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x-file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亨利·基辛格:中美文化差异是两国间的一个大问题
送交者:  2016年12月02日05:57:22 于 [世界游戏论坛] 发送悄悄话


  • 基辛格

    基辛格美国前国务卿,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

美国中国美国大选特朗普中美关系

【观察者网】11月8日,唐纳德·特朗普当选为美国新一任总统;17日,他在纽约特朗普大厦会见了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两人讨论了涉及中国、俄罗斯、欧盟等外交相关问题;20日,在接受采访时基辛格表示,“这位当选总统是我见过的最特别的一位,他非常有决断力,正在从一个竞选者转变为战略家”。基辛格认为,特朗普靠自己的策略和与众不同的竞选主张当选总统,而且对任何利益集团没有义务。他还表示,“特朗普的支持者们不应纠缠于特朗普选前的立场和主张”。

本文是美国《大西洋月刊》总编辑杰弗里·戈德堡与基辛格的对话录,除涉及大选及对特朗普的建议,两人重点谈到了中美关系,基辛格详细阐释了自己对中国的理解、他对中美关系长期趋势的担忧以及避免中美战争的重要性。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得知特朗普当选后,杰弗里·戈德堡第一时间与基辛格的简短对话;第二部分是杰弗里·戈德堡的一篇短文,文章介绍了美国大选前与基辛格就大选和世界局势的部分谈话内容以及两人之间互动的一些细节;篇幅最长的第三部分是杰弗里·戈德堡与基辛格在大选前几次谈话的文字稿。

在谈话中,基辛格阐释了自己对中国及中美差异的理解。他认为,奥巴马的对华政策太过短视,“若要真正发展与中国的关系,我们必须考虑到两国关系的长期发展趋势”。本文11月10日发表于《大西洋月刊》,观察者网全文翻译,供读者研究参考。(青年观察者张成翻译,观察者网马力校译

大选结束后与基辛格的简短交谈

戈德堡:你对大选结果是否感到意外?

基辛格:我以为希拉里会赢的。

戈德堡:对美国扮演的全球角色而言,这次大选意味着什么?

基辛格:它可以让我们的外交政策更好地服务于国内问题的解决。很显然美国大众和精英对外交政策看法迥然不同。我认为新总统将有机会弥合这种分歧。他有这个机会,但能不能做到,就看他能否抓住机会了。

戈德堡:你是否对特朗普的能力更有信心了?他最近好像变得一本正经了。

基辛格:特朗普既然已经当选总统,我们就不应再讨论这个问题。我们要给他机会,让他发展自己的执政理念。

戈德堡:你会帮他吗?

基辛格:我不会主动去找他。自从卸任国务卿以来,我对每一任总统都是这个态度。如果他想见我,我不会推辞。

戈德堡:这个选举结果会给全球稳定造成某种影响,你是否有所担忧?

基辛格:某些国家将产生激烈反应,但即便如此,我仍然认为开启新的对话并非全无可能。如果特朗普对美国人民说:“这就是我制定外交政策的方针”,即便他的外交政策与此前美国的既有政策有所差异,但只要基本目标相同,美国外交政策的延续性就不会受到损害。

戈德堡:得知大选结果后,中国会作何反应?

基辛格:我可以肯定,中国在得知结果后的第一时间就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各种与特朗普互动的方案,俄罗斯的反应恐怕也是如此。

戈德堡:您认为特朗普会是普京的辩护者(apologist)吗?

基辛格:不会。我认为特朗普之所以落下这种口实,是因为普京曾出于某种策略说了几句特朗普的好话,而特朗普觉得必须有所回应。

2007年,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基辛格在克里姆林宫会谈

戈德堡:你不觉得他们之间早就相识吗?

基辛格:我不觉得。

戈德堡:你认为俄罗斯会利用当前对其有利的形势吗?

基辛格:更可能的情况是,普京将静观其变。在美俄产生互动的所有地区,比如乌克兰和叙利亚,任何一方都无法一手遮天。在这些冲突地区的某些势力可能会觉得以后的活动自由度更大了。对此,普京会审时度势、静观其变。

戈德堡:你的意思是,世界可能变得更不稳定?

基辛格:总的来说,我认为过去6到9个月内,世界各国都在观望,都在等待美国大选结果。各国看到美国国内正在经历一场革命,针对这场革命,他们可能想花点时间做些研究,但到了某个时间节点,局势将迫使他们做出决策。唯一的例外是非国家行为体,他们也许会挑衅特朗普,使其做出削弱美国全球地位的反应。

戈德堡:来自“伊斯兰国”的威胁是否会变得更严重?

基辛格:那些非国家行为体也许会认为,特朗普应对恐怖袭击的方式将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恐怖组织实现其目的。

戈德堡:伊朗会对特朗普的当选作何反应?

基辛格:伊朗也许会认为伊核协议到了史上最脆弱的时候,面对特朗普时,即使在重压之下伊朗也不会轻易软化立场。没有人知道特朗普的具体外交政策,因此大家都得花些时间才能做出研判。当下世界各国都在日以继夜研究特朗普。

戈德堡:特朗普为什么能当选?

基辛格:他如此受欢迎,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美国的中产阶级在对自己价值观受到的攻击做出反应,而攻击者正是那些持传统观点的知识阶层。也许还有其他原因,但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戈德堡:您对特朗普在世界面前的亮相有什么建议?

基辛格:首先,他要表现出应对现有挑战的能力。第二,他要对这些挑战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为国家指明方向是总统不可推卸的责任,美国要获得什么?美国要避免什么?原因何在?要回答这些问题,特朗普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基辛格的教诲——对大选前几次访谈的背景介绍


亨利·基辛格的教诲:这位充满传奇与争议的政治家批评了“奥巴马主义”,谈到了下一任总统面临的主要挑战,还阐释了该如何避免与中国之间的战争

今年春天,我在《大西洋月刊》上围绕总统的外交政策发表了一篇名为《奥巴马主义》(The Obama Doctrine)的文章。随后我获悉基辛格对此文中的某些引起他共鸣之处以及奥巴马的外交政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基辛格是前国务卿,在美国外交政策制定过程中,他堪称是在过去几十年里(或自美国建国至今)最为重要而且最具争议的人物。我很想听听他的上述看法以及他对这场荒诞的大选有何评价,因此我给他打了电话。当时他正在几次竞选活动中客串出场,在希拉里与桑德斯的民主党内辩论中,希拉里因寻求基辛格的支持而受到了桑德斯的攻击。

基辛格确实有许多想法。我提议我们进行一次谈话,并把谈话的内容公开发表。即便已经93岁高龄,他仍然有很强的表达欲望,他马上就答应了我的提议。但基辛格毕竟是基辛格,他对发表谈话内容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他甚至还曾问我谈话的公开版本是否会有之前奥巴马访谈稿一样的长度(奥巴马访谈稿大约有1.9万个单词)。我回复他说:“基辛格博士,那篇稿件可是集合了与奥巴马总统几次谈话的内容啊”。

他顿了一下,接着说:“请记下这句话,并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在文中:尽管基辛格离开政界已经几十年了,但他的自大狂倾向(egomania)丝毫未减”。

不过,他也注意到了我面对他刁钻要求时的挫败感。他说:“如果想就我的神经质(paranoia)写点东西,我可以给你更多的料。”最后我们达成了协议,我会将我们对话的内容记录下来,然后进行编辑,并把编辑好的文稿给他过目。他承诺只会在需要澄清或细化自己的论述时才会做些改动(他并未食言)。

他跟我讲,我可以选择5月的一个周末到他在康涅狄格州的住所去见他。我说那很方便,因为我那时一定在康涅狄格州,因为我要去大学接女儿。他说:“那你带女儿一起来吃午饭吧”。在我驾车去基辛格家的路上,女儿在我的耳畔一直念叨着基辛格的主要成就。“他参与了中美建交谈判,主张缓和美苏关系,还推动了中东地区的停火,对吗?我遗漏了什么吗?”我说:“还有秘密轰炸柬埔寨”。女儿不解,“那也是他干的?”

