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x-file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明朝戚家军的抗倭利器“戚家军刀”的前世今生
送交者:  2018年04月09日17:59:37 于 [世界游戏论坛] 发送悄悄话


一、戚家刀的由来

1、明倭寇作乱的背景

倭寇的形成,最早要追溯到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在至元十一年(1274年)、至元十八年(1281年)两次远征日本,被大海里的飓风击败。同时期的日本国内开始进入“战国时代”,这种残酷争夺的恶劣环境使日本的武士阶层的特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日本有俗语:“杀人、窃财、强盗为武士习性。”(井上清著《日本历史》)。

成化三年(日本应仁元年,公元1467年),日本进入封建割据的“战国时代”,各大名连年征战,互相兼并。战争中的溃兵败将和一些失业浪人逃往海上,加入到倭寇的行列中来。而且,倭寇以各大武士为核心,形成了许多较大的武装集团,受各大名武士的统辖。明世宗嘉靖以后,倭寇猖獗到了极点。劫掠范围扩大到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等六省,倭寇还与明朝的海盗如汪直、徐海等结合成巨大的武装集团。在明朝历次剿灭倭寇的战争记录里,清清楚楚的写着:剿灭真倭XX人,剿灭从贼XX……这里的真倭就是指出自日本的倭寇,从贼指的就是汪直、徐海等海盗集团。

2、戚继光平乱

戚继光字元敬,祖籍河南卫辉,后迁定远(今属安徽),再迁山东登州(今蓬莱)。出身将门,在龙山(今属宁波)、缙云、桐岭与倭寇三战三捷。 实战中,察知明军作战能力较低,难以抗倭,多次上书请求训练新军。 在义乌招募农民、矿工4000名(一说3000名),按年龄和身材配发兵器,编组训练。针对明军兵器装备种类繁多、沿海地形多沮泽、倭寇小股分散的特点,创立攻防兼宜的“鸳鸯阵”,以12人为1队,长短兵器迭用,刺卫兼顾,因敌因地变换阵形,屡败倭寇。 利用作战训练间隙,撰成《纪效新书》,阐述选兵、编伍、操练、出征等理论和方法,并以此训练戚家军, 使戚家军闻名于世。与谭纶、俞大猷等抗倭名将浴血奋战十余年,基本荡平东南沿海倭患。

3、兵器的改革

根究清《续文献通考》卷131《兵器》中纪录的明代兵器资料:"明太祖洪武十三年正月置军器局,专典应用军器."《会典》曰:"……刀之属有摩挲刀、腰刀、滚刀、倭滚刀、米昔刀、黄莲刀、开脑大刀、大样摩挲刀、马刀"。明军中的刀式样繁多,除了承袭宋制之外,其中有部分是引进和仿制倭刀。

自宋以后日本刀的锻造水平已经超过中国刀, 从一些文献中能够得以证明,欧阳修的《日本刀歌》中的描述:

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

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

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间杂鍮与铜;

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让妖凶。

日本刀通过“朝贡进献”“勘合贸易”“走私”三个主要渠道进入中国。 明武宗正德年间,佞臣江彬用事,曾命“兵仗局”制作“倭腰刀万二千把,长柄倭滚刀二千把”。日本刀一般刀身修长,刀刃轻薄,锐利无比,双手挥动起来十分称手。从刀形上观察,日本刀继承和发扬了唐大刀的优点,尺度和分量都更加有利于格杀技术的发挥。与唐宋以来形制驳杂、刀体厚重的中国短兵器相比较,日本刀无论外观上和实用价值上,都确实要高明得多。

戚继光发现明军在和倭寇的交战中,兵器在质量上逊于倭刀,士兵在作战中对倭寇的战法不熟悉,倭寇用刀擅长跳跃,加之倭寇的日本刀锋利,明军的军器以及人员大量损失,戚继光开始研究并且学习日本刀来改良中国刀, 经过俞大猷、戚继光等抗倭名将的积极推行,日本式的长刀、腰刀成为中国军队的主要装备之一,后来又被引进到北方边防军队中。这样大量的使用,当然不可能全靠从日本进口,得主要靠自己制造。

《继效新书》中记载的腰刀造法“铁要多炼、刃用纯钢、自背起平铲平削至刃,刀刃平磨,无肩乃利,由妙在尖,近时匠役将刃打厚, 不肯用工平磨,止用侧锉横出, 芒两下有肩, 砍下不深,刃芒一秃,即为顽铁,此当辩之,刀要与手相轻,柄要短,形要弯...”。 由此开始,中国明朝的军队开始学习并且改良中国刀,以致明中期以后日刀式样的中国刀开始大量装备,后世称呼这样的中国刀为:“戚家刀”。

