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x-file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169期:举世瞩目的中美元首会晤
送交者:  2022年12月18日18:58:52 于 [世界游戏论坛] 发送悄悄话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169期:举世瞩目的中美元首会晤

  • 张维为

    张维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研究院院长,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 范勇鹏

    范勇鹏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院长

2022-12-18 08:20:39字号:A- A A+来源:观察者网阅读 267084

“今天,拜登可能也悟出来了,他不仅胜不了中国,而且迫切需要与中国的合作,才能处理他面临的内外的危机。”

“你来谈总比不谈要好,但是我们要有一个战略定力,我们不随着你的脚步来跳舞。”

在东方卫视12月12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第169期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和副院长范勇鹏教授,再度聚焦中美关系。

张维为:

2022年11月14日,在二十国集团巴厘岛峰会举行的前一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了一次举世瞩目的会晤。

之所以举世瞩目,是因为这个世界不太平,俄乌冲突爆发、疫情还在肆虐、粮食危机、能源危机的扩散,核战争的阴云笼罩世界……而中美这两个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的关系又处于数十年来的低谷。用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话来说,中国与美国就像两头大象,它们关系紧张,我们这个世界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感到紧张,全世界都期待中美两国关系能够缓和下来。

然而,我们知道是谁挑起了中美关系的紧张。中国不但没有被打垮,反而战略定力越来越强,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美国已经输掉了贸易战,不久我想也将输掉科技战。金融战胜算的可能性非常小,舆论战还能忽悠中国一部分的神经脆弱者,但对中国政府的战略定力产生不了任何影响。至于它支持的“台独”、“疆独”、“藏独”和“颜色革命”等,这反而使中国人民更加团结,更加众志成城,美国在中国民众心中的形象已经跌至谷底,而祖国统一进程则步入了快车道。

今天,拜登可能也悟出来了他不仅胜不了中国,而且迫切需要与中国的合作,才能处理他面临的内外危机。当然,我们不能排除他只是缓兵之计,接下来还要与中国继续对抗。但拜登期盼这场会晤,已经期盼了一年多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在终于等到了。

我们从几个细节可以看到美方的急迫心情:这次会晤是美方主动提出的,会晤地点安排在中方代表团的驻地,平时开会容易迟到的拜登,这次“准时”赴约,还提前七分钟抵达会晤地点,还小跑几步与中国领导人紧握双手以示热情。

此外,还有一个被不少人忽视的细节:这场峰会采用的是中国疫情防控的模式:除两国最高领导人不戴口罩外,其他与会人员都佩戴口罩。我可以想象这种安排双方一定发生过不小的争执,配戴口罩在美国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问题,而且美方与其他国家领导人会晤没有戴口罩,但与中国领导人会晤就必须按中国的规矩来办,否则免谈,这就是中国自信。我们的疫情防控模式并非十全十美,现在还在完善之中。但比造成百万死亡的美国模式实在好太多了。这大概也使美国在双方会晤中不得不接受中国抗疫模式的安排。

我本人曾经参加过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1985年访问美国的筹备工作。我知道中美峰会所涉及的几乎所有的礼宾细节都要经过双方反复协商、打磨,乃至争执到最后一刻。比方说,双方多少官员可以参加最高领导人的会晤、双方会晤具体的议程的敲定。那次我们双方争执的一个焦点是我们安排李先念主席先访问加拿大,访问加拿大之后再访问美国。而美国认为应该先访问美国再访问加拿大。这当中的政治我想大家都懂的,但我们坚持我们的安排,美方只能让步。

我们这个节目从四年前开播以来,对中美关系的跌宕起伏做出多次研判,提出了一些核心观点。比方说我们讲世界进入了“后美国时代”,“后西方时代”;我们说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依赖超过中国对美国的依赖;我们说美国可以发动贸易战,但贸易战如何结束,何时结束将由不得美国。我们说美国这样的国家只承认实力,包括硬实力、软实力,唯有通过交锋,才能实现更好的交流。