我从来没有见过基辛格那样的人,93岁了还那么热衷于给陌生人(而且是年仅19岁的陌生人)留下好印象。午餐时,他不遗余力地试图将他对世界的理解,以及他在其中的角色介绍给我的女儿。这种性格特质有时使得他有点令人厌烦,而又有些令人着迷。轰炸柬埔寨、在智利和阿根廷的活动、在巴基斯坦内战中的角色(这场内战导致了孟加拉国的独立和大量平民死亡),他毫不避讳提及这些历史事件。此外,我们详细地讨论了奥巴马,基辛格对他处理对华关系提出了批评。基辛格强调,中美关系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在过去的五十几年里,中国一直是他关注的重点。他说:“在二战结束美国成为全球强权后,美国从未被迫对付一个与自己平起平坐的地缘政治敌手,而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上,从未给予其他国家比朝贡国更高的地位。”

基辛格的孙女和我女儿成了他长篇大论的忠实听众,他认为美国历史的教学方式是今天学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基辛格难过地说,现在历史的教学缺乏系统性,对某些重要事件的解释往往脱离了历史背景。他的的论述很有说服力,但是也夹带些自己的私人看法,他的核心观点是:如果脱离相应的历史语境和西方话语,去看待战后美国对反共盟友的支持,是不可能获得正确、合理的解释的。这个观点也是他职业生涯中最具争议的部分。基辛格说,“美国大学的历史教学只是罗列一个个相互独立的史实,他们根本不想教真正意义上的西方历史。他们认为西方犯了太多太多罪过,不配被拔高出来大书特书,而中国人对自己的历史就从不会有这种观念(They believe that the West has committed so many crimes that they are not entitled to single it out.That is a thought that would never occur to a Chinese)。大学应该在学术上实现真正的百家争鸣,即使那些传统上被否定的观点也要了解研究,但目前还没有做到,这已经成为美国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我问基辛格中国是否有自我质疑(self-doubting)的传统。他说“中国即使有某种自我质疑的情况,也不至于妨碍其实施必要的行动”。

那天基辛格还就美国与世界的日益疏离(disengagement)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之后我还去了他在纽约的办公室,并通过电话与他继续探讨这一问题。他认为美国正处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这个国家是否还能继续发挥它自1945年以来所发挥的作用全看当下如何抉择。“目前,关于外交政策我们并没有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讨论,人们只是在提出各种空洞的口号而已。我认为,美国恢复全球战略视角对外交政策的制定是非常重要的”。

基辛格对奥巴马的批评大多是比较克制的,但我可以感觉到他觉得奥巴马不像前几任总统那样经常主动征求他的建议,这让他感到被冒犯了。我也能从他的话里听出,他认为奥巴马总统对前任总统外交决策的评价有些出于是奥巴马个人的好恶。在这一点上,他并没有错。之前我采访奥巴马总统的时候,我好几次都察觉到了基辛格对他的影响。尤其是在奥巴马对追求国家安全目标时“可信度”的价值不屑一顾的时候,以及奥巴马公开就冷战时期美国所犯错误道歉的时候。最让基辛格感到难以忍受的是奥巴马谈到其他大国领袖时的态度,“让人感到费解的是,在你那篇访谈稿里,像奥巴马这么聪明的人竟然在谈到他国领袖时如此轻浮。身居高位的人通常都是非常谦虚稳重的。”

我也问了他对特朗普和希拉里的看法。他表示自己与希拉里关系更密切,与特朗普则无甚往来。显然,他是被特朗普出格的言行吓住了,总体上更倾向于希拉里一些。在大选期间人们特别关注希拉里是否会得到基辛格的支持。希拉里阵营里的一些人希望基辛格会支持她,但是据我了解,另一些人担心基辛格的支持只会给桑德斯提供弹药,他曾指责希拉里与某些缺德的人走得太近。基辛格本人对此也十分敏感。我对他提到自己的感受:希拉里在性情和意识形态上更接近基辛格,而非奥巴马。基辛格对此表示:“你这么说,其实对希拉里是不利的。”

我对基辛格说,判断对希拉里是否有利不是我的分内事。“但你这样说会使得桑德斯等激进左翼人士对她进行围攻”,他回应道。基辛格还谈到了若希拉里当选,美国对外政策的可能走向:“希拉里的不确定性在于,民主党内的桑德斯激进派是否会让她按照自己想法实施计划”。

大选前与基辛格的几次谈话

戈德堡:您怎么看奥巴马总统的外交思路?

基辛格:你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的文章曾对“奥巴马主义”(The Obama Doctrine)进行了描述,认为美国在全世界很多地方的行为其实违背了美国的价值观,使美国陷入了泥淖。文章还提到,我们在这些地方只能添乱,不如撤出,以维护美国的价值观。我认为,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奥巴马主义”成为一套被动的外交政策。

戈德堡:那么在您看来,“奥巴马主义”是在保护世界免遭美国祸害?

基辛格:在我看来,也许奥巴马不认为自己是政治程序的一部分,而是自命不凡,他觉得自己天赋异禀。按照奥巴马自己的描述,他的责任是避免美国人对世界的无知引发世界失序(keep the insensitive elements of America from unsettling the world)。他担心短期的负面因素可能演化为长期问题。但另一种关于治国理政的看法是,政治家应该更关注如何塑造历史,而不是担心如何免遭历史车轮碾压。

戈德堡:作为总统,“做错”比“不做”更容易受到批评。

基辛格:的确如此。总统会因为灾难受到谴责,无论谁是始作俑者。

戈德堡:作为一名外交人士,您认为在国外坦然承认美国之前犯下的错误是否有用?您是一个实用主义者,显然会认同这一点吧。

基辛格:其他国家并不会因为美国总统在他们的土地上指责美国而对我们有新的评价。在评估外国政要来访时,各国更关心预定目标能否实现,而非仅是谈论过去。我认为,如果总统要重新阐释历史,面对的也应该是美国听众。

戈德堡:但是在现实操作层面上呢?

基辛格:必须要考虑到对行政程序和公务人员的影响。难道美国公务员在执行一件公务时,需要担心外国政府40年后对自己此时观点的看法吗?难道每个国家的政府在某事件发生几十年后都有权获得美国政府的档案吗?

戈德堡:您建议未来的美国总统先着手做哪项工作?

