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x-file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中国空军需要第二种四代机吗?
送交者:  2017年12月17日17:11:55 于 [世界游戏论坛] 发送悄悄话


  • 席亚洲

    席亚洲独立军事评论员,IT业观察者

2017-12-17 10:41:14字号:A- A A+来源:观察者网
关键字:歼击机战斗机F-22歼-20

(注:本文中所说“四代机”是按照解放军空军的分代法,“四代机”即为当前美、俄通行国际标准的“五代机”,同理文章中的“三代”、“三代半”就是“四代”、“四代半”)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以色列、日本的F-35战斗机部队陆续组建,以及德国空军司令表示可能购买F-35战斗机等消息的陆续出现。在国际舆论场中F-35战斗机的形象开始逐步改变。国内关于沈飞“鹘鹰”转正,成为舰载机之类的传闻也死灰复燃。而这些传闻又总是被人和解放军开始探讨“轻型”四代机的传闻混为一谈,在国内网络论坛上也围绕这些说法出现了一波新的“战火”。关于这个问题,笔者也想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歼-20冲击”

二战中,苏联T-34坦克投入战场,在主力坦克的防护、火力、机动方面全面落后的德军在战术、技术都遭到了巨大冲击,乃至完全放弃此前的坦克装甲车辆和反坦克武器的技术发展路线,将评价一种新型装备是否优秀的标准设定为“能不能打得过T-34”,这就是传说中的“T-34冲击”。冷战结束前,苏联的IS-3重型坦克又给西方国家带来了一轮“IS-3冲击”,同样影响了此后十年中西方坦克的发展。

进入机械化时代以后,技术兵器的差距越来越难以用勇气和精神来弥补,这是冷酷的客观事实

而在战斗机领域,苏联的米格-25战斗机、美国的“响尾蛇”导弹等重要装备,同样是一经问世就给对手——事实上也包括本国自身的军工业界——带来同样的震撼和冲击。

而这方面最新的例子,可能就是歼-20问世了。可以说,从2011年1月11日下午的惊鸿一瞥开始,对于全世界空军来说——变动开始了。

事实上,美国空军自F-22战斗机问世,并没有认真考虑如何对付敌方隐身飞机的问题,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发挥隐身飞机的优势,给隐身飞机增加越来越多有的没的的功能——结果导致了F-35战斗机发展道路上的曲折。

因此对于美国来说“歼-20冲击”也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性事件。

歼-20是改变世界空中力量技术天平平衡的关键砝码


与歼-20、F-22相比,苏-57显然不够隐身

这方面我们不细说。事实上,对于中国空军自身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尤其是某次国内军演中,参演的各部队飞行员和主要指挥员汇聚一堂,亲眼见证了新型对空警戒雷达直到极近距离才发现歼-20的一幕,正式宣告了中国空军“四代机”时代开幕。以此为里程碑,整个中国空军“开了眼”。所有关于“发挥现有装备潜力,战胜F-22”的想象,在歼-20出现后,全部都可以得到验证了。

历史上,关于“奇谋妙计”战胜新技术的幻想有很多——比如1840年后,中国从民间到官方,无数战胜西方“犀利火器”的想象——但面对革命性的新技术,这种幻想绝大部分时候都只能导致悲剧性的结局。

苏-57在今天,面临着当年米格-23一样的尴尬,即苏俄空军手中最先进的战机,依然与美国空军存在代差


即使是美国的“次等”三代机F-16,在巴基斯坦手中,对苏联当时最先进的米格-23MLA仍有优势,这是苏联当时拼命加快米格-29和苏-27研制步伐的重要刺激因素

其实看看现在哪国媒体还在热炒“隐身无用论”,就知道谁家的隐身技术还不行了——没错,我就是在说俄罗斯……

歼-20的实际出现,终结了大部分“破解隐身术”的幻想——结论很明显,即使是最先进的反隐身技术,目前也有相当大的局限性,不可能将对隐身飞机的作战效能提高到以前对付非隐身战机的水平。