地时间11月1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这些判断的背后是我们发自内心的中国自信:我们代表的是人间正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搞你的包围圈,我搞我的朋友圈,最后后悔的一定是美国。无疑,在中美关系中,中方越来越自信,越来越主动。我看到CNN不久前报道这次中美的会晤。一位美国高级官员是这样说的,他们中国人在世界舞台上更加自信了。

这次会晤中台湾问题无疑是重中之重。习近平主席是这样说的“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过去习主席也反复说过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基石,基石毁了,地动山摇。但这次明确地将台湾问题划为第一红线,这还是第一次。这就是我经常讲的要给美国人“立规矩”。最近连续好多次我们在给美国“划红线”,布置“问题清单”,以我们对手能够听得懂的语言给他们立规矩,体现了中国新时代“平视外交”的特点。

对于习主席这个重磅的表述,拜登总统做了一个至少从表面从措辞上看还是比较积极的回应。他做了一个叫“五不四无意”的承诺。我印象中过去有过“三不一无意”“四不一无意”,这次是“五不四无意”。即不寻求通过强化盟友关系反对中国,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也不支持“台湾独立”,这是“五不”。而“四无意”就是指的美国方面无意和中国发生冲突,无意围堵中国,无意与中国“脱钩”,无意阻挠中国经济发展。

习近平主席这次会晤中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他过去曾多次说过“太平洋足够宽阔,容得下中美两个大国”。而这次他是这样表述的,他说:“地球足够大,容得下中美各自和共同发展”。从“太平洋足够宽阔”到“地球足够大”的表述,这个意义不容小觑。随着综合国力全面提升,我们先后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等等。另外又衍生出来比方说“海洋共同体”、“生态共同体”“中国东南亚命运共同体”等等许多概念。现在又提出了:“地球足够大,容得下中美各自和共同发展”。我个人认为我们已经把自己定位为全球大国,而非区域大国。

双方达成了不少共识,一些很快就得到落实。比方说,双方同意共同努力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国大会取得成功。大家知道,2022年8月,由于佩洛西窜台,中美关系走向低谷,中国外交部对美国出台了八项反制措施,其中包括暂停中美气候变化商谈。随着这次中美峰会,中美气候合作得以恢复,使正在埃及举行的缔约方大会得以顺利落下帷幕。经过了36个小时彻夜谈判,会议总算达成了协议,并且批准设立了帮助发展中国家的“损失和损害”基金。

一般认为这是美国和欧盟做的一定的让步,而中美合作在当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得到多数国家的好评。再比如,峰会同意两国财经团队就宏观政策、经贸等问题展开对话协商,我们已经看到报道了,我们的商务部长王文涛,和在曼谷举行APEC期间的美国贸易代表戴琪进行了会晤等等。

另外,双方都同意中美各自的外交团队保持战略沟通,开始经常性的磋商,这与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双方几乎不接触相比,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当然,我们对美国是了解的,美国政客“口惠而实不至”是常态,对此我们要心中有数。在这次会晤中,习近平主席就不点名地批评了美国政治诚信和执行力的问题。

此外,与中国政治可预测性相比,美国政治最大特点就是不可预测性,大概唯一可预测的就是我经常讲的美国的制度设计是前工业革命时期的,除非进行深刻的政治体制改革,美国体制总体将一路走衰。

美国此时的国内政治也是一片乱象:特朗普宣布竞选总统,演讲中他重新提所谓的“中国病毒”,以及要与中国的供应链脱钩。可能出任美国众议院新议长的麦卡锡已经扬言,如果自己被选为众议院议长,他扬言要设立一个“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一般认为,他是一个比佩洛西还要反华的政客。他还多次指责拜登政府“对抗中国不力”。他甚至扬言也要访问台湾,我的回答是:“你试试看”。如果美国下决心不要稳定的中美关系,那我们要它干什么?如果美国官方决定公开支持“台独”,那我们就一举彻底解决台湾问题。

总之,我一直认为唯有通过交锋,使它遭受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它才能有所收敛,才会愿意与你进行更好的交流。这次巴厘岛峰会可以说是经过这些年的激烈交锋后,美国终于意识到有必要做出某些至少是战术上的妥协,从而使双方得以进行这么一次“更好的交流”。

但随着美国国内围绕2024年大选而开始激烈地角逐,双方的交锋会时起时落,我们需要做好准备。我们务必以高度的中国自信和历史主动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已有的成功交锋的基础上,继续进击,直至在新的基础上实现双方更好的交流,为中美关系的更好发展,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我们的贡献。好,就跟大家分享这些,谢谢大家。

【圆桌讨论】

主持人:此刻的美国,我们可以怎样去概括它?