基辛格:他应该思考,哪怕前路只有我们,美国到底应该追求什么,极力避免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是美国制定外交政策时不可或缺的,也是构成我们战略决策的基础。世界正处于一片混乱之中,许多地方动荡不安,而这些动荡的发生机理也各有不同。因此,我们面临着两个问题:第一,如何减少区域的混乱;第二,如何在共识之上建立起具有整体性的世界秩序,这个秩序是我们的世界得以正常运转的根基。

戈德堡:但是在总统建立起整体性世界秩序之前,危机就已经降临了,不是吗?

基辛格:事实上,中东所有的当事方以及中国、俄罗斯,某种程度上甚至包括欧洲各国都面临着重要的战略决策。

戈德堡:他们在等什么?

基辛格:为他们的政策制定基本的战略方向。比如中国要考虑它的全球地位意味着什么(the nature of its place in the world),俄罗斯要考虑它能在冲突中得到什么,欧洲要在一系列选举中找到方向,美国则要为选举后的动荡寻找意义。

戈德堡:对美国来说,真正的国家利益到底是什么?

基辛格:我想,作为美国人我们首先要有自信,这是必须的。我们不能让简单的战术决策(purely tactical decisions)主导我们的大政方针,也不能陷入无端的妄自菲薄。最根本的战略问题在于——有哪些事情,是无论看起来多么合理,我们都绝不允许发生的?

戈德堡:如果普京2017年入侵拉脱维亚,您认为这可以看成是其中一例吗?

基辛格:当然可以。第二个问题是,我们想要实现什么目标?我们不希望亚洲、欧洲或中东被某个敌对国家控制。如果这就是我们的目标,那我们需要定义什么叫“敌对国家”。我个人认为,中东、欧洲或亚洲任何一处被某一国控制,都不符合美国利益。

戈德堡: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美国主导二战后国际秩序的思维方式。不过这也许并非完全契合奥巴马的观点。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大选的四位候选人——克鲁兹、特朗普、桑德斯和希拉里中,只有一位秉持传统外交政策思维。

基辛格:希拉里是其中唯一一个传统、外向而且国际主义的总统大位竞争者。

戈德堡:这意味着什么?

基辛格:这意味着,二战结束后,美国与世界的关系第一次难以界定。

戈德堡:事实上,在美国的国际责任等问题上,希拉里比奥巴马更加传统。但是美国人对美国首要目标的理解是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使得即使是像希拉里这样的候选人也被束缚了手脚?

基辛格:对于世界上许多领导人而言,奥巴马在八年任期行将结束时仍然是一个谜。他们不知该如何评价他,也不知该如何理解美国今天的政治转向。如果希拉里获胜,她的一个优势在于世界各国更希望看到一个熟悉的、走传统路线的美国总统。记得你采访奥巴马的时候,他还自傲地说,由于他的努力,一些事情才没有发生。

1975年,基辛格与伊朗末代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右)

戈德堡:1948年,甚至从更早起,你就已经开始关注美国政治了,是吗?

基辛格: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从1955年开始涉足政界。

戈德堡:此前有关美国深度介入全球事务的重要性,两党或多或少存在共识。

基辛格:现在这一共识首次遭到了如此程度的质疑。我想某种程度上,这一质疑会有所淡化。二战后,我们在西方世界对和平有自己的设想。毫无疑问,我们会为之牺牲。我们在欧洲派驻了大量军队,我们花了好多钱,我们需要重拾这种精神,而且要与时俱进(adapt it to the realities that have emerged since then)。

戈德堡:为什么情况在发生变化?

基辛格:过去我们太沉迷于挑战我们认为是国家核心信仰的东西。我们可以扭转这种趋势,但是这需要两党付出极大努力。

戈德堡:一些批评人士认为,奥巴马在质疑美国应在世界上扮演的角色。有一次我采访奥巴马时,他似乎是在驳斥你的观点。比如在向我解释他为何没有坚持此前针对阿萨德在叙利亚使用化学武器他自己所划下的红线时,他似乎在说,“我不像基辛格,我不会仅仅为了证明我的轰炸意愿而去轰炸”。我想他在说这话时,一定是联想到了当年的柬埔寨问题。

基辛格:柬埔寨是唯一一个自由派在中南半岛(Indochina)没有发动战争的地方,因此具有标志性意义。美国对越南的政治承诺始于肯尼迪总统执政时期,并在约翰逊总统时期达到顶峰,而入侵柬埔寨是尼克松总统的决定。按照自由派的错误观点,柬埔寨是一个遭到尼克松攻击的平静小国。而事实上,在胡志明市30英里外有北越军队的四个师越过边境杀戮美国人——在尼克松上任后前两周,每周都有500名美军遇难。当时在柬埔寨问题的辩论上,抗议者们忽视了一个事实,他们忽视了柬埔寨当局曾邀请我们介入,而过分强调了柬埔寨的技术性中立(technical neutrality)。奥巴马政府对巴基斯坦、也门和索马里的轰炸,其原因与之相仿,不过奥巴马使用的是无人轰炸机。我曾对这些轰炸行动表达了支持态度,但如果我们想要在外交政策上有所创新,我们需要从上一代人的口号中解脱出来,直面当下的挑战。

戈德堡:我的意思是,奥巴马提到柬埔寨问题的时候,他联想到尼克松和基辛格上台后,认为需要在北越树立威信(credibility),因此升级了战事。这也是他对美国为何陷入越战泥淖的分析。

基辛格:并非如此。在我们上任的一个月里有2000多名美军身亡,其中大多数死在柬埔寨的庇护所(sanctuary)里。这个数字必须降下去,我们希望能够控制并结束战争。

戈德堡:但在这个事件上,这一版本的描述却最为流行。

基辛格:我知道。我们上台后不到两周,北越就开始了进攻,一周里我们有500多名士兵失去生命。轰炸柬埔寨是恢复轰炸北越的替代方法。这就是我们当时所想的。我们并不想再挑起另一场战争,其实战火早已蔓延到了柬埔寨。我们真正的战略选择是什么?你可以说是“撤军”。但是直到约翰逊总统任期结束,都没有出台任何一份敦促美国撤军的报告。

戈德堡:奥巴马曾告诉我,他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红线决策(red-line decision)是与华盛顿传统外交风格的决裂。他认为不能以武力树立美国的威信。您对围绕“红线决策”的争论持何看法?

基辛格与美国副总统拜登和国务卿克里

基辛格:我认为所谓“红线”还是以象征意义为主。这个世界是复杂的,并非非此即彼,因此这不太明智。但它也揭示出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如果一定要动用军事力量,其规模一定要确保获得胜利,关于这一点不应在国内反对势力面前妥协。

戈德堡:想听一听您对外交(diplomacy)和实力(power)相互关系的看法。相信您已经有所耳闻,国务卿克里去年花了很大精力说服奥巴马对阿萨德政权实施打击。让人迷惑的是,克里初入政界时是反越战的,但是现在他却游说总统进行军事打击,以巩固美国的“威信”。

基辛格:我对克里国务卿的勇气和坚持充满敬意。在叙利亚问题上,几个曾卷入种族屠杀的互不相容的势力,却被他推动共同组建了联合政府。但是即便成功组建了联合政府,除非指定一个主导者,否则需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当不同势力之间再次发生矛盾时(这是难以避免的),谁来出面解决?联合政府组建了,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政府能获得广泛承认,也不意味着其政令能获得不折不扣的执行。

克里已经认识到,欲实现既定目标,其他形式压力的存在是必要的。这也是他越战后思维方式的一大转变。使用武力是外交惩罚的终极形式。使用武力和外交行动并非在逻辑上毫无联系,当然我也并不是说每次外交磋商失败就要诉诸武力,这要看情况。你要让谈判对手知道你有一个底线,要让他清楚如果他越过底线,你就会单方面推动自身战略目标的实现,无论以什么方式。否则你面对的不是外交僵局就是外交失败。这条底线的确定取决于三个客观因素:拥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实力,具有实施军事行动的战术意愿以及一个国家的实力的实际使用受到其价值观规范的战略原则(That point is dependent on three components: the possession of adequate and relevant power, tactical willingness to deploy it, and a strategic doctrine that disciplines a society’s power with its values)。

戈德堡:“美国例外论”是否越来越站不住脚了呢?

