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x-file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1962年对印反击战,毛主席为何高看“郭指部队”?(作者高原子弟兵, 应该就是张小康)
送交者:  2022年11月21日17:42:07 于 [世界游戏论坛] 发送悄悄话




来源:南亚研究通讯时间:2021-06-23

在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我军有一支独立营规模的部队被称为“郭指部队”,它虽然仅有 3 个步兵连和 1 个炮兵连,却因战绩赫赫,而被毛主席高看一眼。战前,根据西藏军区前指的命令,由山南军分区副司令员郭志显上校组建一个精干的指挥所(简称郭指),率领步兵第3 团的步兵第 1、2、3 连和炮兵连,合称郭指部队,共400 余人。其中,步兵第 3 连是由得芒、肖站、东章三个边防队从几个哨卡临时抽调人员编组的。


一、首战棒山口,歼灭印军1个连

1962年 10 月 17 日,郭指部队按照西藏军区前指对克节朗战役的部署,进至棒山口北侧监视当面印军,以保障藏字419 部队在克节朗地区攻歼印军第 7 旅时的翼侧安全。印军第7 旅被歼灭后,西藏军区前指于 10 月 22 日向郭指部队下达了《拔除敌棒山口据点的作战命令》。

棒山口位于“麦克马洪线”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战术地位,从错那到达旺的交通要道必经此山口。该山口海拔4300 多米,两侧是高大的山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印军阿萨姆步兵联队第 5 营的 2 个排部署在棒山口据点,锡克联队第1 营第 4 连部署在棒山口以南 500米处。印军在棒山口构筑了地堡、堑壕等坚固工事,企图扼守通往达旺的咽喉要地。

郭志显副司令员决心:采取“正面牵制,翼侧主攻,分割包围”的战法,歼灭棒山口之敌。

10 月23 日 7 时,郭志显副司令员、山南军分区参谋长曹宗堃指挥部队向棒山口之敌发起进攻。

炮兵连的6 门火炮和肖站边防队的 2 挺重机枪以猛烈的火力摧毁印军工事,压制敌火力,支援步兵冲击。

肖站边防队以1 个班的兵力在棒山口正面进行牵制,吸引印军火力。

步兵第 1连担负迂回任务,从右翼迂回至印军侧后,切断了锡克连与阿萨姆步兵的联系,包围了敌人。

步兵第 2连、第 3 连担任主攻,从左翼迂回至棒山口东南侧实施突击。3 连的 2 个尖刀班猛打猛冲,首先在棒山口印军老营房附近摧毁了敌人 7 个火力点,一举突破了印军阵地。2连、3 连协同攻击,迅速歼灭了阿萨姆步兵联队第 5营的 2 个排,攻占了棒山口印军据点。

在 1 连的协同下,2连、3 连转向敌锡克连展开勇猛攻击,经大半天激战,基本歼灭了印军锡克联队第 1 营 4 连。

郭指部队在棒山口攻坚战斗中,歼灭了印军114 人,越过了 “麦克马洪线”,即以实际行动否认了非法的“麦线”。随后,郭志显副司令员指挥部队继续向达旺方向发展进攻。

达旺,是门隅地区最重要的政治、宗教中心,并且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出生地。印军入侵达旺后,修通了公路,使此地成为印军的指挥中心和后勤供应基地。

我军攻占棒山口要地后,印军将领十分恐惧,东部军区司令L·P·森中将乘直升机逃离达旺前,命令据守达旺地区的部队放弃达旺,立即组织撤退。

西藏军区前指指挥藏字419 部队、陆军第 11 师、郭指部队从多个方向奋勇追击,于 10 月 24 日、25 日分别进抵达旺河东新桥,攻占达旺,歼灭了正在撤逃的印军尾部。

1962年 10 月 24 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提出停止边境冲突,重开和平谈判,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建议。中央军委、总参谋部电令西藏军区前指在攻占达旺后,部队暂不过达旺河,在达旺河以北地区集结,休整待命。

至此,中印边境自卫反击第一阶段作战胜利结束。


 


二、百里大纵深迂回,斩敌腰部

中国政府发表声明的当日,印度政府就拒绝了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建议,再次走上了以武力解决边界问题的军事冒险之路。