张维为:我是一直看衰美国政治制度的。我老讲如果不经过实质性的改革,你走衰的速度只会越来越快,实际上是这样,比多数人预测的速度还要快。

你看,一个是债务危机,三十万亿美元的债务,这意味着美国每年要为这个债务付出巨额利息,这要占用它大量的财政收入。另外,此时此刻美国的通货膨胀8%到9%左右,特别是汽油和食品。

另外为什么我觉得它要输掉科技战?你看跟中国打科技战,芯片卖不出去等等原因,已经导致硅谷很多企业大规模裁员。政治上,问题更多,现在都在预测2024年大选之后,美国将遇到巨大的挑战,甚至不排除出现内乱、战乱等等。所以拜登迫切要求跟习主席见面,背后有这些原因的。很多东西他都希望跟中国协商,我甚至认为在台湾问题上,因为我们在八月份军事演训非常强势,他们知道美国是对付不了中国的,所以他想缓和一下。

这次拜登反复强调要管控危机,别让危机滑向对抗。中国也同意这个立场。总书记的话讲得很重,我们是两个大国,我们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人类负责。我觉得一个大国领导人要有这种远见,希望美国人能够听懂,只能希望。

主持人:其实我们观察美国,特别是这些年来它给中美关系制造这么多的障碍,跟它美国自己遇到的发展上的很多问题是有关的。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方方面面的,其实对于每个国家来说,发展中都会遇到问题,关键不同在于我们遇到问题之后如何去处理它。美国的处理方式就是向外的。

范勇鹏:对,我经常讲一句话,就是当你有了问题,你不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去找别人,往别人身上甩锅,其实是一种很不成熟的心智。那么其实这也是当前美国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这次拜登特别急迫要会见,其实背后有很多国内的因素,我觉得最大的一个可能就是它(美国)统治集团的分裂,这种党争。因为现在是一个特别短暂的窗口期,就是中期选举刚刚结束,两党之间的这种“狗斗”短暂地告一段落。

2024年这个大选又要开始了,所以拜登这个时候他特别希望能够稳定阵营,然后和中国的关系能够稳定下来。他很多考虑的是自己集团、自己个人或者家族的政治利益。

主持人: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也可以看美国释放出来的一些缓和的信号,它更像是一种“术”,而不是“道”。不是说他(拜登)真正地对中国的这种战略的一些眼光理念发生了改变,而是他要解决眼下的一些“急就章”的问题。

张维为:可能战术性的层面更多一些,我觉得我们一定要心中有数。我们一些学者特别乐观,一下子就兴奋起来觉得中美关系变好了。

主持人:有没有发生重大转向。

张维为:我觉得还不是质的变化,只是一个暂时的逗号,缓一缓。对此我们要心中有数。而且美国整个国家的信誉的丧失,这是美国这些年最大的失败。比方说佩洛西窜台,之前是在7月28号,习主席和拜登就通过一次话,拜登明确说不支持“台独”。然后佩洛西8月2号就窜访台湾了。美国“口惠而实不至”带来的是它整个国家信誉的丧失,这使美国今天面临很大的挑战。

主持人:所以您看从这一次的双边会晤,特别是美国方面的态度,其实给我们一个更好的窗口,可以更好地去理解、认识、观察美国这个国家。

范勇鹏:刚才张老师讲的佩洛西窜台这个事,其实你看拜登一方面口头上讲说不代表我们官方,但又是军机护航。实际上就是他没有这样一种国际信誉,一种政治意识,真的是要把中美关系搞好。对我们来讲,倒也不用特别担心。就是说白了你来谈总比不谈要好,但是我们要有一个战略定力,我们不随着你的脚步来跳舞。