由此可以推出,如果研制一种新型战斗机,隐身是第一要求。

隐身技术的影响

隐身技术对于现有体系的冲击,可以分两个方面来讲。

一方面,是对于空对空作战的影响。

现有的雷达隐身技术首要针对的是机载火控雷达,所以导致了“XX异常空情”事件中,较老式,波长较长的地面雷达能够探测到敌机的大致位置,战斗机过去却什么也找不到的情况。这也就导致了几年前风行一时的“地空导弹反隐身”论(事实上中国和俄罗斯都开展了使用米波雷达将主动制导导弹引导到隐身战斗机附近,让导弹自行攻击的相关研究——当然结论是不靠谱)、“四代机之间无空战”论……等说法。

同时,具有隐身和不亚于第三代战斗机空战格斗能力的四代机完全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对于第三代战斗机都会有巨大的优势。这个优势甚至比三代机对二代机的优势还要大。

事实上,喷气式战斗机诞生以来,一代机和二代机时代,一代机还有机会,甚至较大机会“反杀”二代机——我军历史上就曾用歼-5、歼-6击落美国F-4、F-104战斗机,越战期间越南和苏联空军的米格-17也不乏击落美国F-4的记录。这主要是因为二代机相比一代机最大的提升是电子系统,但那个时代,电子系统恰恰处于不成熟状态。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用落后装备挑战先进敌人会越来越难

但到了二代机和三代机对抗的时代,由于三代机技术成熟度远比二代机高得多,几次中东冲突中,以色列的F-15、F-16仅有极少数被米格-23击落的战例(据叙利亚空军的记录,以色列并非0损失)。这一方面是由于三代机的飞行性能和武器系统的优势,更是由于预警机、自动化指挥控制网络的投入,给三代机带来了态势感知能力的巨大优势。

四代机对三代机,由于双方态势感知能力上的巨大差异,三代机“反杀”的机会,将比二代机面对三代机的时候更少。

至于未来的第五代(国际标准第六代)战斗机,在四代机空战理论还没成熟的前提下,恐怕一时半会还定不出一个类似4S这样的标准。美国波音等公司提出的所谓“第五代”战斗机,据称主要变革是取消垂直尾翼,减少气动控制面,并采用推力更大的发动机,实现更好的隐身特性——事实上这种技术进步带来的效果恐怕十分有限,并不能真正有效克制现有的四代机,实际上这顶多能算是更先进的四代机,就好像欧洲“两风”在研制的时候也曾被自称“四代机”,但后来又被“开除”一样,现在所谓“五代机”也不过是噱头为主,现在还没有什么“跨代”的新技术特征足以让它彻底压制现有四代机。

另一方面,现有的雷达隐身技术能大幅度降低敌方雷达探测距离,从而导致原本密不透风的国土防空雷达网出现空隙,只需谨慎选择路线,几乎可以自由出入。这对于自二战以来,依靠雷达进行空中引导和截击作战的空军作战模式整体上都是一个冲击。防空系统面对的变数更大,防御更加困难了。

面对RCS缩减到0.0001平方米级别的目标,即使是现代新型雷达,探测距离也从200公里左右直接下降到20公里以内,比肉眼强点有限

具备反隐身功能的新型米波雷达能在较远距离上探测到隐身飞机,但因为精度问题,仍然很难引导导弹攻击

而且,与第三代战斗机研制那个时代,各种低空、超低空突防以提高突防概率的状态不同,隐身的四代机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的时候,可以选择大大提高续航力的中高空剖面进入。不仅可以省去为了超低空飞行而做的一些与飞机机动性要求相悖的设计——如为了提高低空机动性采取大翼载荷设计,而且还可以大大降低在低空飞行被短距防空系统发现和攻击的危险。这让四代机即使机内燃油量不大幅度增长、发动机油耗不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也可以提高一大截的作战半径。