那么真实的戚家刀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是明《会典》中那一种刀?是中国式样的滚刀?还是倭滚刀?是腰刀?让我们用现在还能保存下来的这些明刀来还原一下“戚家刀”的本来面目。

二、戚家刀的概念和形制特点

我们来分析一下现在保存下来的明式样的刀,刀身呈弧线,细窄,外形姿态很接近日本刀,刀身分成镐造和平造刀。这里先说一个概念,镐造是指刀身侧面有一条隆起的线,平造是刀刃是没有这条镐线。

1、概念

在明朝倭寇作乱这样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戚家刀一改往日的风格,主要体现在刀刃的制作方式和形制,开始带有明显的日本风格,刀刃弧度加大,刀刃的宽度缩小,刀尖不是尖锐的形制,而是带有一个小小的弧度,极其类似早期的汉环手铁刀,刀刃中间起一条镐线,刀背也有一条栋线,整体姿态很接近日本刀,同时刀尖又和日本刀有所不同,日本刀的刀尖更加尖锐和锋利,称为切先。而明式戚家刀则在刀尖保留和刀身基本相同的厚度,刀背有采用削栋(刀背两个侧面去薄),减轻刀刃整体重量但是不减少刀刃的强度,这样的功效主要还是因为战斗技法的不同,日刀更加注重刺击,而中国刀注重砍削。

戚继光所说的:“ 刀刃平磨,无肩乃利,由妙在尖”指的就是刀刃的打磨方式,刀刃的开锋使用“V”形开锋,锋刃平磨,这样刀具备更加强大的切割力,这样的刀刀姿态接近日本刀,但是刀尖又脱颖而出,脱离了日本刀的范畴,更加合理的设计是戚家刀强于倭刀的地方。

从文献上看来,明刀中有“滚刀”和“倭滚刀”、“ 大样摩挲刀”,这三种刀都带有比较强烈的日本风格,从字面意思看来,都是“滚刀”,但是一个是明确是“倭滚刀”,那么这个“倭”说明是“倭滚刀”是仿制或者说外形极其接近日本刀的明刀,刀姿接近日本刀,手柄也是类似倭刀的直柄刀。从现在保存的实物来看,很多称呼为“戚家刀”的刀都有镐线,其实那是更加接近“倭滚刀”的刀。那么“滚刀”又是什么刀?从现有的实物和文字资料来看,“滚刀”是一种接近日本刀,但是又有不同的刀,“戚家刀”和“滚刀”会不会是一种刀?戚继光强调“ 柄要短,形要弯...”这点又反映出真正的戚家刀是采用下弯手柄的,而刀身姿态是学习了倭刀,从现有的文字资料上无法确认两种滚刀的区别,有理由相信真正的戚家刀是中式的“滚刀”或者是结合中国式样的一种腰刀。

由于典籍纪录的不是十分详细,加之后人追崇戚继光的伟大功绩,把这样有日本刀风格的刀统称为“戚家刀”。(本文为了阐述方便,文中不过于强调“滚刀”“倭滚刀”“戚家刀”之间的关系,统称为“戚家刀”)

2、手柄造型

戚家刀刀装主要材质有两种,一种是铁装,一种是铜装,手柄装具的造型由可以分成“方形”、“四瓣瓜型”、“柄头下弯茄形”等常见的3种。下面先分别说一下他们的特点:

(1)方形: 这样的装具最多见,刀把手上的零件主要有小折沿椭圆刀挡,刀挡正面呈椭圆,向刀刃的部分有一个窄小直立的沿口,沿口有的垂直,有的稍微外飘一些,刀柄上的两个零件中,虎口部分称之为缘口,横截面呈长方形,侧面呈一个梯形;刀尾零件是类似扇面的长方体,称之为刀首。刀茎靠近尾部有一个圆孔,这个圆孔是穿手绳的,手绳的作用一个是装饰的美观,另外的一个功效就是把绳子缠绕在手上,刀在实际使用中不容易脱手, 这样刀茎多为方扁茎。手柄的木头一般是软木,做成长方形,中间掏空让刀茎穿过木柄,刀茎的尾部加一个垫片铆在刀手尾部。

(2) 四瓣瓜型: 还有一种挡子比较多见,就是俗称木瓜挡,挡子的正面呈四瓣瓜型,这样挡子也分立沿和平挡两类。立沿的高度都很低,只有5-8毫米,显得小巧精致,这样的装具年份一般在明晚期。平挡手有的是纯平,中间厚度大一点,边缘薄一点,一般都是铁装。有的平挡在外边缘有一圈滚边,工艺复杂的滚边会做雕刻工法,这类挡手年份较早,这样的挡手下面的缘口一般都是椭圆形状,刀首横截面也为椭圆,这样把手也有手绳空, 这样刀茎多为方扁茎。