主持人:不是因为你说要来见一次,然后释放了一些和缓的信号,我们就认为真的是这样。

张维为:反正我们心中有数,因为他一直这样的。而且你可以看美方发表的公报,有些东西是他跟我们说,但在他自己的公报中,他不说。反对“一中一台”,反对“两个中国”,在美方的公布里面没有,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在美方的公布中也没有。所以这本身就是说明很多东西美方最后是不会承认的。

范勇鹏:其实反映出更大程度上美国可能主要是一种话术。他(拜登)其实是想避免刺激中国。咱们中国人特别讲究全局思维。其实这个事情放在过去这几年的全局里边看得非常清楚。咱们就把这个世界比喻成一个棋盘。我们看美国一方在过去几年,美国有一种观念叫文明冲突。比如像亨廷顿最早提出这个“文明冲突论”。

他们就认为我们美国霸权,我的对手是谁?就是伊斯兰文明,中华文明、东正教文明。所以过去这些年你看它(美国)的一些战略要点,阿富汗是和伊斯兰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冲突点,乌克兰是和东正教文明。然后在中国前些年主要是香港。但是这三个点都在全线地在退缩。去年阿富汗撤军,美国撤得非常狼狈。

然后还有中东地区,我们看到像沙特、阿联酋这些国家都开始跟美国渐行渐远。所以在面对伊斯兰文明的战线上其实已经全面退缩了。面对东正教文明的乌克兰战场,实际上现在也是捉襟见肘。然后在中国更不用讲,从贸易战到科技战到香港、新疆,包括借用新冠疫情想搞“颜色革命”,整整一套打法全部都没有得到实现。那么,这个棋盘上,美国实际是在全面地处于一个退缩收缩的状态。

我们再来看中国这一边。我觉得今年一个重要的亮点就是撒马尔罕的上合组织峰会。那么这个峰会上有很多重要的变化,一个是伊朗要加入,刚刚11月30号伊朗议会已经高票通过了加入法案。然后另外像阿联酋等等一些国家要加入观察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演进。然后再一个就是印度,前些年从特朗普到拜登都是要拉住印度搞这个“印太经济框架”,要把印度拉到西方的供应链里面。

但是你看莫迪在上合组织峰会提什么?说我们要建一个上合组织的供应链,实际上等于公然地打了美国的脸。所以这个战线美国也是非常不利的,中国是在全线的有利。比如像我们胜利召开二十大,然后紧接着越南领导人就来访华,特别一个重要的亮点就是标准轨铁路,在棋盘上来看,我们看到我们在各个方面都是在往前进取的。那么我们就知道现在美国的统治集团,包括拜登他背后的这样一个集团,他其实内心是非常焦虑的。

张维为:我们讲“得道多足,失道寡助”,现在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你看这次G20峰会和接下来在曼谷举行的APEC峰会。你看得出来中国是“明星”,大家排着队要见习近平主席。印度尼西亚没有见到的,到泰国曼谷继续去见。所以这个背后是我们搞朋友圈,他们搞包围圈。现在看到朋友圈的模式,它的基础是民生,是民本主义,是中国国内模式的延伸,结果很得人心。特别是雅万铁路,我觉得这是中国模式对全世界的一个成功展示。

【观众提问】

观众1:最近我们看到美国对台湾的问题在态度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比如拜登的“五不四无意”承诺,在“不支持台湾独立”的基础上增加了“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增加的这一条在意思表达上与之前有什么不一样?另外就是这一条的增加会对我们祖国实现统一有哪些积极的作用?谢谢。

范勇鹏:美国做的一些正面的口头上的承诺,我觉得一个积极意义就是证明了我们的一个战略智慧,就是合作是退让不来的,是斗争来的。他为什么会做这样一种表态?我觉得跟刚才张老师讲八月份佩洛西窜台之后,我们的环岛军演,我们塑造台海的新常态,这个东西实际上是给美国证明了我们的能力和意志,也打击了美国,包括在东南亚地区,对这个心理影响是非常大的。另外还有前不久我们珠海航展,我们把我们很多重器都拿出来摆在这。

