠施压以达改变别国气候政策的目的,往往收效甚微;相反,通过推动国内的节能减排政策,在全球范围内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对世界的影响更大。在气候变化谈判中,做好自己就能最好地影响别人。面对国际气候变化谈判此前的僵局,大国应承担特殊责任,即在国内实施更加积极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这些行动将产生广泛的辐射和示范效应,有效推进国际气候合作。总之,巴黎气候谈判要获得成功,国际社会的观念必须转变。而观念的转变有赖于大国的榜样和表率作用。

其次,继2014年底中美两国元首在APEC峰会期间破天荒地达成一项双边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今年9月在华盛顿中美再次发表气候变化元首联合声明,其中包括对巴黎协议的共同愿景。

无疑,中美元首两个联合声明的达成,是哥本哈根气候大会6年来,《京都议定书》面世18年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问世23年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最困难局面下取得的最有意义的双边成果,具有不折不扣的全球示范意义!中、美作为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两大关键责任国,本着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基本精神,克服各自面临的困难和障碍,寻求共识,致力合作,协调行动,终于修成正果,客观上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大阵营同时做出了表率,理应形成至关重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最后,来看看几位关键人物在巴黎的言行。巴黎气候大会是中国首次由国家元首率团出席,足见中方对大会的重视和期待,同时这也是大会有望获得成功的一个信号。大会开幕当天,习奥会再次上演。两国元首共同强调,将加强合作,并同其他各方一道努力,使巴黎大会达成有雄心、成功的成果。习近平主席表示,两国将合力推动本届气候变化大会实现预期目标,并指出当前形势下两国的合作至关重要。

奥巴马总统表示,中美两国去年提出的削减排放承诺有助于推动其他国家效仿。“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和排名前两位的碳排放国,我们都决定采取行动是我们的责任,”奥巴马总统说道。“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领导力一直是绝对重要的。”奥巴马总统指出,两国将在谈判中共同努力,促成协议达成。

大会承办国法国总统奥朗德则表示,这次会议关系到人类的未来,如果各国领袖错失机会,历史将会作出严厉评价。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4: 中国学习文明的路依然漫长 z
2014: 我們認為神的話都在聖經裡,在聖經以外
2013: 弄巧成拙,看“识别区”怎样下台?zt
2013: “东海防空识别区”是国家版阿Q精神的体
2012: 什么是理想的中国精神?欢迎投砖。
2012: 都是些小事拉,鸡毛蒜皮
2011: 警察拦截“校车”
2011: 临时性强奸与嫖宿幼女,早已经泛滥成灾
2010: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胡瘟不死,国难不
2010: 《08宪章》的签署人茅于轼欲出席诺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