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bob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有关嫦娥五试验器,看到水木上一干小众大神是这么说的
送交者:  2014年10月24日04:10:08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有关嫦娥五试验器,看到水木上一干小众大神是这么说的:

主题:新闻联播里说这次嫦娥返回再入大气层采用打水漂的方式
楼主| BEO|2014-10-22 19:20:55| 只看此ID
回复| 发信| 转寄
这技术应该用的很熟了吧
--
FROM 211.140.4.*
1楼| jasonbli|2014-10-22 19:27:04| 只看此ID
回复| 发信| 转寄
兽性大发的小白兔丧心病狂不要逼脸了。。。md和毛子是要多无语有多无语把。。。
【 在 BEO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技术应该用的很熟了吧
--
FROM 111.201.65.*
2楼| proteldxp|2014-10-22 21:03:02| 只看此ID
回复| 发信| 转寄
这个技术,一般用来设计到超高音速导弹上。我兔真让人吃惊
【 在 BEO (hello)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技术应该用的很熟了吧
--
FROM 111.199.191.*
3楼| shallpion|2014-10-22 21:39:08| 只看此ID
回复| 发信| 转寄
这技术苏联人在六十年代就用熟了,中国走苏联路线一点也不奇怪
【 在 BEO (hello)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技术应该用的很熟了吧
--
FROM 211.99.222.*
4楼| Absurdres|2014-10-22 22:10:19| 只看此ID
回复| 发信| 转寄
苏联探月飞行器用过好多回了
【 在 proteldxp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技术,一般用来设计到超高音速导弹上。我兔真让人吃惊
--
FROM 106.185.46.*
5楼| hugelog|2014-10-22 22:21:48| 只看此ID
回复| 发信| 转寄
我也想发这个的,这这么搞纯属显摆吧?
【 在 BEO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技术应该用的很熟了吧
--
FROM 140.207.55.*
6楼| BEO|2014-10-22 22:52:20| 只看此ID
回复| 发信| 转寄
苏联掌握打水漂的技术?来源有吗,没看到过呀
【 在 Absurdres (:3) 的大作中提到: 】
: 苏联探月飞行器用过好多回了
--
FROM 115.198.220.*
7楼| andycheung|2014-10-22 22:54:10| 只看此ID
回复| 发信| 转寄
高大上么
【 在 BEO (hello)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新闻联播里说这次嫦娥返回再入大气层采用打水漂的方式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Oct 22 22:52:40 2014), 站内
:
: 苏联掌握打水漂的技术?来源有吗,没看到过呀
:
:
: 【 在 Absurdres (:3) 的大作中提到: 】
: : 苏联探月飞行器用过好多回了
: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15.198.220.*]
--
FROM 27.153.229.*
8楼| BEO|2014-10-22 22:56:41| 只看此ID
回复| 发信| 转寄
用在弹道导弹上面就是无法拦截的,必须高大上
【 在 andycheung (当爱已成为往事)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大上么
--
FROM 115.198.220.*
9楼| andycheung|2014-10-22 22:59:37| 只看此ID
回复| 发信| 转寄
想起来了,能绕地球几圈吧
【 在 BEO (hello)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新闻联播里说这次嫦娥返回再入大气层采用打水漂的方式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Oct 22 22:57:24 2014), 站内
:
: 用在弹道导弹上面就是无法拦截的,必须高大上