基辛格:不,“美国例外论”仍然存在,但是美国已经不再是“山巅上的光辉之城”(a shining city on the hill,源于《圣经》,美国前总统里根曾引用此说法,希望表达美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自由与希望之地的信念,起到了凝聚整个美国的巨大作用——观察者网注)。

戈德堡:但“山巅上的光辉之城”也是奥巴马对“美国例外论”的理解。

基辛格: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放弃了美国的价值观。对宪法和人权的尊重是美国最重大的成就。我们以为能通过在军事上打败对手为越南和伊拉克带来民主,虽然是出于好意,但说实话我们还是过于自信了。我们过度使用了武力,不但表现在武力的使用没有获得美国公众的支持,还表现在很多军事行动与我们在行动地区的战略目标是相脱离的。而“美国例外论”就是这些军事行动的基本出发点。冷战时代的“美国例外论”不应再继续存在,如何适当地改造“美国例外论”以使之符合当下情况,这是特朗普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直觉上,我相信我们可以说服美国人民接受一种新的“美国例外论”,但我们需要和上世纪50年代不一样的方法。

戈德堡:您认为对于美国国家安全利益而言,美中关系是否比伊斯兰恐怖主义更为重要?

基辛格:短期来看,伊斯兰恐怖主义的肆虐对国际秩序有一定影响;而从长期来看,美中关系将决定国际秩序的整体走向。美中两国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国家,从经济体量来看,早已如此。但两国都在经历深刻的国内变革。我想摆在我们两国面前的第一件事是,我们必须就两国如何形成合力、稳定国际秩序达成共识。至少我们应管控分歧,而更进一步讲,我们还可以共同探索可以合作的领域。

2015年11月13日,奥巴马总统就TPP问题会见几位前任国务卿,从左至右分别是鲍威尔、贝克尔、奥巴马、基辛格和奥尔布莱特

戈德堡:您认为未来的美国总统应当采取怎样的对华政策?

基辛格:我们美国十分幸运,在国家发展过程中,由于北美大陆被太平洋和大西洋与其他大陆隔绝,我们从未受到外敌入侵的威胁。这种地缘优势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的影响是,美国倾向于将外部挑战看成是各自独立的问题,美国不习惯于从整体角度看待各种外部问题的解决,而实际上很多问题之间都存在某种关联。直到二战后我们才开始将外交看作是一个连续性的、互相联系的过程,即使在表面上和平的状态中也是如此。

在过去20多年里,我们强化与盟友的关系,并依赖它制定各种战略。今后,我们必须着眼于不断变化的现实来制定更具灵活性的战略。因此,我们应该仔细研究这个地球上主要战略玩家的历史和文化。而且,我们应该永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影响力。

戈德堡:那是否意味着不能间断对华接触呢?

基辛格:中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除了被西方国家占领的那100年外,中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孤立的。中国没有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是亚洲以外国家保持交流的需要。而其周围都是相对弱小的国家,不足以打破和平局势。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前,中国外交事务的主管部门是礼部(Ministry of Rites),这意味着中国一直将外国看作其藩属国。中国没有类似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外交关系,也不认为外国与其自身是平等的。

戈德堡:我认为中国周边有些国家认为自己并没有受到中国的平等对待。

基辛格:中国正在经历深刻的国内变革。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分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即2021年和2049年。中国预计2049年其经济实力将可以匹敌世界上任何国家,可以在实际国力和战略领域获得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某位中国战略学者曾表示,“换位思考,如果我们是美国人,我们一定会尽力避免另一个国家获得与自己平等的地位”。这就是两国紧张关系的潜在根源。

中国国内的讨论为此至少给出了两个答案。强硬派认为“美国的实力很显然在衰落,我们将会获胜。我们有实力展现强硬姿态,有实力以冷战思维面对世界和美国”。而另外一派则认为中美对抗是危险的,习近平显然属于这一派。这一派认为,美中两国的冷战将阻碍中国实现其经济发展目标。现代战争的破坏力比一战要强许多,战争不会有赢家。因此在当今世界,即使是敌对国家也必须谋求在双赢基础上建立合作关系。

戈德堡:你认为习近平属于温和派?

基辛格:习近平为中国设定了两个目标。第一个是“亚洲人的亚洲”,第二个目标是化敌为友。在我看来,我们必须让“化敌为友”成为美中关系的主题。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我们有很大差异,面对这一现实,我们必须在外交和军事两方面做好准备。但在美中两国都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网络攻击能力的情况下,恐怕也是个无解的难题。

文化差异也是两国间一个大问题,美国将世界和平视为常态,因此发生了事情一定是有人破坏了和平。如果我们打败了那个人或者国家,那么世界就将恢复和平。但中国人认为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在北京看来,解决一个问题会导致产生另一个问题。因此中国人更加关心大趋势的演进方向。他们会问:“你们要走向何方?你认为15年后的世界会是什么样?”

文化差异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美中两国元首的会晤成果常常模糊不清。在气候变化、经济问题等短期议题上,两国会有所进展。但是双方很少就未来的长期愿景达成共识,部分是因为时间紧迫,当然也受到场外记者急切等待的影响。

戈德堡:您给奥巴马在处理对华关系上的表现打几分?

基辛格:B+

戈德堡:这是个不错的分数。

基辛格:B+是打给当前的美中关系,如果考虑到长期影响的话,我会给他打一个更低的分数。短期来看,他改善了美中关系的某些方面,但他并没有对美中关系的长远发展做出显著贡献。

戈德堡:我们再来聊一聊“修昔底德陷阱”。这个名词指的是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的矛盾不可避免。格拉汉姆·阿里森教授(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首任院长、哈佛大学贝尔弗尔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主任——观察者网注)曾对此有深入研究,您认同这种说法,对吗?