更不用提,四代机在执行SEAD任务的时候,也不必再携带巨大的电子对抗吊舱,完全可以利用隐身性能,直接接近到敌防空系统十几公里的距离上发射武器。直到隐身机发射的武器出现在雷达屏幕上之前,敌人防空系统对自己正在面临威胁一无所知——因此实际打击效果要比距离上百公里就开始发射干扰,几十公里外远远打一发导弹过去,让敌人雷达可以从容关机、转移的老办法要好得多。

对于F-117B-2这类机动性很差的空中目标,米波雷达引导地空导弹攻击还有一定的可行性,尤其是本身自卫电子设备也很少的F-117,更是会有相当的机会

当初南联盟击落F-117或许就是这样的一个战例

但随着F-117的退役和大部分拆毁,这种“奇迹”的意义已经不大

面对电子系统非常完善、本身机动性极佳的F-22和J-20等新一代隐身战机,老战法几乎肯定是不管用的了

考察三代机和四代机的作战模式,可以发现,隐身是四代机区别于三代机本质性的区别。

原因很简单,不论是超视距攻击、超音速巡航、超机动性,三代机和三代机改进型都多少可以具备。随着现代电子系统功能的迅速发展,先进的数据链,基于软件的作战系统等目前美国吹嘘的F-35“独有”的优势也可以逐步移植到三代机上。

如果说三代机不论如何改进,也无法拥有的,可能也只有高度隐身性这一条了,因为这需要从战斗机设计一开始就考虑隐身要求和气动布局相结合、相妥协的问题,要把已经确定气动外形的三代机改成具备高度隐身特性——那是再怎么样也不行的,苏-57在这方面就没有做好,向气动外形要求妥协过多,导致隐身性能不佳,结果在俄军的模拟试验中完全没有表现出四代机应有的特性。

反过来,在其他性能方面有一些缺陷,但隐身性能好——当然这里说的是性能低,不能是干脆缺失某一方面的性能,F-117这种机动性极差,完全不能空战的飞机肯定不能算四代机——那么即使是如F-35这样,格斗性能差一些,也一样能具备四代机的主要特征。

用三代机改装的典范当然就是F-15SE,该机改进后其实和苏-57也相去不远

就像德国的IV号坦克再怎么改装,也比不了苏联T-34一样,美国现在在F-15基础上开发的F-15SE、F-18E block III,再怎么改装,别说比不了歼-20和F-22,就算和F-35比,也算不上真正的四代机。

这就得出一个结论,与其继续改进现有三代机,尤其是不论怎么改隐身性能都难有更大提升的歼-11系列,不如研制全新的四代机。

未来的到来速度

人类社会进入“未来世界”的速度从来都是非匀速的,方式也更难预料。20年前,谁也没有想到下一场对人类生活生产方式影响巨大的变革是通过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实现的,10年前,没人意识到手机可以让互联网对生活的影响发展到今天的程度。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当年还没有现在的智能手机和高速移动互联网,光靠想象,人们是无法推断出未来生活的细节的。

同样,今天的我们,其实刚刚开始能够思考隐身飞机对空军建设总体的影响。

但这并不意味着需要“全面四代化”空军的未来,会慢慢到来。

随着F-35战斗机的批量生产,其空军将会迅速向“全面四代化”转变,其现役F-16的计划已经被取消,F-15的改装未来究竟怎么实施也不清楚。即使按照乐观估计,F-1516到本世纪30-40年代也要全部退役,届时,美国空军将实现全面四代化。

全面四代化的空军,会是什么样子——现在很难想象。

上世纪80年代,邓公亲自指示制造2000架歼-7III,但结果这种已经落后时代的飞机仅生产很少数量就再无下文

例如,如果有了一支完全具备隐身能力的空军部队,那么传统的电子干扰机还有存在的价值吗?美国海军和空军早年想着用F-35为平台研制一款新的电子战飞机,后来发现对于F-22、F-35这样的飞机,飞机上只需要装功率不大的发射机就可以实现很好的电子对抗效果。

由于类似的原因,实际上,未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装备四代机的国家,空中力量都会发生“分裂”即“四代机空中力量”和“前四代机空中力量”。虽然两者之间能够进行互联互通,共同作战,但是采用的战法、乃至所需要的支援、支持、指挥体系都将有很大区别。