:
:
: 【 在 andycheung (当爱已成为往事) 的大作中提到: 】
: : 高大上么
: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15.198.220.*]
--
FROM 27.153.229.*
10楼| proteldxp|2014-10-22 23:01:59| 只看此ID
回复| 发信| 转寄
苏联月球探测器用过。不过,苏联疆土广阔,打水漂着陆点误差大些没关系
咱们内蒙那么窄一条,需要很准。所以,看来我兔这个技术很成熟,打航母的高超音速导弹和洲际导弹突防已经有戏
【 在 BEO (hello) 的大作中提到: 】
: 苏联掌握打水漂的技术?来源有吗,没看到过呀
--
FROM 111.199.191.*
11楼| shallpion|2014-10-22 22:41:01| 只看此ID
回复| 发信| 转寄
多半是因为降落地点纬度比较高的缘故,跟苏联有些类似,skip reentry的一个主要好处是可以实现比较远的下降距离,这对于中苏来说意义比较大,因为这俩国家海洋势力范围不大,而绕月返回一般的进入点在地球月亮的对径点附近,所以要落到高纬度地区需要比较长的下降轨迹。但是这种返回方式的风险比较高,苏联的zond失败了若干次,直接导致了苏联人失去信心没有最后先把人送上月球去。美国相对来说海洋势力范围广,所以没有采取冒险的方式把阿波罗送回本土,而是基本选择了掉在低纬度的海里。不过在apollo初期阶段美国充分研究了打水漂的再入方式,apollo 11号的再入算法被学术界研究的比较透彻,实际上11号的算法里有重新返回大气层的选项,但是在实际下降中没有采用(可能是NASA觉得没必要,长距离的降落也许是为了避免可能比较差的天气的预备方案)。11号采取了一个折衷的下降方式,即先降下去,然后爬升,纠正姿态,然后再掉下去,但是没有离开大气层。因为如果直接采取弹道式下降的话,对进入角要求太高,美国人担心当时的计算机速度慢,控制跟不上,所以采取了这么个折衷的方式,让11号在爬升阶段进行姿态控制准备第二阶段下降,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最终降落地点才被决定。
【 在 hugelog (远山天池)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想发这个的,这这么搞纯属显摆吧?
--
FROM 211.99.222.*
12楼| shallpion|2014-10-22 23:09:04| 只看此ID
回复| 发信| 转寄
苏联的zond 6虽然最后摔了下去,但是地点离预计的不到20公里,那个年代的导航电脑速度只有现在手机速度的千分之一,如果现在tg还不能做到精确控制打水漂,那就等于这半个世纪除了抄袭成了世界工厂没学到任何实际东西
【 在 proteldxp (持续发力) 的大作中提到: 】
: 苏联月球探测器用过。不过,苏联疆土广阔,打水漂着陆点误差大些没关系
: 咱们内蒙那么窄一条,需要很准。所以,看来我兔这个技术很成熟,打航母的高超音速导弹和洲际导弹突防已经有戏
--
FROM 211.99.222.*
13楼| stryker|2014-10-22 23:10:37| 只看此ID
回复| 发信| 转寄
兔子看来结合了美帝的快计算机和俄毛的打水漂技术...
和中华神趸一个路数:美帝式雷达 俄毛式导弹
【 在 shallpion (紫竹) 的大作中提到: 】
: 多半是因为降落地点纬度比较高的缘故,跟苏联有些类似,skip reentry的一个主
要好处是可以实现比较远的下降距离,这对于中苏来说意义比较大,因为这俩国家海洋
势力范围不大,而绕月返回一般的进入点在地球月亮的对径点附近,所以要落到高纬度
地区需要比较长的下降轨迹。但是这种返回方式的风险比较高,苏联的zond失败了若干
次,直接导致了苏联人失去信心没有最后先把人送上月球去。美国相对来说海洋势力范
围广,所以没有采取冒险的方式把阿波罗送回本土,而是基本选择了掉在低纬度的海
里。不过在apollo初期阶段美国充分研究了打水漂的再�: 敕绞剑琣pollo 11号的再
入算法被学术界研究的比较透彻,实际上11号的算法里有重新返回大气层的选项,但是
在实际下降中没有采用(可能是NASA觉得没必要,长距离的降落也许是为了避免可能比
较差的天气的预备方案)。11号采取了一个折衷的下降方式,即先降下去,然后爬升,
纠正姿态,然后再掉下去,但是没有离开大气层。因为如果直接采取弹道式下降的话,
对进入角要求太高,美国人担心当时的计算机速度慢,控制跟不上,所以采取了这么个
折衷的方式,让11号在爬升阶段进行姿态控制准备第二阶段下降,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最
终降落地点才被决定。
--
FROM 128.36.137.*
14楼| frankrick|2014-10-22 23:18:07| 只看此ID
回复| 发信| 转寄
阿波罗13接近大气层前要是无法开机的话,就要人工控制返回了,还好最后成功开机了