基辛格:在很大程度上我认同这一说法。格拉汉姆·阿里森教授的研究表明,历史上大多数时候,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都会陷入军事冲突。当两个国家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时候,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即使他们互相心怀善意,在互动过程中也难免出现利益冲突。这是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的内在特征。

关于冲突的发生还有一个矛盾的解释。一方面,冲突可能会因为紧张局势的逐渐升级而发生。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因为一个国家将解决问题的终极方法视为常态而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家间的影响长期受到了有效的管控。突如其来的危机在本质上并没有比此前他们成功应对的危机严重——事实上远没有在其之前发生的巴尔干战争严重。但是奥匈帝国王储夫妇遇刺时,一系列意外恶化了危机。斐迪南大公的夫人没有王室血统,因此国家元首不必出席她的葬礼。一切安顿好后,他们可以通过非正式外交的方式协商解决塞尔维亚问题。在一战前的欧洲有两个新兴大国在互相对抗。崛起中的德国威胁英国对海洋的控制,崛起中的俄国则威胁德国在中欧的地位。俾斯麦卸任后,德国将其定位为被西面的法国和东面的俄国包围的堡垒。因此德国的战略目标就变成,不管发生什么战争、不管原因是什么,都要尽快消灭其中的一个敌人。打败法国是一个更容易达成的目标,而攻打俄国,兵力投送需要更长时间,后续兵力补给很难跟上。不管战争是怎么发生的,即便是因为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地区的冲突(就像1914年发生的那样),德国都会进攻法国。他们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在潜意识中认为即便新兴大国是地方性的,但是打击他们的战略是全球性的,至少也是区域性的。

戈德堡:现在我们对美中之间可能爆发的战争是否有充分的认识?

基辛格:考虑到美中两国的科技实力,他们之间的冲突将会是灾难性的。美中两国的冲突将造成世界的割裂和对立。战争最后的结局是灾难和毁灭,也许没有胜利者,所谓胜利可能也很难定义。即便我们能定义胜利,那么在世界毁灭后,赢家又能得到什么呢?这不仅是因为武器的杀伤力,更是因为使用武力后果的不可知性,比如网络攻击武器。传统的军控谈判之所以得以进行,是因为两国能够告诉对方彼此的军事能力,这是实现军控的前提。但在网络时代,每个国家都不愿让外国知道他们的网络攻击能力。因此很难进行制约网络战争的谈判。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这一问题更加复杂。机器可以从它们过往的经验中吸取教训,也可以互相交流,这导致了操作层面和道德层面的双重问题。人们如何避免毁灭自己?美中两国必须就双边关系未来演进的本质达成共识。

戈德堡:你的意思是说,这个星球的稳定有赖于美国和中国这两个最强大的国家彼此了解对方想要什么。

基辛格:而且需要让彼此的动机透明,这也许让传统的外交官们感到奇怪。

戈德堡:这对你而言也很奇怪吗?

基辛格:从某种程度上是的。如果你读一下早些年我与周恩来(1971年基辛格曾与中国时任总理周恩来举行秘密会谈——原注)的对话,可能会注意到两件事情。第一,我们非常幸运,因为我们除了台湾问题实在没什么话题可聊,不过那天我们也搁置了台湾问题。因此,为了建立信任,我们聊了各自对世界秩序的理解。第二,我们看上去就像是两位大学教授,我们讨论了这个世界的本质和人类的未来。这样的对话在当前美中对话中已经很少见到了。国家领导人会晤时,通常会就具体问题展开实务性磋商。但每次会谈结束时,中国领导人总是略有失望。他们想要讨论更根本的哲学性问题,比如中国人会说,“如果我们互相换位的话,我们也许会遏制中国的崛起。而现在,你们美国想要遏制我们吗?如果你们不想,那么待中美两强并立,世界会是什么样?”此类哲学性的谈话从未进行过。

周恩来与基辛格

戈德堡:未来的美国总统应该怎样系统性地解决与中国之间的问题呢?

基辛格:要了解到我们与中国理解问题的方式是有差异的,这非常重要。美国认为世界的常态是稳定和进步,如果出了问题,可以通过努力将其解决,解决后美国就能重回孤立(isolation)。中国却认为问题不可能得到根本性解决,矛盾是永远存在的。因此我们在与中国战略学者对话时,他们更加关注整个事态的演进过程而非纠结于个别具体问题。而在与美国战略学者对话时,他们通常会针对某个具体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戈德堡:您对当前中国的战略作何理解?

基辛格:关于中国的意图,目前有两种解读。第一种解读,中国人可能认为目前世界局势正在对中国有利的轨道上演化,中国将最终以某种方式接管这个星球,而中国人的战略目标是:在中国接管地球的过程中确保美国保持安静。

戈德堡:你是说,历史的轨迹在偏向中国那边?

基辛格:某些中国战略学者持这样的观点。对中国意图的第二种解读,中国人也可能是这样想的,“不管你如何理解历史的方向,像中美这样两个掌握了高度技术的大国之间,如果爆发冲突将是非常危险的。无论冲突的原因如何,两国都有义务通过合作避免冲突的发生”。我认为这也是习近平的观点,但在未来20年里我们都很难判断上面哪种观点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美国的政策制定必须同时考虑到上述两种对中国战略的解读。

戈德堡:如此说来,奥巴马对华是否太过强硬呢?

基辛格:不是太强硬,而是太短视。若要真正发展与中国的关系,我们必须考虑到两国关系的长期发展趋势。

戈德堡:特朗普曾表示要与中国打贸易战,您对他的言论感到害怕吗?

基辛格:最为重要的是,和平稳定的国际秩序有赖于美中关系的稳定,习近平曾表示,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是美中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贸易战只会使我们两败俱伤。

戈德堡:您和中国领导层时有接触,他们对特朗普的贸易战言论怎么看?

基辛格:他们的反应首先是震惊,这种震惊倒不是因为特朗普本人的言论,而是因为美国国内竟能掀起对这个话题的讨论。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这是否意味着两国间的冲突不可避免?”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热门评论
  • 狂风满袖
    我不觉得中国领导层会震惊
    • 蔡锷故乡
      文化差异也是两国间一个大问题,美国将世界和平视为常态,因此发生了事情一定是有人破坏了和平。如果我们打败了那个人或者国家,那么世界就将恢复和平。但中国人认为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在北京看来,解决一个问题会导致产生另一个问题。因此中国人更加关心大趋势的演进方向
      ----------------------------------------------------------------------------------------------这不就是中国所说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吗?看来西方的思维模式真的不行!
      • 赢渠梁
        中国将最终以某种方式接管这个星球,而中国人的战略目标是:在中国接管地球的过程中确保美国保持安静。
        我感到震惊!
        • 面朝大海

          奥巴马任期内中美关系无重大进展、也未发生军事冲突却接近擦枪走火

          奥巴马任期内在中美关系上除了维持现状之外,无力完成本应与中国一起构建的全球性体系突破,这一切本质上首先是因为奥巴马本人缺乏真正的国际战略眼光,以及美国霸权主义的思想体系已经因精神匮乏和思维方法错误而缺乏前瞻性,包括美国国内已经没有人能够客观评估中国突飞猛进发展所代表的历史意义,以及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对于美国的重要性。而类似于中美关系破冰时期的尼克松和基辛格这样级别的战略行动者和思想者,在奥巴马总统团队和已经展开激烈大选活动的2016年美国总统候选人中根本就无从见到;这一切预示着未来中美关系已经无法从美国顶层政治思维中获得动力而实现主动突破。 

          因此当奥巴马总统任期即将结束之际,如果我们清点奥巴马总统任期内中美关系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奥巴马总统在美国政治光谱中属于自由主义进步阵营,在对华关系上始终对中国保持合作的总体战略合作势态,从未将与中国竞争和对抗发展成为美国国家安全政策,并且与中国最高领导人之间保持了良好的个人关系。