如果空军实现全面四代化,有很多支援机型都可以取消,且由于四代机作战效能提高,空军装备战斗机数量也可以减少——实际上最终的总成本或许比“分裂”为“三代空军”和“四代空军”还要节省一些。

美国海军的“黄貂鱼”和空军的准隐身通用特种平台方案,都表明美军已经开始考虑这一转变的影响。

如果考虑21世纪30-40年代的情况,主要机型全面隐身化已经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图为美国洛克希德公司提出的隐身空中加油机方案模型

21世纪30-40年代,看起来好像是很遥远的事情,但如果不早做打算,等到着急的时候恐怕就会发现这是近在眼前。

目前沈飞已经开始全力生产歼-16,在未来10年内,歼-16应该足以满足我军对于非隐身重型三代机的要求,但如果长远考虑,新型四代机还是有需求的。一方面,歼-20的价格不比F-22便宜太多,生产数千架替换空军所有战斗机恐怕要是不现实;另一方面,对于规模庞大的空军力量来说,单一机型“一统天下”是有风险的,一旦歼-20使用中出现一些问题,导致全机队停飞,就等于空军作战能力出现空白,这对于未来的解放军将是不可接受的。

先进防空系统扩散的影响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先进的防空系统正在扩散。

冷战期间,大多数小国对于防空有一种马马虎虎的态度——毕竟,当时大部分小国可能交战的对手空军实力也不强,除非是准备和大国对抗,否则没谁会重视这个问题。

但自冷战后开始,尤其是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直接展示了空中力量的可怕威力。

另一方面,“山毛榉”为代表的一系列冷战末期研制的,具备较高机动能力、抗干扰能力、独立作战能力的中、近程防空导弹也展示了相当的作战效能——在多次战争中打得俄罗斯空军都灰头土脸。大大提高了广大第三世界国家购买先进防空导弹的兴趣。

目前一些类似“山毛榉”,并更加先进的导弹已经出现在国际市场上,例如使用美国AIM-120导弹和“哨兵”雷达组合的挪威NASAM导弹系统,中国向肯尼亚提供的“天龙50”。甚至台湾购买的改进型“霍克21”,也可以算是一种有不错潜在作战效能的导弹,与之类似的有中国出售的“凯山”系列导弹。

乌克兰冲突中,“山毛榉”导弹大出风头,该导弹必要时可以单车独立作战,防不胜防,很难压制

美国提供技术的挪威NASAM防空系统,雷达仅需轻型越野车即可搭载,导弹则是AIM-120空空导弹,作战能力不可小觑

中国出售给卢旺达的TL-50导弹,与NASAM相比,性能更高,系统同样十分简单,具有很高的独立作战能力

更不用说,高性能肩扛式导弹扩散,例如美国AIM-92C,俄制“针M”,中国“飞弩6”等,都已经具备攻击中空飞行的喷气式飞机的能力。近年来在中东反恐战争中,不时出现战斗机被这种肩扛式导弹击落的情况。

如果在防空雷达信息网支持下,组网的肩扛式导弹对于低空目标的威胁将进一步大大提高,防不胜防。

最后,较为先进的S-300、S-400、红旗-9、紫菀、MEADS、爱国者2、3,乃至“萨德”,这些较为先进的远程防空系统进入21世纪后开始在国际上快速扩散。几乎所有地区强国,乃至一些总体国力相对弱的小国,都在设法购入。甚至伊朗、台湾、朝鲜等技术实力较弱的国家和地区,都研制了“征服者313”、“天弓2”、“闪电6”这样接近大国80年代技术水平的防空导弹系统。

连朝鲜都有了技术性能接近早期S-300P导弹的“闪电6”系统

伊朗还自行研制了战区级防空指挥控制系统,虽然实际技术水平可能有限,但这是以前很少有像它这样体量的国家能够自行研制出来的系统。而大国也陆续开始开放出口此类系统,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拥有这种系统。