【 在 shallpion (紫竹) 的大作中提到: 】
: 多半是因为降落地点纬度比较高的缘故,跟苏联有些类似,skip reentry的一个主要好处是可以实现比较远的下降距离,这对于中苏来说意义比较大,因为这俩国家海洋势力范围不大,而绕月返回一般的进入点在地球月亮的对径点附近,所以要落到高纬度地区需要比较长的下降轨迹。但是这种返回方式的风险比较高,苏联的zond失败了若干次,直接导致了苏联人失去信心没有最后先把人送上月球去。美国相对来说海洋势力范围广,所以没有采取冒险的方式把阿波罗送回本土,而是基本选择了掉在低纬度的海里。不过在apollo初期阶段美国充分研究了打水漂的再: 敕绞剑琣pollo 11号的再入算法被学术界研究的比较透彻,实际上11号的算法里有重新返回大气层的选项,但是在实际下降中没有采用(可能是NASA觉得没必要,长距离的降落也许是为了避免可能比较差的天气的预备方案)。11号采取了一个折衷的下降方式,即先降下去,然后爬升,纠正姿态,然后再掉下去,但是没有离开大气层。因为如果直接采取弹道式下降的话,对进入角要求太高,美国人担心当时的计算机速度慢,控制跟不上,所以采取了这么个折衷的方式,让11号在爬升阶段进行姿态控制准备第二阶段下降,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最终降落地点才被决定。
--
FROM 125.34.5.*
15楼| Cataphract|2014-10-22 23:24:31| 只看此ID
回复| 发信| 转寄
苏联的zond4掉到中国境内了吧。
另外苏联放弃登月主要不是zond的问题吧。
而是从一开始方案就没整明白,中间上升号争创世界纪录,联盟号事故,各种火箭爆炸把
时间全耽误了。
【 在 shallpion (紫竹) 的大作中提到: 】
: 苏联的zond 6虽然最后摔了下去,但是地点离预计的不到20公里,那个年代的导航电
脑速度只有现在手机速度的千分之一,如果现在tg还不能做到精确控制打水漂,那就等于
这半个世纪除了抄袭成了世界工厂没学到任何实际东西
--
FROM 220.171.173.*
16楼| xiaoju|2014-10-23 07:25:35| 只看此ID
回复| 发信| 转寄
自毁了
The spacecraft was successfully launched into a 354,000 km apogee orbit 180 degrees away from the Moon, however on re-entry the L1's guidance system failed. It hit the atmosphere precisely at the calculated time, but was not guided to generate lift and fly out of the atmosphere again. A ballistic re-entry would mean no recovery on Soviet soil, so the APO destruct system automatically blew up the capsule at 10 to 15 km altitude, 180–200 km off the African coast at Guinea.
【 在 Cataphract (铁甲骑兵) 的大作中提到: 】
: 苏联的zond4掉到中国境内了吧。
: 另外苏联放弃登月主要不是zond的问题吧。
: 而是从一开始方案就没整明白,中间上升号争创世界纪录,联盟号事故,各种火箭爆炸把
: ...................
--
FROM 125.54.5.*
17楼| Cataphract|2014-10-23 08:41:23| 只看此ID
回复| 发信| 转寄
我记得好像有艘苏联的无人飞船掉中国了。
忘了是哪个了
【 在 xiaoju (可爱的龙猫) 的大作中提到: 】
: 自毁了
: The spacecraft was successfully launched into a 354,000 km apogee
orbit 180 degrees away from the Moon, however on re-entry the L1's
guidance system failed. It hit the atmosphere precisely at the
calculated time, but was not guided to generate lift and fly out of
the atmosphere again. A ballistic re-entry would mean no recovery on
Soviet soil, so the APO destruct system automatically blew up the
capsule at 10 to 15 km altitude, 180–200 km off the African coast at
Guinea.