          但另一方面中美两国不同的客观利益格局、以及中美两国不同的历史发展路径对中美两国发展道路的限制,包括奥巴马总统个人的意识和外部环境对其主观意志的限制,都最终导致中美两国未能在奥巴马总统任期内得到长足的进展,未能留下类似于中美关系其它阶段留下的正面里程碑事件做为奥巴马总统任期的重要政治遗产。事实上奥巴马总统的任期内中美两国关系没有产生任何重要的建树;相反在此期间由奥巴马本人出于保持美国全球霸权优势、以及与中国对抗而亲自推动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议(TTIP)都事实上宣告失败,并将随着奥巴马总统的离职而人走政息。

          因此尽管奥巴马是少有的美国总统中的开明人物,但受制于个人的能力、美国政治传统和美国对华关系中各种障碍的制约,奥巴马总统个人在其任期内没有把握住21世纪中美关系发展的客观趋势,没有把握住他个人与中国领导人的友好关系,给中美关系留下任何有建设性和创新性的遗产。奥巴马总统在个人品质上的无瑕可击,以及他的开明政治理念,与美国帝国陈旧制度和帝国制度的各种狂热利益关联人不断发生冲突;最明显的奥巴马统治出现的明显偏差是他无力管控华尔街金融统治集团与美国军事力量集团;而这两者共同构成美国霸权的核心机制。美国军方近年在中国周边、尤其是南海方向上频频向中国挑衅,几乎在2016年酿成中美海空军事冲突;这种美国帝国利益集团的局部利益和功能超越美国国家最高利益的趋势,本身就是美国正在四分五裂的趋势的一部分。

          特朗普任期内中美经贸冲突已经是基本定局、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是否会走向战争

          由于现阶段在中国和美国的军事对抗过程中,出于维护帝国霸业的美国对军事失败的承受力,要远远低于处于上升阶段的中国,因此军事失败对美国的打击要远比中国的打击更重。因此现阶段中美军事冲突最脆弱的一方不是中国而是美国;现阶段是美国无法承受与中国开战并失败,而不是美国人一直自欺欺人认为的中国不敢与美国发生战争。

          但如果中国始终无法形成对美国有效的战略威慑和局部的战场优势;包括在美国始终拥有相对优势的海空战场和信息战争中无法与美国对抗,那么美国一定会在无法通过政治、经济和战略压力屈服中国后,最终选择通过局部乃至大规模战争的方式,来压制和击败、从而彻底消除中国这个美国在政治、军事、金融和经济上最强大的对手,从而恢复美国作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利润中心积累中心和金融中心的霸权地位。中国在近代史上曾经数度击败美国,而当时中美的力量差距与今天中国的实力相比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现阶段中美关系存在着一系列的疑问,这些疑问包括美国在资本主义现有的框架下的国家力量以及经济实力决定的综合国力基础上,能否击败同样学习和继承了资本主义内在的优秀要素,并且有着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优势,因此本质上远比美国更有发展潜力的中国?而如果美国明确认识到无法击败中国,特朗普总统将如何与中国妥协并展开合作?

          这些问题和疑问是特朗普总统任期内、中美两国必须重新思考的中美两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真正观念和认知基础;已经成为历史的奥巴马总统在他的任期内没有处理好这些问题,但同样没有在中美关系中酿成大祸。而本质上已经开创了美国历史新周期的特朗普总统、又是否能够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并且保证中美关系不出现断裂性的下滑和急剧恶化甚至走向战争?

          中美关系在特朗普任期内会发生重大转变吗?

          回首奥巴马总统任期内的中美关系,我们看到尽管中美两国都已经确定与对方的关系是本国外交的重中之重;明确认知21世纪全球发展以及中美国内的众多问题解决首先将将取决于中美关系,但中美两国并没有在相对温和和进步的奥巴马总统任期内得到应有的发展;某种意义上奥巴马政治生涯中缺乏对世界格局的认知经验,以及他个人的眼光与格局的有限性,但更多的是美国政治和制度的局限性,限制了奥巴马总统任期内在对华关系上实现重要突破。而中美关系上任何符合中美两国利益的突破,又将决定21世纪全球体系的趋势;正如中美两国在气候变化议题上的合作已经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在这个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一样。

          正是从中美间最重要的合作进展能改变历史的意义上而言,奥巴马总统的任期内没有在未来的历史上留下任何值得回顾的重要政治遗产。因此与奠定了中美关系的历届美国领导人包括尼克松总统、卡特总统、里根总统、布什总统和克林顿总统相比,奥巴马总统任期内中美关系仅保持了平稳发展和过渡,并且在局部危机过程中控制了中美关系恶化的趋势而没有发生军事冲突。

          奥巴马总统执政的最后阶段中美两国军事力量在南海的各种摩擦和冲突曾一度接近擦枪走火,而这也因此成为未来中美战略关系的转折点;但中美关系恶化的趋势也在奥巴马总统和他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团队的干涉下被局部中止。在奥巴马总统离职和新一届美国总统到任后,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趋势势必会摆脱奥巴马总统任期内的平淡无奇,但却有走向进一步对抗的大概率危险趋势;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基辛格之类的古典学术体系所培养出来的、具有总体哲学思维的战略家不仅在美国是异数,在中国我们也再也没有那种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就为后来数百年的中国人确定了未来历史框架的毛泽东和周恩来这样的哲学和战略大家;不过这些并不重要,因为世界正在转向的信息时代中最重要的不是哲学而是信息洪流,以及对信息洪流的控制和掌握。而对信息时代的把握需要的则是对人类未来进步趋势的把握。


          无论从任何角度而言,特朗普总统都不是信息时代的先驱,他甚至无法说服美国社会中引领未来发展趋势的知识精英和信息精英来信服他的理念,而只要中国能够有效把握住未来时代的发展趋势,包括所有中国人和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心愿所代表的心理趋势,大势就不会背离中国;中国在特朗普总统任期内一样会赢,但中国最佳战略选择是和美国实现双赢!但如果绝对无法实现双赢、中国同样会在对抗性周期中胜出;因为这是历史必然趋势!
          • 面朝大海

            哲学曾经是人类知识体系的一个部分;而知识是人类社会产生分化之后的现象,在历史进程中,知识始终是统治结构的一部分,知识以及知识精英与国家、霸权、军队、法律一样,在人类历史,绝大部分时间都是统治阶级的工具。只有最少数的知识精英才成为革命者与反抗者;这些革命的精英最终颠覆了传统世界体系!

            因此基辛格这样的西方哲学和战略精英,与毛泽东和周恩来这样的中国哲学和战略大师、以及他们最重要的身份革命者相比,还相差甚远!在基辛格见过的所有世界统治者和知识精英中,唯一能让他屏气静心、聆听教诲的只有毛泽东而已!