印军在西山口——邦迪拉主要方向上集中了1 个军部、1 个师部,辖 4 个步兵旅、1 个炮兵旅以及装甲、工兵等兵种部队,企图依托西山口天险固守达旺河以南地区,伺机向达旺、克节朗地区实施反攻。

印军的兵力部署有什么特点呢?刘伯承元帅指出:“目前敌人的配置是铜头、锡尾、背紧、肚松。”

针对印军兵力部署的特点,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中将决心:采取“打头、击背、斩腰、剖腹、切尾”的战法,歼灭西山口——邦迪拉地区之敌。即以第 11 师担任“切尾”任务;藏字 419 部队、第 55 师、郭指部队和 3 个炮兵团担任“打头、击背、斩腰、剖腹”的任务。

郭指部队担负迂回略马东,斩敌腰部的任务。张国华司令员原计划以1 个步兵团迂回略马东,由于侦察人员报告说, 这条路线多是崎岖翻山小道,有些地段是悬崖绝壁,甚至没有路,大部队通行十分困难,于是将此项任务交给郭指部队。

略马东是个小村子,位于申隔宗与米龙岗之间,是印军线式部署的腰部,印军步兵第62 旅、炮兵第 4 旅主力部署在西山口、申隔宗地区;第 4 师战术司令部、步兵第 65 旅等部署在米龙岗、德让宗地区。我军一旦占领略马东地区, 即可拦腰斩断印军部署,形成分割围歼敌人的有利态势。

1962年 11 月 12 日 20 时,郭志显副司令员、步兵第 3 团副团长张天明率领部队及藏族民工运输队由达旺以东的 劳村出发,一路翻山越岭,艰苦行军。郭指部队到达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子鲁克塘后,找到了一位曾经走过由鲁克塘村到略马东村小道的门巴族老人,郭志显副司令员向他详细地了解了道路情况。此举解决了百里大纵深迂回的关键问题。在门巴族老人的指引下,郭指部队直插略马东。

郭指部队大纵深迂回路线全长130 公里,沿途全是海拔2000 至 4000 米的大山,小道崎岖,坡陡艰险。指战员们以坚韧不拔的精神,翻越常年无人行走的高山,战胜悬崖绝壁等重重困难,奋力向略马东开进,坚决完成斩敌腰部的任务。


三、歼灭巡逻警戒之敌,获取敌情

郭指部队于15 日 18 时 30 分进至熊酒干娘,此地距离略马东只有 10 余公里。先头 2 连尖兵班在前进中发现前方200 余米处有火光,便立刻报告。郭志显副司令员命令2 连尖兵排前出侦察处置,并命令部队停止前进。

2 连尖兵排隐蔽进至距火光约20 余米时,观察到在一顶帐篷里有 7 名印军正在围坐谈笑。我尖兵排突然开火,以猛烈的射击将印军全部击毙,除缴获敌全部武器弹药外,还缴获了 1 部电台。我军无一伤亡。

被歼之敌是印军第65 旅拉加普特联队第 4 营派出的巡逻警戒分队,因该敌被我军突然歼灭,电台被我缴获,而未能向后方报警。这是郭指部队在迂回途中的首次战斗,打得干脆利索。这次战斗的重要性在于:敌人来不及报警即被歼灭,而郭指由此得知已进入印军部署区。

歼灭警戒之敌后,郭志显副司令员当即判断距敌可能不远,于是决定:2连往前伸出 200 米,担任警戒;部队暂时在熊酒干娘原地停止,以待进一步查明敌情和地形道路。

16 日9 时,2 连警戒组抓到一个可疑的人,此人是当地部落的一个小头人,受印军派遣,前往熊酒干娘地区寻找中断电台联络的巡逻警戒分队。经询问这个小头人,郭指获得以下敌情:(1)在熊酒干娘以南2 公里的罗布泽地区驻有印军 1 个连,该敌已经控制了通往略马东的必经之路;(2)略马东村子里没有驻印军;(3)略马东村东南 6 公里的米龙岗村驻有印军300 余人。

面对前往略马东的道路已被敌人控制的新情况,郭志显副司令员沉着冷静地作出两条重要处置:第一,派出6 人侦察小组查明从翼侧绕过罗布泽,通往略马东的迂回路线;第二,以 2 连加强警戒,准备阻击由罗布泽沿小路北上寻找巡逻警戒分队的印军。