也许21世纪初,拥有自卫电子对抗系统,在电子对抗机支援下的第三代战斗机还能以几乎0损失,压制装备着老旧的S-125、2K12、或者“霍克”、“奈基”导弹系统的对手,那么进入现代,随着对手手中的防空系统升级,不具备隐身性能的三代机的任务限制会越来越大。

尤其是“山毛榉”这类较先进防空系统扩散后,即使是在SEAD作战成功压制S-300这类远程防空系统后,空袭机群依然可能遭到对方的伏击,从而遭受损失。

如果对手拥有较为密集的防空导弹,那么即使强如美国空军,也会忌惮三分——第一次海湾战争中,F-117承担了几乎所有攻击高危险目标的任务,但其投弹总量只占美军空袭投弹总数的不到2%。未来,随着假想敌防空系统进一步增强,需要四代机才能以较低风险完成的任务会越来越多。

攻占伊拉克后,美军把F-117拖到当年被它炸毁的机库前合影

所以,未来的新型四代机,应该是一种成本较低、多用途性能较好,隐身性能较好的战斗机。

事实上,进入四代机时代,随着空军装备飞机总数的必然减少,未来的空军发展逻辑会更加接近海军舰载航空兵,只装备高成本、高性能、多用途的战斗机是最佳的选择。像歼轰-7这样单纯对地,只有简单对空自卫能力的战斗轰炸机,应该不会再出现了。

成本、成本

四代机的采购成本从一开始就是最受诟病的一点。早在研制F-22的阶段,就有美国媒体计算说按照F-15到F-22的成本提升幅度,到21世纪中叶前,美国的所有军费预算只够买一架那时候的战斗机。

这个计算方式当然是不科学,但到了现代,我们却发现,四代机的成本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下降——反而是新式三代机改进型或“三代半”的成本,开始上升。

F-35出售给韩国的价格,是70亿美元40架,约合1.75亿美元一架。

美国曾向韩国提议的F-15SE方案,据称价格可以降低到1亿美元,但这显然是飞离价格。考虑到F-35飞离价格也只有8000万美元,最后F-15SE飞机本身的成交价可能不会低于F-35A,对于韩国来说省钱的不过是不必为F-15SE购买新的后勤支援系统而已。

而印度购买法国“阵风”,高得更骇人听闻,是88亿美元36架,合2亿多美元一架。单算飞机的话,价格据称是约8000万美元。

F-35A的飞离成本已经号称降低到8000万美元,虽然大家都知道这里面有“猫腻”,但不可否认该机的成本正逐渐下降

相比之下,美国F-22的成本也就1.56亿美元。

即使是中国购买俄罗斯苏-35战斗机,据称价格是20亿美元24架,每架8300万美元。但该型飞机和“阵风”一样,属于典型三代半,并不具备隐身特性。

相比之下,马来西亚当年购买苏-30MKM战斗机,是9亿美元18架,每架5000万美元。

扣除美元价值变动等因素,依然可以看出,三代半战斗机与F-35的价格差距也随着时代进步反而变小了。

主要原因,笔者以为,是现代战斗机成本当中,电子系统的比例越来越高。如果要大幅度提高三代机的作战能力,使用价格更昂贵的现代电子系统是绝对必须的。而随着机体、发动机等在飞机总成本比例中相对降低,那么三代半的总成本无非也就是用更廉价的机体而有一些优势。可以想象,如果要研制一种可以和四代机过招的“三代半”,其成本恐怕会更高——达到类似苏-57或者前面提到的F-15SE这样的水平,即成本1亿美元左右,提供给外销时飞机价格起码1.2亿,算上全系统的话,可能最后就和F-35相差无几了。

su-35S售给中国的价格为8300万美元——当然其飞机的成本可能要低一些,但与当年苏-27相比,已经几乎涨价50%

要让苏-27的底子能和F-35对抗——最后你得到了苏-57,价格也和F-35差不多了……

目前关于歼-20的成本,也是众说纷纭。但可以说,作为一种尖端科技的结晶,传统上,中国产品对美国产品所占据的降低成本的若干优势,都不能明显发挥作用,意味着歼-20的实际成本可能不会大幅度低于F-22——当然随着一些有助于降低成本的新技术出现,歼-20比F-22便宜,还是可以预期的。而且,如果歼-20的成本和F-22的币值成本相当,那就等于已经大幅度便宜了。