            人的知识是由人类思维和行为中下述各种观念和认知构成的:一、范畴,二、关系,三、感知(存在与变化、定性与定量), 四、抽象, 五、推理(演绎和归纳),六、假设,七、确信,八、命令与控制,九、世界观、信仰、目标和态度。

            知识可以被认为在人类的生物学层面上涉及到人类基因表达;知识某些部分是否是先天的即基因,始终是科学问题但也是政治和文化问题。但除了在基因层面上即将知识认为的是先天的这种理论外。现阶段人类的知识更多是建立在人的神经和认知系统中两个核心功能基础之上:首先是人类的记忆能力,传统的知识首先是人类集体记忆的传承,以及个人经验和学习后在头脑中形成的记忆群;这就是为什么学习始终强调记忆的问题,没有记忆就没有知识。

            而除了记忆之外,知识的另外一个人类神经和认知系统功能性的表现是人类的理性能力;包括文字、数字、逻辑推理和归纳,以及各种运算和模型能力;这部分知识是知识自身得以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关键所在。至于其它的人类神经和认知功能包括情感和幻想幻觉,都不被认为是知识。

            信息是人类进入了计算机和通讯时代后,在特定的技术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一种特定行为和思维模式。其关键在于信息是人类在现代性的时代通过人类的逻辑、理性、数字运算与表现、工业制造和人类的科学技术能力的综合后而实现的一种知识能力。这种知识能力通过对人的自身精神、行为以及社会模式进行重组后,改变了传统的人类知识以及人类行为和社会存在形式,并且使自己超越了传统的知识的重要性,而成为现代社会后期乃至后现代社会内主导性的人类行为。因此我们在这里研究的信息与知识有重大差别;事实上是两种不同的人类认知和行为方式,但存在着前后发展和继承的关系。

            信息能力建立在人的思维、感官和自然语言能力基础之上,因此是一种人的自然本质,但这种本质在前现代性的传统人类生活中,只是以原始和受压抑的状态存在,并没有得到总体和全面的刺激而获得自由的发展。而最能促进人类这种能力发展的首先是社会客观需求拉动,然后是教育这种知识和信息发展的人类行为和社会,乃至政治模式。事实上对人类信息能力的各种压抑和控制,始终是各种传统政治的核心内涵,是压迫性的政治、社会和国家的真正本质;传统社会始终以限制社会总体信息和知识能力的发展,从而得以建立统治者优势,来做为政治的核心目的;所谓“愚民政策”最清晰地解释了传统社会政治的本质。

            信息这种人类的自然本质以及新获得性的能力只有在现代性的工业和电子时代,以及人类的数学、理性、社会关系能力都得到长足发展后,通过社会性的重组和聚合才能够实现突破和获得长足发展。因此信息能力是一种人类进化到了特定阶段后所出现的人的新进化特征;其关键是人们可以通过人工机器运算和信息交换自动化,完成人类之前必须使用大脑才能完成的各种知识工作。因此作为信息社会基础的人类相应信息能力前提,现代社会之前的人类并不具备。所以在现代社会之前,人类只有早期的原始信息能力而没有能够构建信息社会规模和质量上的信息能力;也就是说当时的人类有知识但没有真正的信息能力和知识。

            建立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上的两个重大变化因此改变了人类知识的结构;首先是传统知识对人的记忆能力的需求和训练,被计算机技术彻底颠覆,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存储和提取功能已经直接超越了人的大脑的记忆功能,因此传统知识所有建立在记忆功能基础之上的知识都已经失效,得到计算机无限存储和数据库功能支撑的信息直接淘汰了所有的经验性和记忆性的知识。因此各种建立在资料和记忆基础之上的所谓文科和社会科学,包括对法律制度的理解和记忆基础之上的所谓法学,都失去了自己作为知识的核心功能;信息数据取代了记忆性的知识。

            现阶段人类传统知识面临着因信息技术而带来的重大变化,就是我们拥有无限的数据库,因此淘汰了众多依靠垄断记忆而形成的所谓知识。正因为如此众多建立在简单资料记忆和文献基础上的所谓知识体系,包括传统的历史,哲学,政治学和法学,即任何不断重复已有文献和文字,却无法实现超越的知识体系,在信息时代都失去价值。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各种非专业知识入侵传统记忆性知识领域的现象。

            而信息时代对传统知识体系的颠覆,同样表现在作为传统知识核心部分的人类理性思维和数字运算能力,同样受到信息技术的超越和取代。建立在严格的数值运算和逻辑程序基础上的计算机技术,以及在计算机运算基础上构建起来的计算机普遍运用于人类社会各种活动

            因此信息本身就是人类知识的重建与重构;信息是上述的知识的结构中涉及到在主体之间关系,以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因果概率)以及更重要的运动和变化这两种范畴。因此与现代性所构建的总体知识所包含的所有范畴相比,现代信息的范畴相比之下更狭窄;信息因此逐步脱离了知识,而且集中在变化、不确定性、因果关系和感知与控制这些传统知识范畴上。

            而信息对传统知识的关键性颠覆,包括由此而来对人类社会结构和各种客观社会现实,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的颠覆,都是由于信息时代人类的知识即人类最强大的属性发生了关键性变化;信息取代了知识而成为人类最强大的属性。因此信息时代掌握信息的人能胜过掌握知识的人!

            信息因此是人类进步到了一定阶段以后、 独立于人类主观与世界客观的第三存在和第三世界,这个第三存在和第三世界介于人类社会自身以及人类主客观世界之间,并逐步开始主导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以及人类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信息在现阶段已经事实上主导人类的行为和思维,因此逐步成为主导性和排他性的社会最重要结构,并且逐步改变人类传统社会的各种行为和思维模式,并最终彻底主导未来社会;因此未来社会将是信息社会。

            我们如此怀念那些曾经群星闪耀的哲学家、思想家以及伟大意识形态的传统社会,但信息社会已经到来,在信息时代真正伟大的是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内心;没有什么信息能够扭曲人的信仰,但前提是我们必须有信仰;这个才是信息时代最困难的事情!能够击败信息霸权的只有信息加上信仰!

            美国已经是信息超级大国,而中国也正在发展成为信息超级大国;未来中美决战将取决于谁在信息霸权的路上走得更远,如果中美双方都有按照科学和技术共同规律能够掌握住的信息科技霸权,那么最终决定胜负的是中美两国人民的心灵深处的信仰、理想和牺牲精神!
            • 面朝大海
              1楼

              奥巴马任期内中美关系无重大进展、也未发生军事冲突却接近擦枪走火

              奥巴马任期内在中美关系上除了维持现状之外,无力完成本应与中国一起构建的全球性体系突破,这一切本质上首先是因为奥巴马本人缺乏真正的国际战略眼光,以及美国霸权主义的思想体系已经因精神匮乏和思维方法错误而缺乏前瞻性,包括美国国内已经没有人能够客观评估中国突飞猛进发展所代表的历史意义,以及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对于美国的重要性。而类似于中美关系破冰时期的尼克松和基辛格这样级别的战略行动者和思想者,在奥巴马总统团队和已经展开激烈大选活动的2016年美国总统候选人中根本就无从见到;这一切预示着未来中美关系已经无法从美国顶层政治思维中获得动力而实现主动突破。 

              因此当奥巴马总统任期即将结束之际,如果我们清点奥巴马总统任期内中美关系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奥巴马总统在美国政治光谱中属于自由主义进步阵营,在对华关系上始终对中国保持合作的总体战略合作势态,从未将与中国竞争和对抗发展成为美国国家安全政策,并且与中国最高领导人之间保持了良好的个人关系。