 

四、郭指以部分兵力阻击印军,主力绕道略马东

11月 16 日下午,驻罗布泽的印军因与巡逻警戒分队电台联络不上,又不见小头人返回,便派出一支机动分队沿小道北上搜索,寻找失去联络的巡逻警戒分队。

印军机动分队接近我2 连 8 班警戒阵地时,8 班长曹尚荣率领全班突然开火,当即毙敌 10 余人,其中战士崃家祥毙敌 3 人。16 日傍晚和夜间,8 班击退了印军两次进攻。曹尚荣班长腿部负伤仍坚持指挥,机枪射手杨忠华腰部受伤仍坚持战斗。17日凌晨,印军撤退时以密集射击迷惑我军。

侦察小组经过昼夜侦察,返回报告:已查明我军前进方向的左侧山沟无道路,但山沟没有绝壁,可以通行,能够迂回到略马东。郭志显副司令员果断定下决心:主力避开当面罗布泽之敌,沿左侧山沟绕道略马东;2连长王海龙率 3 排

在熊酒干娘进行佯动,牵制罗布泽之敌。郭副司令员这一决心,不与敌纠缠,不贪图小胜,不为敌所阻,绕行无路之地,争取按时到位,无疑是正确的,充分体现出他的指挥水平。

郭指部队主力于17 日 15 时从熊酒干娘出发。为了防止走错路线,郭志显副司令员亲自率领尖兵班走在最前面,掌握着部队开进的方向。部队离开山上小道,走入山沟,一路下陡坡,穿密林,过草丛,踏灌木,夜间遇雨又跋泥泞,其苦无比。炮兵连、运输队每人负荷达35 公斤左右,掉在主力之后较远,郭志显副司令员即派 2 连 2 排一面担任后卫掩护主力安全,一面协助炮兵连、运输队前进。

郭指部队经过17 个小时在没有道路的峡谷、陡坡、密林、草丛、灌木中昼夜冒雨穿行,终于在 11 月 18 日 7 时 45 分抵达略马东村以东的公路上,按时到达张国华司令员指定的位置,胜利完成了斩敌腰部,割裂敌部署的任务。

 

五、郭志显定下阻敌决心,首战伏击敌汽车纵队

郭志显副司令员率领部队进至略马东村后,观察到略马东村子确实无印军,同时发现略马东台地距离公路较远,坡度太陡,不利于阻击敌人,因此决定:部队首先向东南前进,歼灭米龙岗之敌;尔后再选择有利地形,阻击敌人。

郭志显副司令员率领部队前进2 公里多,发现略马东以东的大山梁是个天然的良好阻击阵地,一是公路弯曲狭窄,从三个山腿腰部傍山而过,有利于我居高临下伏击敌人;二是大山梁长达 3 公里,有足够的战术地幅,有利于我兵力展开;三是大山梁对面的深谷底下是地尖河,不利于敌人逃跑。

此时,我军已发起战役总攻,西山口、申隔宗的印军步兵第62 旅、炮兵第 4 旅有可能沿公路逃跑。郭志显副司令员当机立断,改变攻歼米龙岗之敌的决定,定下最后的战斗决心:部队迅速占领略马东以东大山梁,利用有利地形,切断公路,坚决阻击南逃之敌。并以少量兵力监视米龙岗之敌。

郭志显副司令员慧眼识地形,他的这一决心为很快来临的略马东地区阻击战斗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18日 10 时许,正当郭指部队还在大山梁上占领阵地,组织战斗尚未就绪时,郭志显副司令员即发现公路上有 8 辆小汽车从西山口方向驶来,正往德让宗方向逃跑,便立刻命令3 连尖兵班速插公路阻击。

3 连尖兵班插行时遇到断崖,只得绕行坡缓的地方下到公路,因延误时间,来不及阻击,印军小车队即沿公路向南逃去。战后查明:该敌是印军第62 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及其旅部人员,此股逃敌后来被我 154 团在搜剿中歼灭。