(3) 柄头下弯茄形:这样的构造比较特殊,刀首是一个弧形的铁片做铆定的垫片,弧形铁片包裹手柄的后半部分,整体刀柄像一个云头下卷,云头中间有手绳孔,刀柄在缘口收窄,缘口多是椭圆造型。刀挡子多是四瓣瓜型挡手,多为铁装,这样刀茎多为收窄的鼠尾茎,手绳空开在木头手柄,不穿过铁茎。

铁装的零件上一般都错银,纹饰有很多种,有错银龙、米字格、万字格、海水江崖等等。铜装多有镏金,有些铜装还做高浮雕的式样。

3、刀刃

刀刃锻造在明代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这段时期的中国刀,不仅保持传统的中国锻造技法,同样也开始学习更加复杂的西亚、和日本锻造方法。这个时期的锻造是技术的大融合时代。

戚家刀锻造总体分成两大类型,一种是花纹效果明显的类型,一种是锻造细密无花纹类型,两种都是采用刀刃夹钢的方式来处理刃口,刀刃长度从680-780毫米不等。 花纹明显的锻造戚家刀多是山西、河北两地,花纹形式多有“流水”、“旋焊”这样的纹路,锻造技术多来自西亚。另外一种花纹不明显,但细密纹理不规则,这样的刀体钢质青白。这样两大类都是符合戚继光提出的“ 铁要多炼、刃用纯钢” 要求,用百炼钢做刀身,纯钢做刀刃,做到整体刚柔并济。从现有的保存的戚家刀来看,几乎没有采用日本锻造方式的,日本锻造最大的特点使用软铁做刀芯,外包刃钢,锻造方法复杂,性能很好,但是成本过高。不适合大规模作战使用,所以中国一直使用刃口夹钢的方式来简单处理刚柔兼顾的目标。

戚家刀学习了日本刀的姿态,整体一改往日风格,刀姿从手柄上一尺开始成弧线,我们称之为反,有些戚家刀比较直,反比较小,有些反比较大,应该是不同区域的匠人在制作过程中把握尺度不同有关。刀刃靠近挡手部分较宽,一般有28-35毫米,在反开始的地方开始整体收窄, 到了刀尖有的只有 20-25毫米,刀体姿态流畅,戚家刀的反和倭刀的反不同,戚家刀的的弧线完全是一个大的圆弧上截取的一段,这样的刀姿在砍和削的过程中会发挥最大的杀伤功效,日本刀靠刀尖一段比较直,是因为日本刀技法中需要刺击的需要。戚家刀有平造也有镐造,戚家刀中平造的类型不是是一点镐线都没有,是指的镐线比较平,但是略有表现,应该明军学习日刀的同时,结合自身的特点做出的调整,明军不用像倭寇那样注重刀体的研磨,更加注重整体的功效和制造成本,这样类型的明刀整体强度都是非常好的,非常适合战场的格斗,为此戚继光、俞大猷专门编著此种刀的刀法。戚家刀后期也有在刀体开血槽,这样的刀型在清朝早期也有沿用,中期以后基本绝迹。

三、对国家历史博物馆的“登州戚继光佩刀”的怀疑,形制、和文字的怀疑。

国家历史博物馆保存了一只刀,上面铭文雕刻“万历十年 登州戚氏”,历史博物馆认为是戚继光佩刀。实际从那个刀的整体来看,是典型的清早期佩刀,装具的特点也是具有满清早期的特点,比较大的方形铁装,刀刃是典型的清制式佩刀上下各一个血槽。明式佩刀主要以宋手刀形制的“工部制造”腰刀、滚刀、倭滚刀为主,甚至有埃及风格的“米昔刀”,但是从大量的民间藏品中,可以发现清佩刀的造型就是历史博物馆的“登州戚氏”的造型,历博“登州刀”上的铭文工法薄弱,字体毫无力度,应该是后人所为。故判断此刀绝非明代刀,更谈不上是戚继光本人的配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0%(0)
0%(0)
  亲亲x-file, 老道推荐你做板主了。  /无内容 - 道友 04/09/18 (598)
      不挡就会被老道替屁股,还是乖乖地当了吧。  /无内容 - 道友 04/09/18 (575)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7: 翼龙无人机海外作战:摧毁恐怖分子飞毛
2017: 一周军情:特朗普的导弹打给谁看?
2016: 学习毛泽东
2015: 中国历代朝代灭亡的原因:文人势力逐渐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