从上述这些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空军是有研制第二款四代机的动力的,而且从经济、技术、战术等方面而言,也有第二种四代机的可能性。

先进中型战斗机

笔者所说的“第二款四代机”,不一定是沈飞的FC-31方案。虽然近期关于该机“转正”的传闻出现了不少,但不得不说,该机目前的方案针对外贸市场的让步过多。

FC-31的主要问题,网上已经有不少分析。诸如,选用三代机发动机带来动力方面不足,又没有采用革命性的减阻设计,其肯定不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超音速机动能力也相当令人怀疑、弹舱尺寸不够大,无法容纳大型弹药——这是和发动机动力不足直接相关的——甚至目前该机外贸方案中,打算用新一代“中、近合一”新型导弹(类似法国米卡,当然毕竟时过境迁性能要强不少)和使用小直径精确弹药来解决携弹量问题。

FC-31最大的问题,也是它能够立项开发的根本立足点,是其技术来源,基本都是在研制歼-20的同期,国内各研发机构的相关产品和技术。这一点上来说,当年美国YF-17有点类似——或许也正是因为这种定位,很多人经常会机械地把它的发展路线和当年从YF-17,到F/A-18联系在一起——不过时过境迁,要在尺寸重量小于歼-20前提下,实现我们上面提到的成本、性能上的要求,恐怕用一个子系统与歼-20类似的方案,是很难实现的。

“鹘鹰”2号原型机——该机未来继续发展的话,或许就要偏离外贸要求了

2016年珠海航展上,鹘鹰2.0原型机的展示视频中,已经可以看到其机腹内携带的武器不再是PL-12,而是一种“中、近”结合的新型导弹

对地攻击则使用小直径炸弹来解决弹舱尺寸不足的问题


另一方面,鹘鹰2.0的弹舱又比1.0更大,因此能带1.0弹舱所无法携带的一些新武器

所以沈飞又开发了“鹘鹰”2.0原型机,从该机的一些特征来看,它已经很难说是FC-31项目的延续。也许应该称之为中国空军AMF(先进中型战斗机)的验证机了。

歼-20是在2011年首飞,经过6年多试飞,目前已经服役。在那之后,对于中国的科研部门而言,许多技术又有了新的进步,一些当初还处在试验阶段的子系统已经达到了实用状态,一些当时还没开发出来的技术也陆续出现,借助这些新的技术,AMF将有可能具备新的特性。

2017年,鹘鹰模型在海外参展时,模型换回了“1.0”状态,并且带上了外挂武器,这背后或许有深意

例如,推力9000公斤以上,军推5500公斤以上的新型国产中等推力发动机(比RD-33MK好一些,类似俄罗斯当初计划中RD-133水平)已经开始研制。如果配备两台这种发动机,那么空重12 吨左右的中型战斗机(比F-35稍轻一些),如果减阻设计水平好,发动机性能合理,有可能实现以1.5马赫速度的超声速巡航。(毕竟F-35被称为肥电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是现在类似“鹘鹰”构型的AMF对于中国空军选型而言的最大亮点。

超材料隐身的简单示意,利用透波材料让气动外形和雷达反射外形不一致,从而用“非隐身”气动外形实现隐身

此外,新的AMF可以采用歼-20之后已经又有不少进步的新型隐身超材料技术,实现气动和隐身的更好结合——这是为了研制隐身轰炸机而开发的新一代技术——甚至在隐身性能上可能超过歼-20,至少也是在气动性能上妥协更少的情况下,不亚于歼-20水平。