--
FROM 220.171.173.*
18楼| StillOn|2014-10-23 08:56:22| 只看此ID
回复| 发信| 转寄| 编辑| 删除
zond6最后失压,zond7苏联人宣称28km,但是N1改过来的zond后几发可是2吨多的东西哦哈哈。
apollo 11的制导律我只想指出一点,所谓的最后double dip方式不是因为折衷,而是因为apollo系列如果执行skip reentry再入其制导律无法适应,尤其是hunest段制导律有缺陷,短航程下能保证安全散布。90年代开始cev研究背景前期即使使用预测方法替代hunest甚至整段初次再入制导律,发现仍然需要较大改进才能勉强实现超过8000公里航程下的可接受落点散布。
目前cev或者mpcv都没有飞行检验,也就是说:
1 美国人没有实现过哪怕一次的skip reentry,apollo较高的落点精度都是3000km航程下double dip或者low loft形态实现的,虽然了不起,但是要说这上面丫掌握了,不是搞笑么?
2 如果苏联人的飞行是真的的话,只能说明zond非常牛b,9000km的航程啊,0.2到0.22的升阻比(apollo 0.3x),在苏联要稍稍差于美国的测控能力(主要是测站覆盖能力)上来看,苏联人是可以说掌握了skip reentry的,但要说完全掌握,从有限的三次执行skip reentry任务来看,zond6毕竟失压坠毁,zond7成功,zond8一说失败一说演练降轨再入成功。怎么说都不能算完全掌握了吧?
3 就是这样,兔子的这个小试验器不知道大概飞行航程多远,跳起多高,其升阻比看外形是缩比神舟来说肯定也就0.2多不了多少,重量也就是百kg量级,即使技术进步,气动制导防热都得自己走一轮,而且一上来技术难度就比zond要大,何况还有兔子孱弱的测控,要是成功了,至少比美国人强,呵呵。技术验证是有很大意义的。
最后呢,总结下:
1,苏联人最nb,zond成功了1 次,真正的skip reentry,精度还号称超过了leo返回的联盟,航程9000,cev扭扭捏捏21世纪了提了个 10000,还是纸面上,apollo制导律根本适应不了真正的skip reentry,多篇报告惨烈的超过7000km航程下直接使用apollo制导律或者简单替换hunest段制导律后优化的制导律仿真结果明示了此点。
2 兔子搞这个,有神舟基础但步子迈得大,如果成功,意义非凡。我呢还是认为成功的话能说明很大问题的,也能当一个技术标杆的。
3 skip reentry这个姑娘,不是你说想搞就能搞,你说搞过就搞过的,嗯,没那么廉价。至于你说如果精度不能咋样,那就咋样,我只想说,这得cev成了,罗斯飞船也来个skip reentry成了并满足设计纸面指标5km(apollo 11开伞如果记的不错是4km以内),并且全面超越apollo11到17,zond7的28以后,再来随便说兔子走老路都走不好才行。
祝你成功。
【 在 shallp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多半是因为降落地点纬度比较高的缘故,跟苏联有些类似,skip reentry的一个主要好处是可以实现比较远的下降距离,这对于中苏来说意义比较大,因为这俩国家海洋势力范围不大,而绕月返回一般的进入点在地球月亮的对径点附近,所以要落到高纬度地区需要比较长的下降轨迹。但是这种返回方式的风险比较高,苏联的zond失败了若干次,直接导致了苏联人失去信心没有最后先把人送上月球去。美国相对来说海洋势力范围广,所以没有采取冒险的方式把阿波罗送回本土,而是基本选择了掉在低纬度的海里。不过在apollo初期阶段美国充分研究了打水漂的再入方式,apollo 11号的再入算法被学术界研究的比较透彻,实际上11号的算法里有重新返回大气层的选项,但是在实际下降中没有采用(可能是NASA觉得没必要,长距离的降落也许是为了避免可能比较差的天气的预备方案)。11号采取了一个折衷的下降方式,即先降下去,然后爬升,纠正姿态,然后再掉下去,但是没有离开大气层。因为如果直接采取弹道式下降的话,对进入角要求太高,美国人担心当时的计算机速度慢,控制跟不上,所以采取了这么个折衷的方式,让11号在爬升阶段进行姿态控制准备第二阶段下降,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最终降落地点才被决定。