根据印军8 辆小汽车南逃这一情况,郭志显副司令员判断西山口、申隔宗地区之敌已开始逃跑,于是命令各连、排尽快占领阵地,准备阻击南逃之敌。

20 分钟后,印军几十辆汽车组成的一路纵队进至我3 连阵地西侧公路,3 连副连长周炳春立即指挥射击。1 班长和藏族战士、翻译占堆首先开火,打伤了头一辆汽车的印军驾驶员,击毙了车箱里的 3 名印军。其他指战员紧跟着猛烈射击,将印军先头3 辆汽车击毁,堵塞了公路。

印军汽车纵队被堵塞后,车上乘敌纷纷跳车,有的逃窜,有的在公路旁射击。我3 连各班、排相继赶到,凭借山腿有利地形,以各种火力大量杀伤敌人。

乘敌汽车纵队混乱之机,我3 连 1 排 1 班、3 排先后从山坡上冲下去,沿着公路猛打猛冲,一路歼敌。冲在最前面的 1 班长和占堆抓俘了 8 名印军。

在 3 连迎头痛击印军汽车纵队的同时,1连、2 连 1 排和 82 迫击炮、57 无后座力炮各 1 个班迅速占领大山梁,形成了一道阻击阵地。


六、伏击印军炮兵纵队

18 日13 时,从西山口撤退下来的印军炮兵第 4 旅的 3 个连组成一路纵队,沿公路驶至我 1 连与 3 连阵地的结合部。

郭志显副司令员指挥已占领阵地的火炮和重机枪对敌炮兵纵队进行猛烈的火力打击,并命令3 连 2 排冲下公路攻击敌炮兵纵队。

炮兵连2 班携带 1 门 82 迫击炮及 38 发炮弹,在 5 昼夜的艰难行军中开展体力互助,全班 10 人无一掉队。郭副司令员命令下达时,炮 2 班观察到印军 2辆小吉普车和 4 辆拖着火炮的牵引车正沿公路驶来,便立即发射 3 发炮弹,直接命中印军第一辆和最后一辆牵引车,打得其余炮车无回旋之地,被迫停驶。

3 连2 排乘势从山坡上冲杀下来,一举歼灭印军 1 个炮兵连。2 排继续沿公路攻击前进 400 余米,打乱了敌人的先头部队和炮兵纵队,并机智地破坏了地尖河下游的木桥,使敌人难以在此地过河逃跑。

与此同时,印军后续2 个炮兵连也遭到我 1 连的火力打击。

最终,郭指部队歼灭了印军炮兵第4 旅的 3 个炮兵连,缴获了 87.6 毫米口径榴弹炮 11 门。


七、伏击印军千余名步兵纵队

18 日 13 时 30 分,从西山口、申隔宗逃来的印军第 62旅的 1 千余步兵乘车及徒步进至我 1 连阻击阵地的西侧公路。印军第一辆汽车刚驶过公路弯曲部,即被我57 无后座力炮击中。我迫击炮 2 班观察到公路上有 15 辆满载步兵的汽车正在行驶,即以急速射打得敌步兵纷纷跳车,向路旁森林逃窜。我重机枪也以猛烈的火力打击敌步兵。

1 连2 排主动下山出击,冲至距公路 40 米左右时,以轻机枪、步枪、冲锋枪和手榴弹,向公路之敌猛烈打击,击毁敌数辆汽车,歼敌一部。

敌千余名步兵遭到我军步兵、炮兵的伏击,伤亡惨重,深感沿公路逃跑无望,于是决定改变逃跑路线,企图从我阻击阵地实施突围,沿略马东至米龙岗的骡马小道逃跑。

 

八、阻击印军主力突围

18 日15 时 20 分,印军以 400 余步兵的密集战斗队形,向我 2 连 1 排阻击阵地发起进攻,企图尽快突围。

面对10 倍于我之敌的蜂拥进攻,我 2 连 1 排指战员沉着冷静,依托工事、乱石、树根据枪瞄准,当敌先头进至我军阵地前不到 40 米时,全排以短促火力向敌人猛烈射击,毙伤敌先头40 余人。与此同时,我炮兵火力和 1 连的机枪火力向敌后续主力猛烈射击,敌人伤亡惨重。