同时,新的AMF因为比“鹘鹰”实际上放大不少,所以内部弹舱尺寸也可以达到接近歼-20水平——当然载重要小一些——这就可以让AMF可以直接沿用为歼-20研制的新型空空和空地武器,不论对空还是对地性能都有较大提高。

当然,沈飞的AMF方案可能还只是选项之一,如果成飞研制一款更为廉价,采用新一代技术的新型AMF,一样是完全可能的。在其基础上进一步简化,一样可以成为很好的外销四代机。

某种意义上说,中国需要的是一种性能合理化的F-35,与F-35不可同日而语

总体来说,随着F-35的发展走到今天,中国空军已经意识到,自己也需要类似F-35,但避免它研制发展中出现的大量“坑”的战斗机。

F-35的“坑”

回过头来看,美国的F-35战斗机的“坑”,其实并不是中型四代机的“坑”。该机研制中,存在太多互相矛盾的要求,才导致这种飞机的种种问题,中国研制自己的第二种四代机的时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首先,作为美国三军联合,并从一开始就考虑向盟友出口的战斗机,F-35被要求具备巨大的载弹量、巨大的机内弹舱、巨大的航程(相对其尺寸和重量而言)。同时,又要在隐身性能上比F-22有“代差”。

这显然是非常“坑”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个要求,F-35取消了超音速巡航能力,机动性能在四代机当中也只能算是很糟糕的水平。

同时,为了满足诸多盟友和三大军种对飞机的不同要求,F-35又搞了一机多型的设计。

本文讨论的是中国的第二种四代机,并不想对网上热热闹闹的“成沈之争”有什么暗示,成飞如果有新的“小歼-20”,也不会让人很意外

结果,一方面大大增加了软件系统开发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在总体设计上选取各种互相矛盾性能的“最大公约数”——最后就导致这架飞机什么都能干,但什么都干不好。

对于日本、英国这些强调空中截击的岛国空军,F-35的高速飞行性能缺失很难接受。尤其是对于日本来说,因为其航空自卫队的对地、对海打击能力受到美国的限制,结果F-35空有巨大载弹量,却不能带完整美国空军的对地、对海攻击先进武器,这就十分“鸡肋”。

而对于另一些用户,例如以色列,F-35的对地打击能力又不够强,因为其弹舱无法携带以色列打击地下设施所需要的GBU-28之类重型弹药,最后只能变成F-35“砸门”,F-15I“抄家”的模式,这在现在当然问题不大,但如果对手的防空系统进一步增强,并且获得不亚于F-35的四代机的话,那么这种模式就会遇到很大障碍。毕竟,在“弹舱深度”方面,F-35还不如已经退役的F-117,后者能够携带重型钻地炸弹,在海湾战争中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对于美国空军,F-35A的空战能力不够强未来肯定也是大问题——尤其是如果其假想敌大量装备四代机的话,那么F-35A比F-22差了一个档次的隐身和空战能力就导致它很难被当做真正的四代机来用,实际上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为数不多的F-22提供掩护,而这又回到了三代机时代混合机型互相弥补缺陷的套路上,无法实现“全四代”机队的最大优势。

总结上述问题,中国未来发展四代机,肯定不能走F-35的路子,第二种四代机会更接近于歼-10的开发思路——在空战性能、隐身性能等问题上,不亚于重型机,同时又能依靠新一代的电子系统,有较强的多用途性能。未来歼-20继续发展后,由于其空间、重量上的优势,将会继续在空战能力上保持对第二种四代机的优势,这一点和现在歼-11、歼-10的搭配类似,虽然新的歼-11改进型综合空战能力超过了歼-10改进型,但后者依然能够有自己的位置。

未来中国空军的第二种四代机,究竟会是什么样子,可能还需要观察。但很可能,作为一支面向未来,追求世界一流的空中力量,歼-20不会是我军唯一的四代机。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6: 澳科学家人工合成蓝丝黛尔石:硬度比普
2016: 特朗普:普京授权俄罗斯黑客干预美国大
2015: 佛教的核心理念,还是星云大师讲的比较
2014: 民意,台湾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