:
:
--
FROM 123.150.182.*
19楼| istarsky|2014-10-23 08:56:50| 只看此ID
回复| 发信| 转寄
赞,这个讲的很详细啊~这次嫦娥试验器应该也是学的阿波罗的跳跃再入算法,虽然阿波罗当时并没真正用上,只有阿波罗11号当时为了避免在雷暴区着陆稍微跳了一下,使再入航程从2300多公里提高到2800多公里。宇航员们并不喜欢这种跳跃的方式,他们后来说之前的训练只是糊弄了几次这样的降落。不过,美国最新的飞船猎户座如果从月球或火星返回的话应该会采用跳跃再入方式,过去几年学术界工程界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不少研究,航程调节能力也达到了上万公里~
【 在 shallp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多半是因为降落地点纬度比较高的缘故,跟苏联有些类似,skip reentry的一个主要好处是可以实现比较远的下降距离,这对于中苏来说意义比较大,因为这俩国家海洋势力范围不大,而绕月返回一般的进入点在地球月亮的对径点附近,所以要落到高纬度地区需要比较长的下降轨迹。但是这种返回方式的风险比较高,苏联的zond失败了若干次,直接导致了苏联人失去信心没有最后先把人送上月球去。美国相对来说海洋势力范围广,所以没有采取冒险的方式把阿波罗送回本土,而是基本选择了掉在低纬度的海里。不过在apollo初期阶段美国充分研究了打水漂的再入方式,apollo 11号的再入算法被学术界研究的比较透彻,实际上11号的算法里有重新返回大气层的选项,但是在实际下降中没有采用(可能是NASA觉得没必要,长距离的降落也许是为了避免可能比较差的天气的预备方案)。11号采取了一个折衷的下降方式,即先降下去,然后爬升,纠正姿态,然后再掉下去,但是没有离开大气层。因为如果直接采取弹道式下降的话,对进入角要求太高,美国人担心当时的计算机速度慢,控制跟不上,所以采取了这么个折衷的方式,让11号在爬升阶段进行姿态控制准备第二阶段下降,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最终降落地点才被决定。
:
:
--
FROM 123.124.23.*
20楼| istarsky|2014-10-23 09:07:37| 只看此ID
回复| 发信| 转寄
懂行的人很多啊,再赞一个,看五院一个人的文章,可能这次试验器的再入航程为4000多公里,再入点在印度最南端再往南一些~
【 在 StillOn 的大作中提到: 】
: zond6最后失压,zond7苏联人宣称28km,但是N1改过来的zond后几发可是2吨多的东西哦哈哈。
apollo 11的制导律我只想指出一点,所谓的最后double dip方式不是因为折衷,而是因为apollo系列如果执行skip reentry再入其制导律无法适应,尤其是hunest段制导律有缺陷,短航程下能保证安全散布。90年代开始cev研究背景前期即使使用预测方法替代hunest甚至整段初次再入制导律,发现仍然需要较大改进才能勉强实现超过8000公里航程下的可接受落点散布。
目前cev或者mpcv都没有飞行检验,也就是说:
1 美国人没有实现过哪怕一次的skip reentry,apollo较高的落点精度都是3000km航程下double dip或者low loft形态实现的,虽然了不起,但是要说这上面丫掌握了,不是搞笑么?