              但另一方面中美两国不同的客观利益格局、以及中美两国不同的历史发展路径对中美两国发展道路的限制,包括奥巴马总统个人的意识和外部环境对其主观意志的限制,都最终导致中美两国未能在奥巴马总统任期内得到长足的进展,未能留下类似于中美关系其它阶段留下的正面里程碑事件做为奥巴马总统任期的重要政治遗产。事实上奥巴马总统的任期内中美两国关系没有产生任何重要的建树;相反在此期间由奥巴马本人出于保持美国全球霸权优势、以及与中国对抗而亲自推动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议(TTIP)都事实上宣告失败,并将随着奥巴马总统的离职而人走政息。

              因此尽管奥巴马是少有的美国总统中的开明人物,但受制于个人的能力、美国政治传统和美国对华关系中各种障碍的制约,奥巴马总统个人在其任期内没有把握住21世纪中美关系发展的客观趋势,没有把握住他个人与中国领导人的友好关系,给中美关系留下任何有建设性和创新性的遗产。奥巴马总统在个人品质上的无瑕可击,以及他的开明政治理念,与美国帝国陈旧制度和帝国制度的各种狂热利益关联人不断发生冲突;最明显的奥巴马统治出现的明显偏差是他无力管控华尔街金融统治集团与美国军事力量集团;而这两者共同构成美国霸权的核心机制。美国军方近年在中国周边、尤其是南海方向上频频向中国挑衅,几乎在2016年酿成中美海空军事冲突;这种美国帝国利益集团的局部利益和功能超越美国国家最高利益的趋势,本身就是美国正在四分五裂的趋势的一部分。

              特朗普任期内中美经贸冲突已经是基本定局、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是否会走向战争

              由于现阶段在中国和美国的军事对抗过程中,出于维护帝国霸业的美国对军事失败的承受力,要远远低于处于上升阶段的中国,因此军事失败对美国的打击要远比中国的打击更重。因此现阶段中美军事冲突最脆弱的一方不是中国而是美国;现阶段是美国无法承受与中国开战并失败,而不是美国人一直自欺欺人认为的中国不敢与美国发生战争。

              但如果中国始终无法形成对美国有效的战略威慑和局部的战场优势;包括在美国始终拥有相对优势的海空战场和信息战争中无法与美国对抗,那么美国一定会在无法通过政治、经济和战略压力屈服中国后,最终选择通过局部乃至大规模战争的方式,来压制和击败、从而彻底消除中国这个美国在政治、军事、金融和经济上最强大的对手,从而恢复美国作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利润中心积累中心和金融中心的霸权地位。中国在近代史上曾经数度击败美国,而当时中美的力量差距与今天中国的实力相比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现阶段中美关系存在着一系列的疑问,这些疑问包括美国在资本主义现有的框架下的国家力量以及经济实力决定的综合国力基础上,能否击败同样学习和继承了资本主义内在的优秀要素,并且有着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优势,因此本质上远比美国更有发展潜力的中国?而如果美国明确认识到无法击败中国,特朗普总统将如何与中国妥协并展开合作?

              这些问题和疑问是特朗普总统任期内、中美两国必须重新思考的中美两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真正观念和认知基础;已经成为历史的奥巴马总统在他的任期内没有处理好这些问题,但同样没有在中美关系中酿成大祸。而本质上已经开创了美国历史新周期的特朗普总统、又是否能够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并且保证中美关系不出现断裂性的下滑和急剧恶化甚至走向战争?

              中美关系在特朗普任期内会发生重大转变吗?

              回首奥巴马总统任期内的中美关系,我们看到尽管中美两国都已经确定与对方的关系是本国外交的重中之重;明确认知21世纪全球发展以及中美国内的众多问题解决首先将将取决于中美关系,但中美两国并没有在相对温和和进步的奥巴马总统任期内得到应有的发展;某种意义上奥巴马政治生涯中缺乏对世界格局的认知经验,以及他个人的眼光与格局的有限性,但更多的是美国政治和制度的局限性,限制了奥巴马总统任期内在对华关系上实现重要突破。而中美关系上任何符合中美两国利益的突破,又将决定21世纪全球体系的趋势;正如中美两国在气候变化议题上的合作已经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在这个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一样。

              正是从中美间最重要的合作进展能改变历史的意义上而言,奥巴马总统的任期内没有在未来的历史上留下任何值得回顾的重要政治遗产。因此与奠定了中美关系的历届美国领导人包括尼克松总统、卡特总统、里根总统、布什总统和克林顿总统相比,奥巴马总统任期内中美关系仅保持了平稳发展和过渡,并且在局部危机过程中控制了中美关系恶化的趋势而没有发生军事冲突。

              奥巴马总统执政的最后阶段中美两国军事力量在南海的各种摩擦和冲突曾一度接近擦枪走火,而这也因此成为未来中美战略关系的转折点;但中美关系恶化的趋势也在奥巴马总统和他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团队的干涉下被局部中止。在奥巴马总统离职和新一届美国总统到任后,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趋势势必会摆脱奥巴马总统任期内的平淡无奇,但却有走向进一步对抗的大概率危险趋势;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基辛格之类的古典学术体系所培养出来的、具有总体哲学思维的战略家不仅在美国是异数,在中国我们也再也没有那种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就为后来数百年的中国人确定了未来历史框架的毛泽东和周恩来这样的哲学和战略大家;不过这些并不重要,因为世界正在转向的信息时代中最重要的不是哲学而是信息洪流,以及对信息洪流的控制和掌握。而对信息时代的把握需要的则是对人类未来进步趋势的把握。


              无论从任何角度而言,特朗普总统都不是信息时代的先驱,他甚至无法说服美国社会中引领未来发展趋势的知识精英和信息精英来信服他的理念,而只要中国能够有效把握住未来时代的发展趋势,包括所有中国人和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心愿所代表的心理趋势,大势就不会背离中国;中国在特朗普总统任期内一样会赢,但中国最佳战略选择是和美国实现双赢!但如果绝对无法实现双赢、中国同样会在对抗性周期中胜出;因为这是历史必然趋势!
            • 华新语
              2楼

              你发言中提到了:因为世界正在转向的信息时代中,最重要的不是哲学;而是信息洪流,以及对信息洪流的控制和掌握......。


              最重要的不是哲学,怎么理解?



              信息洪流,怎么界定?



              对信息洪流的控制和掌握,如何描述?



              以上这些,可能是非常有意思的话题。若深入探讨,可能乐趣无穷。所以,有此一问,愿闻其详。
          • 秦时明月如水
            会震惊于美国政客的无知与狂妄,他们以为中国是朝鲜古巴伊朗那样的经济规模么?
            • 狂风满袖
              1楼
              我不觉得中国领导层会震惊
          • 荒原
            中国的思维模式是应对复杂问题的。而西方的是应对简单问题。
            • 蔡锷故乡
              1楼
              文化差异也是两国间一个大问题,美国将世界和平视为常态,因此发生了事情一定是有人破坏了和平。如果我们打败了那个人或者国家,那么世界就将恢复和平。但中国人认为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在北京看来,解决一个问题会导致产生另一个问题。因此中国人更加关心大趋势的演进方向
              ----------------------------------------------------------------------------------------------这不就是中国所说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吗?看来西方的思维模式真的不行!
          • sz
            小编啊,建议慎用“震惊”体,这不是个好习惯。点进来的文章标题就不错,为啥不用?
            由于现在网站标题党泛滥,因此在标题上下功夫可以有效提升网站格调。更有实在而又意义的标题与观网风格更加搭配。
            发布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