张维为:我再补充一句,就我们讲的叫斗争,通过交锋才能更好地交流。而且这种交锋和斗争会得到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天下苦美久矣。中国出头跟美国斗争,其它国家特别高兴。这个斗争是方方面面的,珠海航展就是这个例子。它们说中东国家觉得这是它们的“双十一”。看到这么多东西可以买,包括成建制的合成旅装备,各种各样的配备,这些国家觉得你靠得住,有谱。雅万高铁也是的,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成果。我觉得这个世界处在一个新的觉醒年代。人们日益看到中国行,美国不行,西方不行。

“彩虹-7”隐形无人攻击机,图自“环球时报”。

观众2:美国财长耶伦参与会晤是否预示中美经济合作回暖?

张维为:我看到在两国元首达成一些共识之后,耶伦和我们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也见面了。然后戴琪和我们的王文涛商务部长也见面了。就说明双方在互动了,互动肯定比不互动好。但是现在关键是美国给出的信号非常矛盾,耶伦和戴琪的观点也不一样。

耶伦我个人认为她主要代表华尔街,代表美国经济利益,她希望赶快减少关税,赶快控制通货膨胀。但戴琪说现在不能开这个口子,她是政治考量,认为这口子一开,整个要承认美国的贸易战失败了。政治上对于竞选,对民主党都是不利的。所以这个时候她们有矛盾,总体上大家开始关注经贸关系,这是好事情,但怎么做到,还要等一段时间。

范勇鹏:首先美国本身它是矛盾的,张老师讲了代表不同集团的利益,我觉得也不能过于乐观。一个是美国实际上自己是没有真的下定决心做好准备要跟中国解决经贸的问题。他现在可能关注的是一些很具体的问题。比如九月份中国减持(美国)国债,包括日本一些国家减持美国国债,美国很着急,所以他(拜登)急于想解决这些小问题。但是在大的结构上,我觉得美国并没有这样一个意志。另外就是我们看戴琪和耶伦本身有矛盾有冲突。但其实耶伦本身她也是有很深的地缘政治和冷战思维的。说白了还是民主党传统那一套,要把中国从美国主导的价值链里边给排斥出去。所以你抱着这样一种心态,她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好中美的贸易问题。所以我们抱着一种战略定力,你要谈我和你谈,但是根本的问题我们是有自己的定力的。

另外我再讲一点,在经贸问题上,我们可能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边也要放弃跟美国完全回到之前状态的幻想。我们在经贸问题上将来重要的出口,比如像中南半岛、东南亚、中亚地区,包括像伊朗这些地区,可能要成为我们未来增长的新亮点。

观众3:面对美国的言行不一,还需在哪些方面早做准备?

张维为:我的基本思路还是这样的,就是通过交锋达到更好的交流,通过坚定的斗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前面讲到这个例子就很好,珠海航展某种程度上也是办给美国看的,我们就是高调地亮相,这个交锋、这个亮相也是展示给全世界。我们的朋友圈可以压倒你的包围圈,背后是实力的支撑,这个非常重要。我一直讲美国和西方国家承认实力,包括硬实力、软实力,这个观点我反复地讲,我们一些人过去是总想通过表示善意,以为这样做美国就会让步,跟美国这样的国家打交道,这样做是行不通的。

范勇鹏:对。其实说白了就是要我自岿然不动。其实咱们古人早就有这样的智慧。《孙子兵法》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他说用兵之道叫“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就是说不管你怎么样,就是告诉你我是不可攻的,我是有所待的。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1: 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十年:欠发达
2020: 张文木:形势越复杂,斗争越艰巨,越需
2020: BBC记者问俄罗斯是否“善良无辜”,普京
2019: 山猫:有了“双航母”,我们的目光还需
2019: 中国科学家邓宏魁入选《自然》年度十大
2018: 最后的5%大于前期的95%
2017: 中国空军编队首次飞越对马海峡 赴日本海
2017: 当中国还在“群雄割据” 印度已确定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