2 如果苏联人的飞行是真的的话,只能说明zond非常牛b,9000km的航程啊,0.2到0.22的升阻比(apollo 0.3x),在苏联要稍稍差于美国的测控能力(主要是测站覆盖能力)上来看,苏联人是可以说掌握了skip reentry的,但要说完全掌握,从有限的三次执行skip reentry任务来看,zond6毕竟失压坠毁,zond7成功,zond8一说失败一说演练降轨再入成功。怎么说都不能算完全掌握了吧?
3 就是这样,兔子的这个小试验器不知道大概飞行航程多远,跳起多高,其升阻比看外形是缩比神舟来说肯定也就0.2多不了多少,重量也就是百kg量级,即使技术进步,气动制导防热都得自己走一轮,而且一上来技术难度就比zond要大,何况还有兔子孱弱的测控,要是成功了,至少比美国人强,呵呵。技术验证是有很大意义的。
最后呢,总结下:
1,苏联人最nb,zond成功了1 次,真正的skip reentry,精度还号称超过了leo返回的联盟,航程9000,cev扭扭捏捏21世纪了提了个 10000,还是纸面上,apollo制导律根本适应不了真正的skip reentry,多篇报告惨烈的超过7000km航程下直接使用apollo制导律或者简单替换hunest段制导律后优化的制导律仿真结果明示了此点。
2 兔子搞这个,有神舟基础但步子迈得大,如果成功,意义非凡。我呢还是认为成功的话能说明很大问题的,也能当一个技术标杆的。
3 skip reentry这个姑娘,不是你说想搞就能搞,你说搞过就搞过的,嗯,没那么廉价。至于你说如果精度不能咋样,那就咋样,我只想说,这得cev成了,罗斯飞船也来个skip reentry成了并满足设计纸面指标5km(apollo 11开伞如果记的不错是4km以内),并且全面超越apollo11到17,zond7的28以后,再来随便说兔子走老路都走不好才行。
祝你成功。
【 在 shallp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多半是因为降落地点纬度比较高的缘故,跟苏联有些类似,skip reentry的一个主要好处是可以实现比较远的下降距离,这对于中苏来说意义比较大,因为这俩国家海洋势力范围不大,而绕月返回一般的进入点在地球月亮的对径点附近,所以要落到高纬度地区需要比较长的下降轨迹。但是这种返回方式的风险比较高,苏联的zond失败了若干次,直接导致了苏联人失去信心没有最后先把人送上月球去。美国相对来说海洋势力范围广,所以没有采取冒险的方式把阿波罗送回本土,而是基本选择了掉在低纬度的海里。不过在apollo初期阶段美国充分研究了打水漂的再入方式,apollo 11号的再入算法被学术界研究的比较透彻,实际上11号的算法里有重新返回大气层的选项,但是在实际下降中没有采用(可能是NASA觉得没必要,长距离的降落也许是为了避免可能比较差的天气的预备方案)。11号采取了一个折衷的下降方式,即先降下去,然后爬升,纠正姿态,然后再掉下去,但是没有离开大气层。因为如果直接采取弹道式下降的话,对进入角要求太高,美国人担心当时的计算机速度慢,控制跟不上,所以采取了这么个折衷的方式,让11号在爬升阶段进行姿态控制准备第二阶段下降,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最终降落地点才被决定。
:
--
FROM 123.124.23.*
21楼| oBigeyes|2014-10-23 09:11:10| 只看此ID
回复| 发信| 转寄
没人说神舟从这里起步?
【 在 Cataphract (铁甲骑兵)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记得好像有艘苏联的无人飞船掉中国了。
: 忘了是哪个了
: orbit 180 degrees away from the Moon, however on re-entry the L1's
: ...................
--
FROM 119.53.127.*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3: 不厚的倒台是中国的大幸,退万步说即便
2013: 新快报记者被拘 头版刊文:《再请放人》
2012: 看看这帮汉奸左派的“爱国”嘴脸
2012: 任何时候党章中
2011: 马英九开始撕掉他的隐性台独面膜了
2011: 数学:未来新侵略战争的模式是带路党和
2010: 网上的左派官仔子们是如何地无知和鄙劣
2010: 我检讨,今天宝鸡牛逼之前我都不知道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