当被打退之敌回窜时,我2 连 1 排乘势以多个战斗小组实施阵前反冲击,追打溃退之敌,并捡回不少手榴弹及一些枪支、子弹。

印军不甘心失败,重新组织第二次突围,于 17 时 20 分集中300 余步兵,分两路向我 2 连 1 排、1 连 3 排阻击阵地同时发起进攻。

我 2 连1 排、1 连 3 排在各自的阵地上,采用第一次打退敌人的战法,首先在最近距离突然开火,毙伤敌先头后,即以多路战斗小组实施阵前反冲击,追歼溃逃之敌。

炮 2 班向高处转移发射阵地后,立刻观察到敌主力集群,瞄准手曲京宁来不及装表尺就操炮射击,给敌主力集群予严重杀伤,迫敌四散逃命。战后,曲京宁荣立一等功。

印军两次突围失败后,不惜孤注一掷,集中主力600 余人,采取“正面佯攻,侧后迂回进攻”的战术,分兵两路发起第三次突围进攻。19 时 10 分,印军以 200 余步兵在我阻击阵地正面进行佯攻,以主力400 余步兵隐蔽地迂回到我 2 连 1 排右翼,企图从侧后突破我军阻击阵地。

2 连1 排观察到敌人动向后,主力隐蔽地运动到敌人翼侧。当敌人距我阵地只有约 30 米时,我各种火器突然开火,给敌先头予严重杀伤。战士罗永正隐蔽地迂回到敌人侧后,打伤了敌指挥官,使进攻之敌人顿失指挥,慌忙撤退。印军第三次突围进攻又被粉碎。

向我军进行佯攻的200 余名印军,趁夜晚摸到了我军 1 连与 3 连的结合部。当我发现敌人时,距我仅有数米,我全体指战员一跃而起,冲入敌群展开白刃格斗。副连长周炳春、战士曾家禄等指战员与敌人扭成一团,抱摔拼打。我指战员以勇猛的白刃拼杀和肉搏格斗,打退了敌人的夜间突围。

18 日夜间,印军先后三次试图沿公路从我3 连 1 排阻击阵地突围,均被打退。至此,印军再无信心组织突围。

当晚,米龙岗的印军以两路兵力分别进到我1 连、3 连侧后,该敌侦察时发现了我军监视分队,因不摸虚实,犹豫不决,未敢逼近,于 19 日零时撤离。

 

九、歼灭被阻龟缩之敌

我军157 团于 19 日 9 时 10 分与郭指部队胜利会合。该团于 18 日傍晚赶到略马东地区,歼灭往不丹王国方向逃跑之敌后,于 19 日凌晨从地尖河攀上公路,继续前进。157团7 连在沿公路进攻中,击毙了印军锡克联队第 1 营营长梅赫塔中校以下 119 人,俘敌 8 人。

我军31 团 1 营奉西藏军区前指命令,由德让宗沿公路赶往略马东增援,于 19 日 8 时 30 分与郭指部队胜利会合。

在前进过程中,该营3 连在米龙岗俘获印军高尔瓦尔联队第4 营营长巴塔查尔吉·坦登中校以下 45 人,毙敌 52 人。

郭指部队在157 团、31 团 1 营的协力配合下,于 19 日 9 时 50 分向略马东地区被阻之敌发起最后的总攻。

被阻之敌经我军一昼夜打击,已伤亡惨重,建制混乱,指挥失灵,各自龟缩在丛林、石隙、石洞内,企图寻机偷逃。

郭志显副司令员决心采取“多路直插分割,三面对进合击”的战法,围歼被阻龟缩之敌。

在郭志显副司令员的指挥下,3连以 2 排沿公路攻击,以 1 排插到谷底沿地尖河左岸向上攻击;2 连 1 排直插公路,由被阻之敌的背后向下攻击;1 连兵分三路,每个排为一路,直插敌群,将敌人分割成数块后,各个歼灭。郭指部队歼灭公路两侧及地尖河左岸附近的残敌后,1 连乘胜分三路徒涉地尖河,仅用 30 分钟,又肃清了地尖河右岸之敌。

战至19 日 14 时 30 分,略马东地区阻击战斗胜利结束。


十、略马东地区阻击战斗的战果与战评

郭指部队在略马东地区阻击战斗中,共歼敌 681 人(不含157 团、31 团 1 营歼敌数),其中毙敌 445 人、俘敌 236 人;缴获敌 87.6 榴弹炮 11 门、81 迫击炮 24 门、90 火箭筒6 具、重机枪7 挺、轻机枪 50 挺、冲锋枪 52 支、步枪 230 支、手枪 11 支、汽车 84 台、电台 15 部、电话单机 15 部,以及各类弹药、军用物资一大批。我军牺牲8 人,受伤 7 人。

郭指部队歼敌人数与自身伤亡人数之比为45.4:1,并且这一战果是在我军以 400 余人应对印军 1500 余人(含罗布泽、米龙岗之敌)的情况下取得的。郭指部队之所以能够以少胜多,创造战争史上的奇迹,其重要原因就是既得地形之利,又讲求战术,无论是伏击、攻击还是抗击、反冲击,直到最后围剿战斗,郭指部队都巧妙地利用了地形,灵活地运用了战法,体现出高超的战术水平。

对于带兵打仗的指挥员来说,战绩说明一切。郭志显副司令员深刻领会西藏军区前指的战役意图,坚决执行大纵深迂回斩敌腰部的艰巨任务,其决心之果断、组织之周密、指挥之灵活,堪称典范。步兵第3 连是由 3 个边防队从数个哨卡临时抽调人员编组的连队,郭志显副司令员特意和 3 连在一起行动,使该连形成了很强的凝聚力、战斗力,全连打得英勇顽强,战绩显著。

郭指部队面对4 倍于我之敌,坚持孤军作战,全体指战员无一人畏缩,个个英勇顽强,人人奋勇杀敌,这是夺取胜利的决定性因素。藏族战士、翻译占堆一人歼敌 15 人,最后为掩护战友英勇牺牲,被追记一等功,这位昔日的奴隶被部队和群众称赞为“藏族人民的好儿子”。战后,郭指部队有17 个单位、126 名指战员立功。其中,2 连 1 排、3 连 1 排 3 班分别荣立集体一等功;3 连 1 排、2 排,炮兵连 2 班分别荣立集体二等功;王祥才等3 人荣立一等功,卓群贤、曹尚荣、吴忠元等 6 人荣立二等功。

战后,张国华司令员于1963 年 2 月 19 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以及同年月 22 日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等多个重要场合,作中印边境东段自卫反击作战报告时都专门讲到:“郭指部队按时插至略马东,将敌拦腰斩断,对战役的胜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张国华司令员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山南军分区4 个连打垮敌 1 千余人,其中毙敌 400 多人,俘敌 200 多人时,毛主席插话说:“那 4 个连队应该跟着 11 师先头团一起去,应该一过去就到打陇宗。”(打陇宗是地名)毛主席为什么这样讲?原委是这样:11师 33 团、32 团经 7 天 5 夜 200 多公里的大纵深迂回,切断了德让宗与邦迪拉之间的公路。尔后,32 团直接进击德让宗,迫使印军第 4 师师长 A·S·帕塔尼亚少将带师战术司令部遗弃部队,落荒而逃,并缴获了印军坦克、火炮、汽车等大量武器装备。美中不足的是,32团未能截断由德让宗通往打拢宗的骡马小道,致使印军步兵第4师战术司令部等敌人漏网。由此可见,毛主席对郭指部队4个连的战斗力和战斗精神是高看一眼的,认为郭指部队应该迂回到比略马东更重要的打拢宗阻击印军。总参谋部把郭指部队略马东地区阻击战斗收入《战例选编》,供全军学习借鉴。

总之,从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到西藏军区、各参战部队,对郭指部队百里大纵深迂回,斩敌腰部,大量歼敌的略马东地区阻击战斗,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郭指部队的辉煌战绩足以彪炳青史。

 

本文转载自“雪域老兵吧”公众号2021年6月5日文章,原标题为《1962年对印反击战,毛主席为何对“郭指部队”高看一眼?》,作者为高原子弟兵。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1: 布林肯人在非洲,想躲“中国”也躲不掉
2021: Peng Shuai show up finally on Saturd
2020: 陈若兰:要不是她“搅局”,特朗普可能
2020: 被123页举报的教授, 暴露了一个更大的造
2019: 印度潜射导弹K4, 印度称这些天要试射潜
2018: 你好,中国台湾!
2018: 人类遏制气候恶化的唯一途径
2017: 中国传音手机超三星称霸非洲市场 已进军
2017: Why China Can't Conquer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